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一章 繡衣使的出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烈日當空,釋放著灼熱的光芒,炙烤著大地。

  無數身穿黑色戰甲的將士,列陣城下,長槍如林而立,便是在這灼人的陽光照射之下,亦是一動不動地站立著。

  數萬大軍,

  靜默無聲,毫不掩蓋那肅殺之氣。整個沙場之上,唯有金色王旗隨風翻飛,獵獵作響。

  一股肅然的沙場征伐殺氣,直朝前方城池蔓延而去。

  這般凝重肅殺的氣勢,讓身處城墻之上的叛軍將士心中一凜,

  宛若千斤巨石壓在胸口,下意識地生出了畏懼退縮之意。

  “快!官兵馬上就要攻城了,還愣著做什么!”

  叛軍將領的怒吼之聲,勉強讓城墻之上的一眾叛軍回過神來,開始搬運起滾木石塊這些守城之物。。

  而就在此時,遠處的夏國大軍軍陣之中。

  岐王翻身下馬,一眾將領當即俯首抱拳,喝道:

  “參見大帥!”

  岐王微微點頭,掃視一眼大軍布陣安排,開口道:

  “前方城池,乃是進入安順郡的必爭之地,亦是我大軍攻打安順郡叛軍的第一戰。天下不知道多少眼睛看著!本王親自前來坐鎮,爾等絕不可有任何閃失!”

  金陵城中那些將他視作眼中釘的皇子親王、朝中百官、云國,甚至驅逐夏國官員,還有至今仍不服從夏國統治的象州郡義軍。

  這些勢力之后對待岐王的態度,

  很大程度上,

  是由今日這一戰決定的。

  眾將聞言,

  當即高喝道:

  “請大帥放心,末將等當效死力!”

  岐王聞言,微微抬手。

  身后親兵,當即手捧令箭,快步走至岐王身邊。

  岐王抽出一枚令箭,沉聲道:

  “傳軍令,大軍直取南門。本王今夜,要在城中駐扎!”

  “是!”

  眾將暴喝一聲,當即轉身快步離去,前往各自營中,整頓兵馬。

  傳令兵手持令箭,身騎戰馬之上,來回穿梭,嘴里高喊道:

  “大帥有令,攻南門!攻南門!”

  下一刻,此前嚴密無比的軍陣,此時在軍鼓之聲下,緩緩散開。

  弓弦拉起的“吱啦”聲,響成一片。

  “射!”

  軍令一下,只聽得“嗖”的一聲,箭雨攢射而出,烏壓壓的宛若一片烏云,旋即便是疾風驟雨會一般傾瀉而下。

  “官兵攻城了!”

  “官兵攻城了!”

  面對夏軍的攻城,有叛軍將士難以承受,當即發出了幾聲凄厲的喊叫之聲,慌亂地站起身來,就要朝城樓之下沖去。

  可還沒等這些人走上幾步,箭雨便已傾瀉而下,慘叫之聲戛然而至。

  城墻之上的叛軍將領俯下身子,一邊舉著盾牌,一邊高喊道:

  “弓箭手,弓箭手呢?”

  在叛軍將領的呼喊之下,便有悍勇的叛軍士卒躲在城垛之下,抬起手中弓箭,射出羽箭。

  但沒一會兒,便聽到有人用帶著哭腔的聲音,道:

  “將軍,沒用啊!”

  “將軍,咱們的弓箭,射不到官軍那邊啊!”

  這些叛軍,手中兵器不過是來自安順郡當地郡兵、差役。

  叛軍之中所謂的弓箭,有近乎一半,是來自于獵戶投軍時自帶的弓箭,怎么比得上大夏邊軍的制式武器精良?

  叛軍將領聞言,心中大怒,下意識地想要起身怒罵幾句。但頭頂上入暴雨一般紛紛落下的箭雨,又讓他只能將無名火憋在心中,繼續躲在城垛之下。

  “噠、噠、噠……”

  夏軍士卒手持長槍盾牌,護著身后的云梯、沖車,踏著整齊的步伐而來。

  伴隨著凜冽殺氣,這每一聲踏步之聲,便似乎是重重地踩在叛軍上下的心頭之上。

  有叛軍強頂著箭雨的傾瀉,微微站起身來朝城下望去,頓時瞳孔一睜。

  身穿黑色鎧甲的夏軍將士,宛若黑色潮水,攜無可睥睨之勢,直朝聳立著的城池拍來,便好似要將這擋在大軍前進路上的整個城池,給拍得支離破碎。

  饒是一些老營出身的悍匪,此時瞥見這官軍的威勢,恍惚出神之時,視線微微模糊,便好似在大軍之上,瞥到一只血色兇獸仰天怒吼。

  只是一眼,那些號稱悍卒的叛軍老賊,此時膽氣俱散,驚呼道:

  “不好了,守不住了!”

