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2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由校真心不算聰明人,他入蒙較遲,天資又不聰穎,在入學之前,倒是先讓客氏養得肥肥白白,學得一手好木藝。∞八∞八∞讀∞書,.︾.o@

  先帝泰昌豐神俊朗,長身玉立,文采也不錯,但是這個兒子,卻是生得矮胖肥癡,還學得一手好木藝,人這腦子就這么大,裝了這東西就裝不了別的,朱由校在文學方面沒有天賦,倒是木匠方面做得不錯,雖然他幾位老師嚴加呵斥,他就是戒不了這一口,經常書也不讀,跑去做木藝。

  萬歷皇帝資質一般,但他有嚴厲的母親李太后,他功課做不好,就會挨罵被批評,餓肚子,用戒尺打是常事,總算是學了不少東西,而這個朱由校就不同了,在后宮無人能管,老師也不敢對他嚴厲{有張居正例子在},所以他的文化水平一直不高,又不肯勤奮讀書,大臣們是急在眼里。

  皇帝沒有學好,全是身邊人之過,魏忠賢、王體乾、米柱等近臣就被貼上奸臣的標簽了,大臣們恨不得誅之。

  其實朱由校這些毛病,在當太子時己有體現,但是朱常洛和大臣們沒有辦法呀!朱常洛是怎么上臺的?還不是因為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才打垮了朱常洵,成為了皇帝,難道他自己又來這一出不成?大臣們敢嗎?同意嗎?所以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朱由校也知道自己讀書不多,所以一向藏拙,不與大臣們吟詩作詞,也不對對子玩接龍,平日奏對,都是少說長篇大論,一切以簡短為主,所以大臣們都知道,皇帝的肚子里,其實是沒有貨,讀書人自然看不起少讀書人。

  皇帝不親讀書人,而是親這些奇技淫巧,旁門左道,大臣們對皇帝越發失望了。

  只是朱由校是合法正式登基的皇帝,地位無人可比,現在又有軍隊支持,確是無人能制,大臣們不喜歡也沒有辦法。

  對于皇帝為《大明日報》站臺,宣傳這些馬鈴薯、番薯的這事,他們更加看輕,番薯皇帝的外號走紅,有他們的功勞。

  楊如花也知這外號并不好聽,但是又不便明說,她也是一個沒有學問的人,但是知道夫君全力推廣番薯,是為了讓百姓吃飽飯,那些清官們就是這么干的。

  米柱說道:“番薯有什么不好?生吃又脆又甜,熟吃又香又粉,一樣可以做成粉面、煎餅、釀酒。∈八∈八∈讀∈書,.2∞3.↓o”他深情的望著楊如花,說道:“倒是下官,一直忙于正事,冷落了郡主,等沒有那么忙,一定請假,陪郡主出去玩玩。”

  和女朋友老婆出去旅行,這在米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蜜月更是標配,在楊如花眼里,則是夫君過于寵愛了,米柱對她的依戀,讓她知道米柱是真的愛她寵著她,對她這一個野丫頭來說,理想之中的夫君也不過如此。

  米柱是統帥幾萬人的廠衛領袖,手下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平日都是高高在上,相當冷漠威嚴的樣子,人狠話不多,手下們相當臣服,能治服大明最厲害特務的人,米柱當然也是狠人中的狠人,他坐在值房處理公務,統帥廠衛辦事的威風樣子,楊如花十分的迷醉,這才是真男人。

  只是米柱的溫柔就出乎她的意外,阿娘告訴她,女子只有在閨房中才可以與丈夫親嘴,但米柱并不受限這一條,回家出門每次見面,他都會親一下,有時他會叫她親愛的,如此熱情奔放,溫柔如水,楊如花是相當喜歡,得夫如此,還有何求?婆婆吃味一些,她就并不在乎了,夫君對她好,她喜歡夫君才是最重要的。

  楊如花道:“出去玩!你可別誑我,你這廠衛提督,可以出去吧?”

  米柱道:“當然可以!只要皇上批準,天下這么大,作為上層統治者,應該出去看,洪武大帝、永樂大帝之所以英明神武,是因為他們沒有受困于皇宮一地,以后諸帝,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不養廢就不錯了,以后我們有了兒子,要讓他去外面走走,有閱歷,最好參軍,經歷過風雪的幼苗,才長成參天大樹。”

  看著米柱從容自若,一臉自信的侃侃而談,楊如花心里迷醉,說道:“米大人,我們早朝吧!”

  米柱看著夫人動情的美顏,毫無扺抗力,欣然道:“固所愿也!”

