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30章 成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斷崖山,登云殿。

  這已經是張硯封了上半山之后的第三個月。

  三枚四象果已經被張硯用到只剩下此時他手里的最后一枚了。前面兩枚都是因為最后成丹時出現問題而前功盡棄,所有牽引過來的四象之氣悉數散了回去。

  而長湖郡靠近斷崖山的周圍數百里的人已經前后兩次見到天上四色云彩的奇景了。

  還會有第三次嗎?

  自然是有的。只不過等了數日。

  張硯自問已經徹底掌握了所有關于劫靈補天丹的丹訣手法,說不上信手拈來但也絕對可以說是爛熟于心。

  第一次失敗尚且可以說是“手生”所致。

  第二次張硯自問自己沒有任何手法上的問題,失敗的原因他覺得是出在藥材搭配上的一些瑕疵上,屬于正常的失敗概率之內。說白了就是運氣背。

  如今最后一次,張硯依舊不敢說絕對能成。誰知道會不會再一次運氣不在他這一邊呢?

  當第三次四色云彩出現數日后又消失,張硯的丹爐里又一次填滿了恐怖數量的四象靈氣。接下來他完全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不會緊張不會想除了丹訣之外的任何一件事情。不論最后失敗還是成功,那都是后事。

  就見張硯額頭汗水連成串開始從臉頰滑落,后背更是浸濕了衣衫,呼吸也越來越急促、粗重。就連懸浮在他雙手中間的丹爐此時也在咔咔咔的劇烈小幅的震動。

  丹爐不穩就表示里面的能量并不安穩,還是太暴躁了。需要張硯更進一步的安撫,并讓丹爐里的輔材可以盡可能多的吸附住這些能量。

  這一步雖然看似兇險,但前兩次張硯都有驚無險的度過,這一次不出意外也應該不會成為他的阻礙。

  果然一個晝夜過后,張硯的呼吸重新平穩,懸浮在面前的丹爐也不再劇烈顫動。丹爐里的情況被他穩定了下來。甚至這一次比起前面兩次又有進步,時間縮短了兩成左右。

  最后一步,就是將丹爐里那些吸飽了海量能量的輔材進行成丹最后的拼構,也是最為兇險和困難的一步。前兩次張硯都是砸在這一步上面。

  難點在于丹爐里的能量太多了,而輔材只是一些簡單的藥材而言,作為龐大能量的載體它們此時是極為脆弱的,就像一根根被繃到極限的橡皮筋,任何一個外力的不當都可能將它們崩斷。而一旦崩斷了一根,剩下的就是雪崩效應,丹爐的能量將會散盡,丹也就徹底失敗了。

  丹訣不會出錯,張硯有這個信心。他差的只是運氣。

  一點一點的拼構,一絲一毫的粘合。

  這個過程持續了七天。

  等到第八天的時候張硯臉色已經顯得蒼白,持續消耗也終于快要把他體內的靈氣榨干了。

  成敗就在今日。

  當張硯最后一個丹訣打進丹爐,那余下的一絲絲能量的涌動也跟著從丹爐里消失不見,不是如前面兩次那樣散走,而是被徹徹底底的“關了起來”。

  等了十幾息,丹爐內的情況確定完全穩定之后,張硯的臉上才泛起了笑容。最后一枚四象果的機會被他抓住了。丹爐里那顆成丹成功拼上了最后一塊,以脆弱變成了穩定。

  如此一來,總算丹成!

  打開丹爐的瞬間,漫天云彩如被一陣從下往上的風吹散。而丹爐里懸浮起來一枚四色交融光暈的葡萄大小的丹。

  放在手心上端詳,張硯心里大松一口氣的同時也明白自己短時間內沖擊合體境的契機總算到了。按照煉丹師四象果牽引下來的那些靈氣的量,張硯暗自盤算是應該足夠他頂滿歸神境后期的極限狀態的。只要能摸到下一個大境界的屏障,張硯就有信心破開它。

  劫靈補天丹煉成。張硯撤掉了上半山的封禁,等到是哪個徒弟找上來就露了個面,然后直接離開斷崖山回了廊源城把小妹張慧圓接上,一同去向口見了老母和大哥張順一家,算是幾月來的一次團聚。

  這次張硯在向口住了足足一個月。主要是放松自己之前煉丹時緊繃的精神狀態,同時將消耗掉的靈氣全部補回來。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日子已經許久沒有過了。王蘭萍樂得整天臉上笑容就沒斷過。

  不過王蘭萍心底總覺得自己的二子似乎有些與以往那云淡風輕一切都在掌握的樣子不一樣,似乎心里有什么拿不準的事情在煩心。

  不過王蘭萍最后還是沒有問出來。二子如今的事情她這個老母早就插不上手咯。知道又能如何?甚至二子就算說,她又真的聽得懂嗎?于是也只能將擔憂藏在心底。

  都說知子莫若母。父母對于被自己從小帶到大的孩子有種天然的心理感應,或者說直覺。可以從對方極其細微的神態和精神狀態判斷出一些對方想要刻意藏起來的情緒。

  正如王蘭萍所感覺的那樣。張硯現在雖然笑瞇瞇的與家里人其樂融融不見煩惱,可實際上他內心里卻是頗有些忐忑在的。

  如今劫靈補天丹煉成,精神狀態恢復,體內靈氣重新充裕,各方面的狀態都調整到最佳的時候就是張硯準備要服用丹藥然后沖擊合體境的時候。

  張硯感到緊張和忐忑的由來就在于此。突破合體境和他以往所經歷的所有大小境界的突破都不一樣。因為合體境是一個很大的坎,要過一九天劫,并且要靠著天劫才能完成元神、肉身的最后合陽轉變。

  信心自然是有的。可有信心不代表張硯對“天劫”二字就毫無敬畏。恰恰相反,實力越高,對于天地的地量就會越敬畏,因為越清楚自己和天地之間的差距。

  按照道書上所說。一九天劫是修士經歷的最初考驗,同時也是最容易度過的天劫。

  一九。其中的“一”代表天劫的層數,一是最低層,威能最小。往上最高層到九。

  一九。其中的“九”代表天劫的劫雷次數。最高是九顆,最低為一顆。這不是固定的,因人而異。當然,這也關乎到劫雷的難度。

  如此之外,道書中關于天劫還有許多細節上的忠告,這些張硯目前是無法確定的,只能記下作為應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