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60章南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明現在需要大量的人員支持建設。

  這次犯案的人,大多數也算是良民,只是因為涉及到了皇家顏面,牽扯九族。

  給一次機會,并不算多大的事情,關鍵是老爺子要有臺階下。

  其實朱元璋也不想一次殺這么多人,看似朱元璋嗜殺,但殺百姓這樣的事情,在朱元璋的記錄里是非常少的。

  主要還是真多貪官,或者是影響到老朱家皇位穩固的勛貴。

  有了臺階,朱元璋只是略微遲疑下,就說道:“那便就按照大孫的說法來辦吧。”

  這話一出,下邊的刑部尚書楊靖首先就松了口氣。

  沒人愿意背上這樣龐大的殺戮,想想要死這么多人,晚上都有些睡不好覺,關鍵是這些人真算是冤死的。

  陛下龍威自然不怕,可他們這些當臣子的,可就承受不住了。

  山西的案子到了這里也算是落寞。

  即便是這樣,到最后也有將近七千多人被處死,連流放的機會都沒有。

  牽扯的金額太高了,這是比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還要離譜。

  從側面來說,現在的官員想貪污也太輕松。

  在這方面,朱英也是有心無力。

  反腐是一個持久長期的工作,不管是怎樣的政策,總是有人在執行,也會有空子可以鉆。

  別說是現在了,哪怕是在后世,又哪里能夠真正的做到杜絕貪污腐敗的現象。

  更何況說現在官本位的社會,只能是不斷加大監察的力度才是。

  隨著年關的臨近,現在的天氣也越發的寒冷起來。

  而一向健朗的朱元璋,也是染上了風寒。

  風寒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你熬一熬哪怕不吃藥也無所謂,可對于朱元璋這樣長了年紀的人來說,就有些遭罪了。

  關乎到陛下的身體,太醫院的醫師們頓時緊張了起來。

  連著三個最頂尖的太醫把脈之后,還要回去開議會,最后斟酌討論藥方。

  每一味藥材的搭配,用量,都是要仔細的琢磨研究,不敢有絲毫的耽誤。

  躺在床上的朱元璋,笑哈哈的對著旁邊伺候的朱英說道;“瞧給你嚇得,不過就是染個風寒罷了,又不是多大的事情,搞得這么緊張干嘛。”

  “咱的身體,咱心里頭清楚得很,頂多就兩三天便就沒事了。”

  “想當初咱.咳咳咳。”

  朱元璋還想說下當年落魄時候自己熬病的經歷,結果一口氣沒緩上劇烈的咳嗽起來。

  朱英連忙半扶著老爺子,拍著背幫忙順氣。

  “爺爺的身體最是好了,孫兒當然是清楚,不過現在天氣冷得很,且爺爺的身體狀態連著咱大明國祚,都緊張些是正常的。”

  每一個冬季對于老人來說,都是一次難熬的年關。

  在冬天老人的去世,也是最為常見的。

  朱英可不想老爺子這么快就離世,并非是說他不想去承當皇帝的責任,而是現在的朱英,是真真正正的把老爺子當成了自己爺爺,至親。

  “誒,咱就是年紀大了,其實啊,真的很想再出去走走,看看咱大明江山。”

  “想必這幾年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吧,比之咱當年的時候,應該好了非常多。”

  “自從在南京定都以來,咱就很少走出這南京城了。”

  朱元璋看了看窗外,語氣有些暗淡的說道。

  從前不出去,是因為政務纏身,而大明需要親自去處理的地方太多太多,根本沒有時間。

  說起來,誰喜歡天天埋頭干事呢,朱元璋是個工作狂沒錯,但作為皇帝,全天下最有權勢之人,他更多的動力是讓大明江山永固。

  這大明才初創,又經元末亂世的摧殘,可謂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

  他要留下一份好的家業給子孫,并非是一團爛攤子。

  這其中,自然還有大妹子的緣故。

  在大妹子在的時候,朱元璋雖然也是個勞模,但也注意休息。

  后來是大妹子走了,朱元璋心里天天難受,這才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到政務上,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思念之苦。