  “守不住的,鐵定守不住的!”

  “快跑吧,再不跑留在這里,那就是等死!”

  叛軍士卒的嘈雜之聲,使得軍心士氣肉眼可見地消散。任由一眾將領如何謾罵懲處,還是又一群有一群的叛軍士卒,扔下手中的兵器,頭也不回地朝城墻之下跑去。

  看著遠處城墻之上的亂像,岐王身邊,一名身穿道袍的男子,眉心綻放著微亮的乳白色光芒。

  對于叛軍士卒來說,就算他們恍惚之間,看到了夏軍頭頂之上那張牙舞爪,仰天咆哮的血色異獸,也不過以為是自己精神緊張之下出現的幻覺。

  但在這道家感悟氣運的天眼秘術之下,那血色異獸顯然就不是什么幻覺。

  戰陣相合,數萬大軍氣息勾連,血氣滾滾而起,直沖天際,凝現出一只異獸。

  形似貍,但白頭虎爪,周身那滿是肅殺的血色氣息纏繞全身,仰頭嘶吼,兇厲異常。

  異獸梁渠,神話之中,象征著戰亂的兇獸。

  道人抬頭仰望著天空,眼中略顯炙熱,口中似乎在喃喃道:

  “果然、果然!天地異變,大爭之世到也……”

  片刻之后,道人緩緩收斂心情,眉心白色光輝緩緩消散。他整理了一番衣冠,連忙對著身旁的岐王彎腰一禮,道:

  “恭喜殿下,此城已下!”

  話音未落,便聽到另一道聲音,響起道:

  “恭喜殿下,一戰告捷!”

  道人聞言,微微抬頭,便見對面一名身穿儒袍的士子,亦是對著岐王恭賀道。

  在云國的稷下學宮之中,諸子百家雖有學術之爭,但也因為各家學子們同處一地學習,多有相交,關系倒是頗為緩和。

  但在夏國朝堂之中,百家皆有出仕弟子。為了擴大各家學說的影響力,相互之間爭斗越發激烈。又遇上了諸皇子奪嫡,各家趁此時機各自選定支持的皇子,斗得更是不可開交。

  相互之間,不能說是相親相愛吧,也能說是勢不兩立。

  道、儒兩家,既然同時決定要為岐王效力,自然私下里免不得爭斗。

  所以便是對著岐王恭喜道賀,竟然也弄出了幾分劍拔弩張的味道。

  岐王微微回頭,看著身邊兩名儒道之人,眉頭微微一挑,忽然開口道:

  “不過是一城而已,不算什么!本王此時,倒是想要請教二位了,安順郡之戰,之后該如何安排?”

  聞言,二人頓時對視一眼。

  臣子要選擇君王效忠,君王也要考校臣子是否能夠重用。

  二人都知道,這就是岐王對他們二人的考校!

  道人聞言,二話不說道:

  “叛軍僅占一郡之地,而殿下攜大夏一國之力,十數萬大軍傾巢而動,惶惶大勢不容逆轉!殿下只需順其自然,給叛軍士卒留下一線生機,使得他們不會起魚死網破之心,則安順郡短則一月。多則三月,則可平定!”

  說到這里,道人微微一頓,繼續道:

  “我道家之中,亦有領兵之人,愿為殿下效力!”

  岐王聞言,微微點了點頭,沉聲道:

  “充先生所言甚是,本王受教了!”

  道家弟子充樂游聞言,嘴角一彎,微微低頭一禮。

  “傳令,各營將士攻城,當圍三闕一。投降叛軍,一律既往不咎!”岐王繼續道。

  手下親兵,當即回應道:

  “是!”

  一旁的儒家弟子見此,亦是連忙出言道:

  “殿下領兵平叛,大義在手。叛軍多為求活,而為匪首鼓動。如今殿下既行王道,我儒家愿出力相助,使得郡中百姓知曉朝廷恩德,拱手來降!”

  岐王聞言,倒是眉頭一挑,開口道:

  “哦?本王從來只知打仗,倒是不曾想到這些。若是周舜先生能夠助本王盡快平定叛亂,本王定當親自上書朝中,為先生請功!”

  周舜聞言,連忙低頭行禮,道:

  “不求功名爵位,只愿為殿下分憂解難!”

  岐王聞言,微微一笑,道:

  “既然如此,便請二位多多費心了!”

  充樂游、周舜聞言,齊齊躬身一禮,然后看都不看對方一眼,徑直轉身離去為岐王分憂去了。

  看著二人遠去的背影,岐王忽然開口道:

  “諸子百家,頗多爭斗,但只要好生引導,對國家絕對是利大于弊!”

