設置
書頁

第769章舌戰群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孫承宗卻是不肯罷休,說道:“你可是有功名皇命在身的人,自當舍身忘死,報效朝廷,報效皇上,經略一方有成,也應列入朝廷所有,始為人臣之道。”

  這是大義。

  米柱卻耍賴,說道:“功名!本爵有什么功名?不過是內廷幸進一員,非讀圣賢之書正道出身,報效皇上,理當如此,至于朝廷嘛!都不當官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孫承宗道:“任你花言巧語,亦是不妥,自行經略一地,自成其國,此例一開,以后人人仿效,大明分離崩潰,永無寧日矣!”

  這才是重點,朝廷憂慮之所在,在家天下思想之下,這種作為并不被認可,最怕封疆大吏,統兵將帥,有樣當樣,天下就大亂了。

  米柱道:“人人仿效,這不可能,不是本爵吹牛,當官的高高在上,是因為有朝廷的功名官身,沒有了功名官身什么都不是。”

  當代清流和官員,高高在上,享受各種特權,是因為他們有功名官身,又以道德君子自居,恥于曰官,好像當官,是迫不得己似的,其實在米柱眼里,沒了官身,屁都不是,連吃飯都成問題,更不說經略一方了。

  但是米柱的話,還是得罪了許多人,他們紛紛指責米柱狂妄,看不起天下讀書人。

  米柱卻是不屑一顧,說道:“大海之東,印度洋之西,有的是土地,那位有本事,打下來瞧瞧,說又不服,你們坐擁大軍,連越南、緬甸、暹羅都打不下,還想染指更南之地?有這能耐,先把周邊拿下來再說!”

  這叫實力打臉,當然,也只有米柱,才是這般牛氣,敢說這種話,你行你來,想吹牛往自己臉上貼金,這可不容易,米柱不吃這一套,打的就是這種人的臉。

  你還別說,這些人還真是硬氣不起來,為什么這么說呢?他們最近幾十年打仗,最輝煌的幾場,都是米柱主持的,早前在朝鮮與日本交戰,打了七年,僅是將半臣秀吉打退而己,而倭寇之亂,差不多貫穿嘉靖朝,現在倭寇和海盜那里去了,據說讓黑水艦隊招安或殺絕。

  反正就是沒有人,可以像米柱這般,以一己之力,在海外打出一片天下。

  他們借助國家之力都不行,更不用說是憑自己之力了。

  孫承宗道:“任你怎么說,此例不可開,一日為大明臣,終身為明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除非你欲造反。”

  這是站在道德的高地之上,以大義相逼。

  為什么一直只有孫承宗一個人在開口,因為葉向高作為首輔,不可輕易下場,魏廣微和李逢春是穿一條褲子的,除了他孫承宗,沒有幾個人壓得下米柱的氣焰。

  米柱道:“本爵這里有一份朝廷三品官以上的名單及其財產明細,由東廠提供,當然,這是大致估算,每一位官員中舉入仕前后的財產,往往暴漲幾十倍乃至上百倍,本爵就好奇,大明俸祿極低,這錢那里來的,偷來的,搶來的?貪污受賄的?”

  米柱將一個本子上呈上去,他如此作法,有如掀桌子,激怒了滿朝文武,大伙兒氣憤之極。

  可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財政狀況,讓皇帝知道,因為一對比收入,許多勾當這便冒將了出來。

  米柱道:“不是偷來的搶來的,也不是貪污受賄得來,如是這般,少不得收到東廠的拜帖,這些錢,是做生意得來的。”

  這個說法,又讓大伙兒好過不少,這是他們勉強可以接受的說法。

  所幸皇帝也是收而不看,放于御案。

  米柱又道:“仕農工商,身為仕子,不讀圣賢之書,卻忙于去做生意,這讀書人的風骨呢?節操呢?另外有者,為父母之官,不思守牧一方,教化萬民,卻去與民爭利,這道德又何在?還有,本爵做生意所得,必須歸于朝廷,那么諸公所得,又該如何?是否也該一并上交?如是這般,本爵沒有問題。”

  這算是打在了要害之處,要死大家死,這就是拉大伙兒下水。

  一個官員道:“我們這是家族生意,由族中閑人,家丁操,本官決計不會不管公事,只管做生意。”他的說法,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同,這是事實,誰會有房不當,跑去做生意?這大不妥呀?有權勢就會有錢,有權又有錢才是最好。

  米柱道:“我也是呀!我的南洋也讓委托別人去辦吧?我可是沒有去搶過地盤殺過人。”

  葉向高是看不下去了,他道:“米伯爵,這可是砌詞狡辯了,生意豈能和國家大事相提并論?一些錢財,無傷大雅,軍國大事,沒有輕重,都是大事。”

  米柱道:“葉閣老又在偷換概念,轉移視線了,什么大事小事,在葉閣老眼里,自己的都是小事,可以忽略不計,別人的就是大事,必須充公!真小人也!”