  如今是在大孫的努力下,才讓現在的大明綻放出難以想象之輝煌,并且隨著制度的改革,讓皇帝本人需要參與的事情變得少了許多,這才算是有了空閑。

  朱元璋現在也逐漸認可了大孫的處理方式,除了緊抓兵權之外,其他的事務基本上都讓大臣們自己去處理。

  只看最后的結果和政績成效。

  “爺爺,等你病好了,咱爺孫倆就好生出去看看吧,看看現在的大明,看看爺爺曾經去過的地方。”

  朱英思索了下,提議著說道。

  其實朱英很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帶著老爺子四處溜達一下。

  皇宮雖然不錯,可天天悶在這里,是很無聊的。

  出去散散心,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可以更好的放松心態。

  心情好,這人自然身體就越發健康了。

  “好,咱一直想去安南看看,聽說在那邊,即便是冬季都暖和得很,咱早就想去瞧瞧了。”

  “等這風寒過去,就去安南吧。”

  朱元璋聽到大孫的提議,直接就開口說道。

  現在他的年紀已經越來越大了,趁著現在還算硬朗,就想著多折騰起來。

  末了再過幾年,就只能是在這南京城里待著了。

  朱英沒想到老爺子竟然是想去安南。

  這一下子壓力就來了。

  不過看著老爺子希冀的目光,還是點頭道:“好,那就去安南。”

  陛下跟太孫要去安南。

  這對于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

  首先就是路線上的確定,自然是要走陸地而非海路。

  海上風險太大,易有不測之風云,真要遇上什么海上暴風雨之類的,這對于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

  陸地上基本就非常安全了。

  現在的大明內部,還算是非常平穩的,且爺孫倆的出行,安保隊伍當然是非常龐大。

  隨行大軍是必然的,雖說耗費肯定不小,但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也談不上有什么多大的負擔。

  爺孫倆要南巡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里散播開來。

  這自然會受到不少文官的反對。

  其實就外出而言,曾經朱元璋也少次帶著自己的兒子們到民間進行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這次來自于文臣的反對,也不是因為安危什么的,主要都是在擔心陛下的身體狀況。

  現在陛下本來就已經感染了風寒,還想著出去蹦跶的事情,上奏反對是作為臣子們的一片孝心。

  當然,這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朱元璋已經決定的事情,很少會有什么改變。

  臣子們也并非是真心的反對。

  現在距離洪武三十的年關,也就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按照推算,這年的冬天是打算在南邊渡過了。

  既然是如此的話,自然就不是簡單的爺孫倆。

  基本上宮里頭能夠一起的,都會帶著一起。

  后宮的這些妃子,包括年紀已經不小的皇子皇孫們,都會帶著出去漲漲見識。

  像是葉月清包括其他幾位妃子,除開蘇丹娜因為懷孕的關系去不了,其他的都會帶著一起去。

  且說去到更南邊,溫度也要高上不少。

  差不多開春氣溫回暖,就可以再次返回南京了。

  籌備很快就開始。

  首先就是邸報的傳播。

  皇帝要南巡,這自然不可能說瞞著,相反更是要大張旗鼓。

  好早些讓地方的官員知曉,皇帝要過來了,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還有就是禁衛軍的跟隨。