  米夫人如果知道讓媳婦去勸兒子少沉溺于閨房之樂,反而讓他們更沉溺,不知作何感想,應該會氣得不行。

  米柱在第二天還是沒有去皇極殿上殿旁聽,其兩大身份雖然是祟高,但都是旁聽者的身份,他派了手下的人去旁聽,記錄在案。

  在一早他接見了東廠的幾位大將,河東蝗商一案之中,他折了王天正這樣的破案高手,但又培養出五位可以獨擋一面的人才,李國安、牛歡喜、馬尚風、武孝、鐘歸農五人被他稱為東廠五虎,能力和忠心都得到了他的認可,可以委派重任了。

  米柱對李國安道:“國安,通州的事本官非常滿意,做得好,待會兒會有賞賜送至府上。”

  李國安躬身道:“愿為大人效死。”李國安是一個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的人,現在折了一手臂,瞎了一目,顯得猙獰邪惡,符合一般人眼中東廠鷹犬的印象。

  米柱道:“按說剛做完這件大事,應該讓你休息幾天,但是事關重大,本官準備委派你去洛陽辦一件大事,這里有一個計劃,拿回去記好,然后燒掉,做好準備,春節后出發。”

  李國安道:“喏!”他接過計劃書,放入懷中,躬身退下。米柱委以大權重用,他決定以死相報。

  米柱道:“武孝!平社驛一戰,相當出色,你有帶兵打仗的能力,有沒有興趣轉向軍隊方面,米總司令那里正缺人用,本官看好你。”

  武孝道:“但聽大人安排。”

  米柱道:“好!你去米總司令那里報到,聽總司令指揮。”

  武孝道:“喏!”

  米柱又命令道:“牛歡喜、馬尚風二位,這是你們的任務,過完年之后出發往四川重慶。”

  他往這里布署人手、密探,是為了永寧宣撫司之亂的。

  奢崇明叛亂是四川一帶發生的戰爭,原版由于當時遼東戰爭時期,清軍進攻激烈,東北邊防急需增援,所以大明要從各地調兵前去增援。在明熹宗找增援期間,奢崇明居心險惡地想謀取軍火和部下,他上奏請求率軍前往增援成功后,他就讓部將在巡撫清點軍隊人數的時候zàofǎn了。為了壯大軍隊,有著狼子野心的奢崇明派人向秦氏求助未果,仍繼續反叛,最后叛亂被皇帝派來的朱燮元及官兵平復了。

  奢崇明是四川人,他是彝族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不久,奢氏就率領族眾歸附,朱元璋命在其地設立永寧宣撫司,由奢氏世襲擔任宣撫使。后來宣撫使奢崇周因死后無子,便讓堂兄奢崇明搶了宣撫使之職,因為奢崇明武力奪位,所以并不受四川巡撫和大明政府認可。

  當然,這些土司世家,類似于唐代藩鎮節度使,誰人繼位當老大,自己說了算,只要是奢氏一族,有血統和實力在,誰都可以當老大。

  奢崇明表面上對朝廷極為恭敬溫順,但卻心懷鬼胎,他的兒子奢寅更是桀驁不馴,暗懷謀反之心,還招納了一批亡命之徒,父子倆經常聚到一起,秘密謀劃,等待時機成熟。

  原版是遼東戰爭爆發以后,由于建奴不斷發起進攻,東北邊防吃緊,整個遼鎮丟失,大明只得從各地征調軍隊增援,奢祟明假意答應,領兵至重慶,然后突然造返。

  奢祟明天啟元年九月于重慶zàofǎn,攻下重慶,圍成都達一百多天,安邦彥{盟友}于天啟二年二月起兵,進圍貴陽兩百多天。

  戰爭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后持續十七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傷百余萬,大規模交戰持續九年。

  戰亂中,四川巡撫徐可求死難,貴州巡撫王三善死難,西南大將之冠的總理魯欽兵敗自刎,貴州總兵陣亡于貴陽城下,最后被四川巡撫朱燮元、石柱總兵秦良玉、四川總兵杜文煥、貴州巡撫王三善等平定。

  叛亂的另一首腦水西安氏家族從蜀漢建興元年{223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世長水西,共1474年。在水西根基深.歷史悠長,四方聯姻,兵力最強,地域最大。以往西南平叛,明朝無不依靠水西,就早奢安之亂20多年的播州宣撫使楊應龍之亂來說,沒有安氏,光憑庸碌的黔兵,貴陽早就陷落了。

  天啟年間貴州、四川的奢安之亂,也給云南的沙普之亂膨脹提供了機會,明政府的以夷治夷政策,卻導致了以盜治盜的惡果。因此,奢安之亂和沙普之亂,二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奢安之亂和后來的沙普之亂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不僅震撼了當時的西南各省,牽制了蜀、楚、黔、滇諸省的軍事、經濟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對后金的防御能力,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減緩明朝廷對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的壓力,使明朝廷處于三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明王朝封建統治的覆亡。

  牛歡喜和馬尚風不知任務重大艱巨,同時歡喜的領命。1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