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二四章 扯大旗的作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元集團董事長現在就是柳青和他下屬的傳媒公司以及口罩廠的御用招牌。

  秦昆跟別人談業務的時候,動不動就說:

  “我老板是天元集團董事長丁蕓的兒子,人家家里幾百個億的資產,你還用懷疑我們的實力嗎?”

  口罩廠去采購,也是說:“我們老板是天元集團董事長丁蕓的兒子,你還擔心我們賴賬啊?”

  這塊招牌賊好用,好用得大家忍不住一用再用。

  柳青自己當然也知道。

  必要的時候,他也會用這塊招牌。

  反正也不用花錢,又不是做什么壞事,拿來用一下又何妨?

  聽到王總那么說,他毫不猶豫的答應:

  “沒問題,既然王總這么說了,那我就讓我媽給王總打一個電話吧。”

  王總微笑著提醒道:“用貴公司董事長辦公室的電話打過來。”

  他不認識丁蕓,丁蕓真的打電話過來,他也不能分辨是真是假。

  但是,天元集團董事長辦公司的電話號碼,他還是能夠搞到的,用那個電話打過來,或者是打給那個電話,就沒有問題了。

  柳青拿出手機給他媽打了一個電話:“媽,你現在在集團嗎?”

  “我在家里,”電話那邊丁蕓有一些奇怪,“有什么事需要我去集團嗎?是不是那家傳媒公司轉讓的手續上有了問題?”

  她對公司業務一點都不了解,一個星期也就過去個兩三天,往往也是在下午過去,而不是上午。

  過去也只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讓集團的那些員工明白一件事情——她才是這家公司的老板。

  去得多了,管的事情太多了,反而容易露怯,不如少去幾趟,還能維持一點神秘感。

  “不是,”柳青向她解釋,“我這里有個合作伙伴想跟你認識一下,你能不能等會兒去集團那邊,用你辦公室的電話給他打過來?”

  “行吧,我也該去集團那邊看一看了。”丁蕓道,“你把那個手機號發我微信上,等我半小時,我給你打過去。”

  她也不知道柳青為什么要他這么做,但既然兒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她覺得有必要滿足。

  掛掉電話,柳青有一些尷尬的向王總說道:

  “王總,真不好意思,我媽現在沒在集團公司,等半個小時她會打過來的。”

  王總也聽到了對話的內容,臉上笑容不減,說道:“沒問題,不要說半個小時,一天我們都等得起。”

  又向柳青解釋:“其實我是相信柳先生的,只是公司還有一些人對這一單業務持懷疑態度,一定要有一個保證。唐突的地方,還希望柳先生能夠理解一下。”

  柳青只能再一次表示理解。

  丁蕓的電話還沒有打過來,不妨礙他們談合作。

  這家公司實力很強大,是一家巨無霸的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個分公司。

  他們本來就有著生產熔噴布的生產線,技術上面一點問題都沒有。

  原料也沒有問題。

  唯一制約他們產能的就是市場問題。

  只要柳青能夠給他們一個長期而穩定的訂單,他們可以很快就建立起生產線,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投入生產中。

  ——當王總做出這樣的承諾時,柳青一點都不懷疑。

  他有著關于未來兩年的記憶,確定國內的企業確實擁有著這樣的能力。

  只要這個合同簽下來,就等于國內熔噴布市場多出了一個月三百噸的產能,疫情到來的時候,熔噴布供應至少不會那么緊張。

  他覺得僅憑著這一點,就有必要簽下這一份合同。

  要不是丁蕓給他的錢只有一個億,他還想簽更大的合同——比如說,一個月六百噸。

  一個月三百噸,他覺得是完全沒問題。

  至于兩年的合同,他很懷疑熔噴布價格飛漲之后,對方還會不會執行這一份合同。

  那個時候熔噴布的價格漲了十幾倍,醫用BFE99級熔噴布最高時達到了七八十萬一噸。

  對方將那些熔噴布賣給別人,就算是賠償違約金,也要比按照合同價格供應給他要賺。

  價格高到那樣的地步,他可不大相信商業信譽這種東西。

  人家真要講商業信譽,還是按照約定好的價格賣給他,他當然也會收。

  雖然熔噴布的價格到了一個高峰之后就開始迅速的下跌,但是,也只是下跌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就算繼續拿那么多貨,柳青也還能夠承受得起。

  他的這家工廠有著出口西方的資質,哪怕是國內的疫情高峰期過后,在商業上還是大有可為的。

  那一場疫情到底要持續多久,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絕對不只是兩年時間。

  簽這么一份兩年的合同,他覺得沒什么問題。

  就是價格上面還有付款方式上面需要再談一談。

  購買幾噸是五萬一噸,一個月購買三百噸,要還是五萬一噸,那也未免太欺負人了。

  然后就是付款方式。

  一次性的購買,可以做到錢貨兩清。

  這種長期而穩定的合同,一般情況下,貨款都會有一個延遲。

  有的是一個月一結,有的是一個季度一結。

  柳青當然希望能夠延遲得長一點。

  他總共也就一個億的資金,貨款能延遲支付一個月,延遲下來的那一個月的貨款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知道時間節點在哪里,這樣就可以更精準的控制支出,將錢都用在刀刃上,在疫情到來之前生產更多的口罩。

  柳青這邊提出來的結算貨款方式就是一個季度結算一次。

  但是,這個提議對方表示不能接受,他們覺得三個月的時間太長了,他只能接受一個月結算一次的方式。

  柳青不擅長商業談判,這個活由采購主管跟王總手下的人來干。

  在談判的過程中,王總的手機響了。

  他先前就已經儲存了天元集團董事長辦公室的電話號碼,備注為丁董事長。

  拿出手機一看,顯示就是丁董事長打過來的。

  心里有了底,接通了電話。

  電話接通之后,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了過來:

  “您好,我是天元集團董事長丁蕓。請問您就是跟我兒子柳青合作的XX化工的王總嗎?”

  …………

  (說一件事,昨天發的第一章,被網站吞了一些內容,還迎來了責編大人的關切,確實是有點過于放飛自我了,正深刻反省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