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93、一籮筐希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屈龍銅礦預查工作結束了。

  一零一地質隊的技術隊伍,之前已經走了大部分人,只留了幾個人守住最后一個鉆孔。

  現在最后一個鉆孔也終孔了,李在強也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

  李唐打電話給父親了解了他們的計劃,于是跟劉凱盛要了一輛車,自己開車到了貢卡縣。

  在一零一地質隊租住的民居,發現已經是人去樓空,在屈龍銅礦項目最繁忙的時候,這里有二十多個人。

  反倒是李在強、潘月星兩位地質所所長堅守最后一班崗。

  “李唐,好久不見!”潘月星穿著工裝,腳下的解放鞋沾著泥土。

  “他們都回去了,你們兩怎么還在這邊?”李唐看得出來他們剛剛肯定又上山了。

  “沒什么活了,大家就回去了。我跟李所長留在這邊給鉆探隊伍幫一下忙,李所長還在山上幫忙搬鉆桿,你稍等一下,他馬上下來。”潘月星搬了個椅子,又給李唐端了一杯熱水。

  打深孔的鉆機,各種設備都很沉重,又因為路途遙遠,幾乎都是人力搬遷,肯定很麻煩,也有一定的危險。

  李唐知道鉆探隊伍也是黔州省地質局旗下的,他們留下來幫忙倒也能理解。

  等了大半天,總算見到李在強姍姍來遲,衣服上沾滿了各種漆黑的油漬,尤其是兩個肩膀上,有明顯的污漬,顯然用肩膀扛了東西。

  “爸。”李唐有些心疼的遞過去一杯熱水,“怎么搞得這么辛苦?”

  李在強正當口渴,接住杯子一口喝下去,很是舒爽,“請了當地老鄉幫忙搬遷鉆機,我只是搭把手。”

  他看了李唐一眼,奇怪道:“你來這里做什么?”

  “我來看看你。”

  “等到鉆機搬上貨車,我就跟潘月星一道回黔州省了。”

  在房屋對面的馬路上,果然停著幾輛輛黔州省的貨車,看樣子是來把所有鉆機運回黔州省。

  “你們把所有的鉆機都搬回黔州省?”李唐詫異道。

  “周隊長打電話跟我說了,詳查項目估計是沒戲了,今年基本上都沒機會在這邊開展項目。鉆機放在這里不合適,到了冬天,這邊氣溫低,機器容易壞。”

  “你們可以在這邊,或者到省城那邊租個廠房,把機器先放著。”

  “放這里干什么?”李在強疑惑地看著兒子。

  “這邊可能有個項目。”李唐語氣不是很確定。

  “你們公司又在這邊有新項目,多大的項目?”李在強頓時眼前一亮。

  “不是我們公司的項目。”李唐搖了搖頭,“你還記得找你了解屈龍銅礦那個陳金河嗎?”

  “記得。”

  “他有可能在吐蕃省開展銅礦找礦項目,項目還挺大的。而且紫色礦業也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國企,很有信譽,如果能夠拿到項目,你們就不用把鉆機搬回去了。”

  “紫色礦業?”李在強想了想,有些氣餒,“既然是國企,沒點門路,恐怕是拿不到項目。”

  他抬眼看到兒子認真的表情,忽然發現自己忽略了重要一點,“你跟陳金河真是朋友?”

  “算是吧。”李唐今天總是給出不確定的口氣。

  “你能拿到項目?”

  李在強忽然間感覺到巨大的驚喜,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真實。

  自己的兒子才二十一歲,在武礦集團內部有秦建設這一層關系,多少能夠影響一點項目歸屬。

  紫色礦業是另外一家國企,兒子恐怕是沒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夠拿到項目。

  “現在還不確定。”李唐只能這么說,“不過有一定的希望。”

  “希望多大?”

  “大概……一籮筐希望吧。”

  “竹籃打水一場空?等于沒有希望。”李在強失望之余,也是苦笑起來,摸了摸李唐的腦袋,笑道:“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能夠拿到屈龍銅礦的預查項目。五百萬的項目,能讓我們地質局職工的生活好了不少,往年都沒有年底獎勵,去年一人發了幾百塊錢,還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潘月星在一旁笑道:“李唐,你都不知道我們地質隊的人現在都快把你供奉起來了,巴不得給你立個雕像,天天燒香祈禱。單位沒項目,眼巴巴指望著你能夠從武礦集團給我們帶回來點項目。”

  這話雖是開玩笑的語氣,卻也說出了地質隊的窘境。

  “你們聽我的,先把鉆機留在這邊,要不了多久,也就十天半個月左右,紫色礦業那邊就能給我回復。”李唐言語確鑿道。

  “陳金河會聯系你談項目的事情?”李在強很是不可置信。

  “是的。”李唐點頭,“實在不行,租個廠房,先放置一段時間。”

  “這些貨車都是大老遠從黔州省過來,讓他們空車回去?”李在強一時間很糾結,“空車回去,咱們也要支付運費的。”

  “讓貨車先回去吧。”李唐很是確鑿。

  “運費上萬呢!”

  李在強很是心痛,不過聽到兒子堅定地語氣,選擇了相信兒子的判斷,“行吧,我馬上讓車子回去,然后租個地方放置機器。”

  尋找合適的倉庫,搬遷多套鉆機,耗費不少時間。

  與此同時,遠在建安省的紫色礦業,收到李唐寄過來的吐蕃省蓋折縣青龍銅礦可行性研究報告,公司董事會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

  這是公司改制以來,召開的第一次重要事項的決議。

  公司大股東仍然是縣里,縣國資辦委派胡申戊作為董事,參與了會議。

  建安省地質局是公司第二大股東,也有董事席位,到場的是姚振宇。

  除此之外,與會人員基本上都是公司高層,他們都是公司老員工,也都分有股份。

  “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提前發放到各位的手中,想必每一位都已經看了,也都了解了基本情況。”

  陳金河舉起手中另外一份報告,“除了你們看過的青龍銅礦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我還拿到了武礦集團當初成立屈龍銅礦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他把手中的這份報告翻到扉頁,指著上面的一排字,“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兩份報告,都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大家紛紛翻開報告,看向扉頁,果然看到了同一個名字——李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