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一十六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下午三四點,雖然還有那么點太陽灑在大地。

  但是卻感覺不到多少溫暖。

  來的時候都是挑著膽子,累的不行。

  所以感覺不到太冷。

  現在回去的時候手里沒有東西。都是感覺冷颼颼的,因為現在的溫度已經接近零下了。

  “小川,三大說,明天就開始去挖水渠。到時候由你指揮。”

  趙大凡牽著驢車來到了他的身邊,對著他說道。

  此時的車上堆放著一摞摞的籮筐和扁擔。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

  確實,現在已經是零下了,再不弄的話,等到后面越來越冷。

  說不定哪天就下大雪了。

  “趙隊長他們呢?明天不來嗎?”

  趙大凡聞言輕輕搖了搖頭,“三大說有事情,明天過不來,到時候你安排就好了。”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行,到時候明天再看吧。”

  眾人迎著寒風,向著家里走去。

  晚上回到家里。天已經安全黑透了。

  小草兩人已經睡下去了。

  他獨自來到了之前黃牛待的窯洞。

  趙保林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一個禮拜不到就把他要的東西給弄出來了。

  此時的窯洞被他給挖深到了六七米。和正常住家的窯洞差不多的深度。

  之前潮濕的地面被鏟干凈了,上面撒上了一些干灰。

  但是空氣中還是彌漫著淡淡的牛騷味。

  沒有火炕。

  而且房頂和四周也是沒有修整,顯得有點斑駁。

  不過此時的窯洞兩側,樹立著一排排的架子。

  架子有四層,手臂粗細的木頭做架子,細一些木棍搭的底托,上面整齊放著一排排木頭盒子。

  盒子里都有土。

  里面種著一些蔬菜,只是還沒有發芽。

  弄了一個火盆放了點柴火在中間的空地上,他這才將門給關上離開。

  翌日清晨。

  推開房門,外面又有點下霜了。

  人們一大早就起來。

  村里大部分勞動力都出動了,隨行的還有一些半大的小子。

  扛著鐵鍬,鎬頭以及籮筐扁擔。

  至于村里剩下一些勞動力,則是出去打柴火去了。

  冬天沒有柴火燒炕,那是很難受的。

  而且做飯也需要用柴火。

  光靠那些玉米桿子和玉米芯,不是特別的耐燒,做飯還行,晚上燒炕就有點乏力了。

  想要冬天過的舒服點,就得去打柴。

  打柴火,這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直到打夠了,或者下大雪。

  而且這些人還有一個重任。

  那就是山對面那里還有幾畝的土豆紅薯地。

  公糧都交好了,也該挖出來了。

  眾人來到玉米地這邊。

  都將目光放在了周小川的身邊。

  周小川見狀,看向了趙大凡,“我讓你準備的麻繩帶來了沒有?長度夠不夠。”

  聽到他的話,趙大凡笑了笑:“你都安排了,怎么可能不帶,放心好了,足夠通到田那邊。”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

  “那行,把繩子給接上。一直通到泉水那邊。”

  趙大凡聞言點了點頭對著人群喊了一聲,“大家把麻繩拿出來,接在一起。”

  眾人聞言,紛紛把挑子里的麻神給拿出來,在接口處打上活結。

  麻繩有長有短。

  最短的有五六米,長的有十幾二十米。

  一路上打出來無數個結。

  之所以弄繩子,也是擔心挖的時候給挖歪了,到時候高的高,低的低。。

  萬一水到了地方過不去那就尷尬了。

  而且玉米地這邊的位置,比那邊水平要低一米。

  也是方便水流過來。

  馮月站在旁邊看著這一幕,一臉好奇:“小川,你這都跟誰學的啊?”

  “有啥啊。直線拉過來,不就不會偏了嗎?就像蓋房子用的吊線,可以保證房子蓋的直。”

  馮月聞言輕哦一聲。

  說話間,被定在地上的繩子傳來了一陣拉力。

  這是那邊已經到頭了。

  周小川看著旁邊等著的一堆人。

  他便順著繩子,向著泉水的方向走去。

  因為繩子太長了,中間肯定是向下塌陷的。

  所以他一邊走,一邊將繩子調整,然后用一個樹棍給固定起來。

  一直走到泉水這邊,他這才停下。

  這邊定的點,正是井水下方七米的位置。也就是出水口的位置。

  趙大凡和三喜兩個人看周小川,便趕忙問道:“接下來怎麼弄?”

  聽到兩人的話,周小川指了指這條繩子,“沿著這繩子,挖一條深六十公分,寬六十左右的槽。這個水先不挖通。”

  說話的時候用手指著來的方向。

  趙大凡聞言點了點頭。“那行,其他的呢?”

  “沒了,先把這個給挖出來吧。就這已經夠我們挖個一個星期了。”

  一公里的距離。

  這次來的有七八十號人。就按一人一天挖個四米左右。

  那也得一個星期。

  好在這里不是石頭山,只是泥土里夾雜著一些碎石頭,不然就有的搞了。

  趙大凡聞言點了點頭。

  扯繩子的老鄉們重新回到玉米地這邊。

  看到眾人回來,場面頓時一陣的激烈。

  “大凡,有沒有問小同志怎么挖啊。”

  “是啊,我們都等著呢。”

  “小川同志,您說怎么干,我們就怎么干。”

  山上有風,吹的人冷颼颼。

  周小川見狀對著眾人示意了一下手,眾人紛紛停下了說話的聲音。

  隨后他便對著眾人解釋了一遍。

  他的話音剛落,趙保林這個木匠便笑道:“嗨,就這啊?簡單的很。大家動動起來吧。”

  說完便帶著他那寶貝兒子,二牛。

  一起來到定的第一個點。

  吐了一口唾沫,揮動鐵鍬便開始挖了起來。

  其他人見狀都笑了笑。

  紛紛開始按照順序往后面找自己的地方,甩開膀子乾了起來。

  女的差一些,但是老爺們可是相當的熟練啊。

  甚至還相互分配好了距離。

  也有的相互之間搭伙,三四個人挖,抽一個人出來挑土。

  周小川見狀一陣的驚訝。

  看到周小川的表情,趙大凡笑了笑:“每年農閑我們都要去縣里修水渠,有時候是修,有時候是挖。都習慣了。”

  周小川聞言輕哦一聲。

  旁邊站著的錢紅兵幾人,看著周小川,便笑道;“走吧。我們幾個一起吧。就等著你了。”

  說完遞給了他一把鐵鍬。

  周小川見狀笑著接過了鐵鍬,沿著繩子,向著遠處走去。

  趙大凡見都去干活了,看著旁邊的三喜,笑道:“走吧,一起吧。”

  說完,便笑著跟了過去。

  請:m.vipxs.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