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33、這個礦,不簡單(日萬三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紫色礦業總部大樓。

  陳金河笑臉相迎,迎接來自香江的江大證券投行部總監李菲群。

  他們早就已經決定選擇江大證券作為主承銷商,發起在香江主板上市計劃。

  公司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正是上市計劃的重要一步。

  下一步,就是在企業管理、財務經營、信息披露等方面,進一步改革,直至達到上市審核的標準。

  這一次李菲群過來,就是要給他們出謀劃策,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陳金河幾乎是毫無保留的把紫色礦業的內核,展現在了李菲群的面前,“李總監,你們能夠百忙中抽空過來,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對于公司各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還請你們指點出來,我們也好有針對性的跟進,做出改正。”

  “紫色礦業是一家優秀的企業,這一點毋庸置疑!”

  李菲群操著一口香江普通話,有一股濃濃的塑料味兒,“你們公司的經營已經很好了,但是還需要更好,才能通過審核機構批準上市,才能夠獲得各大機構和股民的信賴。我也不講客套話了,對于這一次看到的內容,我先說幾點。”

  “請李總監批評指正。”

  陳金河平常都是負責講話,其他人拿著筆記本在記錄。

  這一次,他拿著筆記本和筆,一絲不茍的傾聽,準備記錄。

  “紫色礦業過去三年,獲得了當地政府在稅收方面的大力扶持,所以每年的稅后利潤方面,其實都是符合主板上市的要求。”

  李菲群倒也是沒有任何保留,直接說缺點,“但是這種情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財務報表來看,近兩年你們公司的利潤其實是在逐步降低的。我看了你們的說明,是因為礦山出產的礦石品質下降了,要轉型。從以前主要采金礦,變成現在主要采銅礦。這屬于是公司運營的重大改革,會有隱患的,對持續盈利能力有很大的疑問。”

  “這一點,請李總監不用擔心,我們紫色銅金礦山在逐步擴大產能,未來利潤只會越來越高!”陳金河連忙解釋。

  可是,他自己有信心沒用,關鍵是廣大基金機構和股民有信心才行。

  “這次過來,我專門帶了一個礦產方面的專家,他跟我說了,紫色銅金礦山以前金礦品位能達到4,現在金礦采完了,剩余的金礦品位只有0.3了。”

  “這個……”

  陳金河一時間竟有些不知道怎么解釋。

  正是因為金礦逐漸枯竭,他們才轉而把開采重心往銅礦轉移。

  “最重要一點,你們公司只有一個紫色銅金礦山,利潤來源太單一了。”李菲群這一番話,可以說是說中了紫色礦業的要害,“我雖然不太懂礦產行業,但是我知道一點,一個礦企的潛力高低,跟他們本身掌握的礦權,還有那個怎么說來著……”

  “保有儲量。”旁邊的專家提醒。

  “對,保有儲量,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未來潛力!”李菲群目的肯定是希望紫色礦業越來越好,成功上市,所以才說得那么直接,“你看看國外的許多礦業公司,市值幾十億鎂元,其實都沒有開采,只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大礦,就有人愿意投資。可見,一家礦企,掌握礦權,是多么重要!各大基金機構,廣大股民,認購新股,那就是奔著企業的潛力,期待升值!”

  陳金河何嘗不知道一家礦企,想要持續發展,打下百年根基,保有儲量很重要。

  就像是一艘輪船,打算揚帆起航,油箱里面的油多寡,決定了能夠走多遠。

  他們已經深刻明白這一點,也已經收購了省內多個小礦山,但是這些動作沒有決定性作用。

  送走李菲群等人之后,他一個人獨自坐在辦公室,陷入了思考。

  嘚嘚!

  陶明智領著技術部的人,帶著各種資料,站在了門口,“董事長!”

  “你們從吐蕃省回來了?”

  看到陶明智等人臉上被風雪刮過的痕跡,陳金河了解青龍銅礦項目區的艱苦條件,看到這些人,所有的煩心事都拋諸腦后,站起來迎接他們,“你們快進來坐。”

  他們沒有坐下來,陶明智從眾多資料中,掏出了一份最關鍵的項目階段性總結報告,“董事長,你看看這份報告!”

  “怎么了?”

  陳金河看到報告,一下子就提起了興趣。

  這段時間青龍銅礦繼續開展,中途陶明智只傳真回來了一份匯報資料,羅列了一些鉆孔的數據,大致意思是項目見礦成果正在擴大,這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青龍銅礦目前已經圈出了一千四百萬噸銅金屬量!”

  陶明智迫不及待的說出成果。

  “多少?”

  正在翻看報告的陳金河,猛然抬頭看向陶明智。

  “一千四百萬噸!”

  陶明智極力的壓制著內心的激動,一字一句的說出這一個數字,“青龍銅礦,是咱們華夏第一個千萬噸級超級銅礦!”

  “真的假的?”