  葉向高幾乎為之氣死,他兩度入閣,名滿天下,誰人不對其交口贊譽,只有米柱,才敢當眾叫他小人,他怫然作色,說道:“米伯爵就不能就事論事,而行這公開污蔑之舉。“

  米柱道:“本爵評定小人,不在于道德文章,官位大小,是否作奸犯科,而是以賤人要求自己,以圣人要求別人,葉閣老自己做不到,卻要求米某這么做,君子乎小人乎?”

  葉向高道:“軍國大事,豈能與生意賤役相提并論?”

  米柱道:“當然可以,本爵拿下南洋,就當是一盤生意經營,管理幾百萬平方公里七省之地,有如經營大型商號,本爵就是南洋大東家,另有有無故的股東、合伙人,你要,可以,拿錢來買。”

  葉向高道:“國家都可以賣買?”

  米柱直言不諱:“金錢萬能!可以通神,可以通鬼,亦可通人。”

  米柱是要賴了,要將大伙兒拉下水,要沒收他的,可以,大伙兒的一起沒收,如果就針對他,不好意思,不行!

  以南洋軍的實力,如果說不,大明沒有辦法,至于扣留他令南洋軍屈服,先說能不能過大明高層這一關,就是過了,以南洋軍的政體,他們會很快推出新的領袖,然后就是戰爭了。

  大明往南洋運送一個使團都難,而南洋卻有能力向大明輸送幾百萬石糧食,轉化成軍事物資,這是要嚇死人的。

  米柱不點頭,朝廷要控制南洋,這是不可能的。

  葉向高原以為米梟雄之性,死不退讓,這是難辦,但如果可以當成一盤生意,這就好了,錢不是問題,他道:“好!你要價多少?”

  朝廷用錢贖買南洋,總好于動武和打仗,而且這事如果成了,對大家都有好處,也為日后樹立了一個新的模式。

  米柱道:“八億白銀!”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這是獅子大開口了,大明朝稅收,歲入不過四百萬,這幾年商稅大漲,達到五百萬,但也買不下這南洋呀,大明不吃不喝二百年,才能拿下,你看怎么可能?

  孫承宗道:”八億,你是不是窮瘋了,去搶好了。”

  米柱道:“四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上油水最足的港口,最強大的艦隊,十萬能戰之兵,才區區八億,只能說是太便宜了,如果是西班人、英國人要買,二十億都不賣。”

  孫承宗道:“世界上沒有人或者國家拿得出這么多銀子,趙公明和鄧通都不行,再說,銀子不能吃和喝,多了與泥土又有什么分別?”

  米柱道:“銀子就是銀子,泥土就是泥土,泥土永遠變不成銀子,本爵也不指望大明可以一次付清,甚至不用支付,本爵自己收取。”

  米柱說出了他的三個方案。

  孫承宗乃是理財專家,一聽便明白了米柱的奸計、說道:“如此一來,大明財政旁落,盡歸于你們這些奸商了。”

  米柱道:“但是大明領土擴大一倍,整個亞洲東南方,歸盡大明所有,天下無敵,無人能擋,如此之下,過上百來年捱窮的日子,這又如何?”

  你和我說大義,我和你說錢,有錢就好辦法,沒錢就忽悠不了任何人。

  朱由校就是這么想了,國土擴大一倍,讓子孫幾代入捱窮捱餓,不是問題。

  他也想過,扣留米柱,南洋就是他的了,但很快明白,這行不通,米柱敢來,就有萬全之策。

  南洋軍的政體讓人明白,米柱這最高統帥,其實只是大股東,令大股東讓全體股東屈服,這不可能。

  在大明,你就是捉拿了皇帝,但如果與國家利益相違背,他們也不會干,而是另立新君,繼續抵抗,詳見土木堡之變。

  南洋軍這幫人,既然去萬里之外打拼覓食,自然是認錢不認人之徒,有錢就可以令他們聽話,但如果打仗的話,真不知鹿死誰手,在此情況之下,還是用錢,用和平的手段解決比較好,打仗大明占不到便宜。

  現在的問題是,大明花這么多錢,幾代人餓肚子,這值不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