  能夠護衛皇帝安危的,自然是要整個大明最為精銳的軍隊。

  軍隊的人數不能少,也不能多。

  按照現在的情況,朱英暫定為五萬人就差不多了。

  其實這個數目就歷朝歷代皇帝出巡來說已經非常多了,一般來說就一兩萬人,很少會帶著五萬人的。

  說到底還是現在大明國庫充盈,根本不用擔心花銷的問題。

  五萬人看似不多,實則到了地方,還會有地方上的軍隊跟隨。

  也算是閱兵的一種。

  其他皇帝每次出巡,都還得好好算賬,計算成本。

  這出巡的目的,一是體察民情,二也是游山玩水。

  什么名勝古跡,優美景點當然是不容錯過了。

  和后世差不多,皇帝出巡也是要有攻略的。

  這些攻略自然是臣子們來安排。

  哪里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都得是統統安排上。

  而在這出巡期間,還有一個關鍵。

  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是會通知當地百姓。

  首先就是百姓對皇帝的熱情歡迎,排場指定不能少,要充分體現出百姓對于皇權的認可。

  再就是上訪的問題。

  地方上官員沒處理好的案子,或者是一些受了冤屈的百姓,在陛下巡查到達之后,都有權力直接告御狀。

  真有那貪贓枉法的地方官員,自然就會被直接給處置了。

  誰還不想出去玩啊。

  僅僅是定下的第三天,朱元璋就從床上起來了,氣色一下子就變好了,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旅游嘛,誰都喜歡。

  尤其是皇帝。

  這次的路線是從南京出發,然后通過合肥,湖北,江西,湖南,廣州,廣西。

  再從瓊州坐船到安南。

  最后一站則是占城。

  朱元璋也想去看看孫子。

  朱允炆在占城已經去了不短的時間,雖說大孫才是最重視的,可這不代表朱元璋對于朱允炆就沒有感情。

  從時間上說,朱允炆其實是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邊的。

  自小也在宮里頭長大。

  現在就藩去了占城,其實朱元璋口頭上沒說什么,心里頭還是有幾分想念。

  趁著南巡,剛好也能去看看。

  并且這次去占城,對于大明的擴張也有很好影響。

  作為大明皇帝,太孫。

  完全能夠以保障安危的名義,取代占城的關防。

  總不能說大皇帝來了,還讓占城的軍隊去駐守吧,當然得全部是大明軍隊才是。

  這一點上,由不得占王不答應。

  到時候至少是二十萬以上的軍隊入駐占城。

  說起來,最開心的自然是要屬陳慕月跟阿娜妮亞了。

  阿娜妮亞這還是來了大明后,第一次回到占城去。

  陳慕月則是第二次回安南了。

  前有遠洋艦隊,這次又是陛下南巡。

  很多聰明的大臣心里,已經有了猜測。

  很少說皇帝巡查會有跑到本國疆域之外的,但這次陛下的目的地定在了安南,占城。

  從政治上來說,這對于大明百姓遷徙是很好的導向。

  朝廷本就不斷的鼓勵大明百姓前往南洋定居。

  甚至于朝廷這邊都已經在計劃,安排出一部分國庫錢款,作為遷徙的固定支出。

  也就是說給愿意遷徙的百姓包路費。

  其中自然是以水運為主,陸地的話花費就比較大了。

  從長江流域出發,然后經由海航遷徙到安南,占城。

  其中包括瓊州也算。

  最近的東番,已經是派發了十萬貫寶鈔的賞金,只要能夠找出去往東番安全航道的,就能得到這十萬貫寶鈔。

  別看大明朝廷這里動輒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上億貫寶鈔。

  實際上十萬貫寶鈔對于這些跑海上的商人來說,已經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可以預見,在朱元璋朱英等人南巡過后,必然會引發大量的遷徙熱潮。

  這也是朱英一直想要的結果。

  如果沒有大量的漢人并入,大明怎么可能得到南洋。

  只要南洋的漢人數目足夠多,那么把整個南洋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中來,就變成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有了南洋,大明就有了破開三百年國祚的保障。

  即便有所損害,但安然的渡過小冰河時期,打破歷史往來朝代因氣候而更替的魔咒,便再也不是妄想。

  開發南洋,很顯然要成為大明國策。

  這次的南巡是第一次,絕對不會是最后一次。

  幾萬人對于大明來說,集結起來是非常輕松的。

  目前南巡開始的時間,主要是看朱元璋的身體狀況。

  “這都已經過了七天了,咱的身體早就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朱元璋無奈的看著太醫把脈,而后對著大孫說道。

  為了老爺子的身體著想,即便是病好了,朱英也讓太醫先觀察三天,確定沒問題才肯定開啟南巡。

  這讓心里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朱元璋很是有些按耐不住。

  直到太醫回復,確定陛下身體完全恢復,朱英這才同意南巡開啟。

  身體痊愈,明天開始補更,感謝支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