  陳金河愣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可置信的問了一句。

  因為這一次的詳查工作,只過去了兩個多月。

  戰果擴大這么迅速嗎?

  什么時候找礦變得這么高效了?

  “當然是真的,數據很可靠,絕不摻雜任何水分!”

  陶明智拍著胸膛保證,“黔州省地質局幾乎發動了全局的力量,把所有的技術骨干、鉆機、物探設備,全部都用到了青龍銅礦上面!為了趕進度,鉆進都是全天候開動,夜以繼日的干活,沒人退縮!”

  一聽這話,陳金河肅然起敬,“黔州省地質局當真是發揚了地質行業的優良傳統。”

  “董事長,您是沒看到,一個項目,高峰的時候,總人數超過了三百人!”

  陶明智說起項目上的事情,滔滔不絕,“反正我是沒看到這么熱鬧的項目。以前做項目,一二十人差不多了,加上鉆探工人,也就是三五十人。黔州省地質局倒好,兩三百人同時開干,熱火朝天!大家都搶著干活,爭著完成更多的任務!”

  陳金河再次肅然起敬,動情道:“黔州省地質局,一零一地質隊,真的是不怕苦不怕累!他們為了青龍銅礦,付出了這么多,我們紫色礦業要感謝他們!他們這種精神,不禁讓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地質隊生活,當時條件也艱苦,一輛解放牌卡車,載著地質隊的幾十人,到了地方,被人放下來,大家就漫山遍野的跑去找礦,工作真的是非常認真。”

  他抬起頭,看到陶明智等人,同樣感觸良多,“你們也辛苦了。這個時間了,青龍銅礦那邊大雪封山了吧?”

  “是的。”陶明智點頭。

  “項目進入間歇期,你們回到這邊了,好好修整修整,一定要注意身體!”陳金河習慣性的關心了一句,然后低頭繼續翻看手里的報告。

  這份報告只是階段性的總結報告,內容并不多,只有十來頁,卻也把項目的成果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千四百萬噸銅礦儲量!”

  陳金河看到了上面的儲量數據,也看到了報告署名人是李在強。

  在這一瞬間,他才恍然反應過來,這個礦,不簡單!

  “小王!”他喊了一下秘書。

  “董事長。”秘書連忙從隔壁過來。

  “你去把公司幾位董事,還有公司高層叫過來,在我辦公室開會。”

  “快下班了,現在去叫過來嗎?”秘書確認了一遍。

  “對,有緊急事情!”

  不多時,公司所有高層全都聚在了董事長辦公室。

  “一千四百萬噸?”

  姚振宇看著報告內容,忍不住驚叫了出來,“這就是華夏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一個千萬噸級超級銅礦床!咱們紫色礦業,創造了歷史!”

  “之前武礦集團找到屈龍銅礦,坐實儲量三百萬噸,號稱推測出量一千萬噸,都上華夏電視臺了,業內沸反盈天,都在討論。可那個屈龍銅礦,也只是推測儲量,不是真材實料!咱們這個青龍銅礦,才是真真正正的,通過一個個鉆孔數據,計算出來的儲量,具有權威性的準確數據!”

  “這一下,咱們紫色礦業差不多就成了全國銅礦保有儲量數一數二了!這要是宣揚出去,咱們甚至可以挺著腰桿說咱們是全國銅礦企業第一!”

  “這個事情,咱要不要也通知華夏電視臺,過來采訪一下?”

  “之前就沒跟李菲群總監說起青龍銅礦,當時覺得項目還在開展,對于儲量沒有一個準數。現在儲量直接提高到了一千四百萬噸,這么大的礦床,全世界都排的上號!”

  “全世界銅礦排行榜,可以排在前二十了。這要是傳出去,別說是咱們國內礦產行業,外國的礦企可能都想收購咱們公司!”

  “李菲群總監說咱們公司保有儲量不行,沒有可持續發展,潛力不夠。現在青龍銅礦有一個重大成果出來了,這一下潛力夠了吧?”

  大家一時間都激動不已,紛紛抒發內心的感慨。

  陳金河等到大家都說完了,這才慢悠悠道:“別的工作都暫且不談,今天把大家叫過來,主要是有一個事情告訴大家,李在強和李唐都來了,目前就在咱們公司的招待所休息。”

  “能找到青龍銅礦,最大的功勞,必須屬于李唐!”

  “無論如何,咱們都必須好好感謝李唐,好好招待他!”

  “我覺得李唐就是我們的福星!”

  “這個事情,一零一地質隊也是出了不少力,李在強在找礦方面,不愧是老地質專家,靠譜!”

  陳金河看到大家反應激烈,也都明白李唐對于公司的幫助之大,也就沒什么多說的。

  “我已經讓人在省城最好的飯店,定了酒席,今天,咱們必須把李唐和李在強陪好!”

  “到了咱們建安省,必須要讓他們感受到咱們建安省人的熱情!”

  “必須上最生猛的海鮮!”

  “還有最好的好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