  說到這里,岐王微微嘆息一聲,道:

  “當初父皇若是加以制止,絕對不會使得朝中局勢混亂至此,多少國力空耗于朝廷黨爭啊……”

  夏國朝堂之中,百家出身的官員爭斗不休,再加上皇子奪嫡,那是亂上加亂,不知道使得夏國憑白耗費了多少國力!

  別的不說,就說這次西南瘟疫之事。若非朝中有人扯后腿,局勢又何至于敗壞至此啊!

  想到這里,岐王不由得再次重重地嘆息一聲。

  而此時,站在岐王身后的馮處聞言,微微低頭,道:

  “陛下或許,也是有陛下的原由的……不過殿下若是想要改變,只要奪得皇位便可!”

  岐王聞言,忍不住看向馮處,微微皺眉道:

  “總覺得,你比本王,都要更想本王登上那個位置!”

  馮處聞言,微微一滯,旋即眉眼垂下,幽幽道:

  “殿下能不能登上帝位,關系到臣的身家性命,臣容不得不緊張啊……”

  岐王微微撇嘴,道:

  “不至于這般夸張吧,就算爭位失敗,本王總還是能護你一護的!”

  馮處聞言,訕笑一聲,不置可否……

  安順郡郡城之中,郝元化胡須炸起,驚呼道:

  “你再說一遍!”

  手下將領頓時被郝元化這幅模樣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道:

  “大、大將軍,官兵攻來了!”

  府衙之中,叛軍主要將領盡皆列坐在此。

  聽到稟報,一個個當即齊齊看向郝元化,面露憂愁不安之色。

  此前這安順郡叛軍,別看威勢不小。但真細究起來,不過是仗著西南瘟疫,夏國顧及不暇,這才讓他們起兵以來都是順風順水。

  此前叛軍打得最艱難的一仗,也就是當初邊軍派萬余兵馬來進剿。

  在這些夏國精銳的邊軍面前,叛軍的表現,那叫一個拉胯,深刻地讓叛軍認識到了自己與官軍之間的差距。

  到了最后,還是因為慕容復偷入軍中,斬殺主將,這才挽回了頹勢。

  而如今,十數萬的夏國西南邊軍傾巢而來,只要想一想,便讓在座眾人心生絕望!

  郝元化深吸一口氣,緩緩坐回了位置,咬牙道:

  “為何會攻打我安順郡?這、這和當初說好的,根本不一樣啊……”

  幕后之人,此前明明和郝元化交代過,讓慕容復攻占黃安縣,絕對會將夏國大軍的注意力,盡數吸引過去的。

  到了那個時候,郝元化不光可以擺脫被大軍圍困的局面,還能夠借此除去頗有野心,卻有立下大功的慕容復!

  可是為何現在的事態發展,和之前設計謀劃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此時的郝元化,眼中不由露出驚慌之色。

  不過他是草莽豪杰,雖然不太懂得什么穩定軍心的道理,但也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在手下面前表露出驚慌之態。

  他動了動喉嚨,臉上做出不屑之色,傲然道:

  “無妨,官軍來襲,就吃掉他們好了!反正,又不是沒有在咱們手中敗過!”

  一眾將領見郝元化這般,別管心中是如何想的,總之臉上亦是浮現出笑意,配合道:

  “就是!當初那萬余官軍,最后活著從咱們手中跑出去的,才多少?”

  “咱們能贏一次,就能贏第二次!”

  “二將軍武功蓋世,到時候再讓他去敵軍軍營走上一遭,將那個什么岐王的人頭拿了,獻給大將軍當板凳!”

  “哈哈哈!”

  一眾將領頓時豪爽地大笑起來,變得絲毫不見夏軍放在眼中。

  只是這份無懼,幾人是真幾人是假,就不太清楚了!

  等到眾將退下,郝元化再難裝出一副從容的模樣,當即喚來心腹,急切道:

  “快去,快去后院,將李軍師請來!”

  李軍師本名不知道,只以軍師稱呼。不過真實身份,其實是幕后之人派來的。

  心腹聞言,當即退下。

  不多時,心腹便匆匆趕回來,慌張道:

  “不好了,大將軍,李軍師死了!”

  郝元化眼睛一瞪,怒道:

  “死了?怎么死的?”

  “被人抹了脖子……”手下心腹結結巴巴吧道。

  “不可能,我府衙之中守衛森嚴,怎么可能……”

  說到一半,郝元化忽然一頓,扭頭看向手下,追問道:

  “還有什么發現?”

  手下愣住了一會兒,猛地記起,道:

  “回將軍,我想起來了,李軍師手中,抓著一條彩繡的綢緞絲帶……只不過看起來,有點像是被人塞到手中的。”

  郝元化聞言,喃喃道:

  “彩繡的綢帶?”

  片刻之后,郝元化臉上頓時變得煞白。

  “繡衣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