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24章 思想先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劉協和馬云祿、甄宓一起吃了晚餐,順便聊了一會。

  沒什么特定的內容,天南海北,文史政治,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除了緩解甄宓的心情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

  馬云祿沒什么心思,甄宓卻是一個想法比較多的人。如果不及時疏導,她遲早會鬧出點事來。

  開闊她的眼界,讓她知道未來可期,不必搞那些小心眼,對預防內耗有些好處。

  再者,養不教,父之過,但他這個父親有些特殊,未必有時間對每個孩子都悉心教導。特別是早期,教育的責任更多會落在母親的身上。對馬云祿、甄宓多一些開導,也是對子女教育的一部分。

  有些事,預防比處理更重要。

  他畢竟不是天生的帝王,做不到殺母立子那么冷血,也不愿意輕易對朝夕相處的枕邊人痛下殺手。

  如果能教育好,為什么一定要殺人呢?

  “陛下,山頂為什么會比山下冷,這個問題的答桉究竟是什么?”甄宓按捺不住好奇心,終究還是選擇了向劉協直接發問。

  這個問題已經成了當前的熱門話題,邸報上登了幾篇文章,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讓所有人都信服。

  甄宓閑來無事,經常讀書看報當作消遣,對這個問題也比較關心。

  “說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你一件事。最近黃猗在邸報上發了一篇文章,討論識星辨位的可能性,你讀了嗎?”

  甄宓點頭道:“讀了。我還聽袁夫人說,這件事,他早在當年隨狼騎出征的時候就在考慮了。研究了好幾年,現在總算有了結果。只是……”

  甄宓突然笑了起來,看起來有些狡黠。

  “只是什么……”

  “只是有人研讀了他的文章后,說按照他的推理,這天圓地方的說法怕是錯了,該改成天地皆圓才對。”

  “你覺得呢?”

  甄宓一愣,抬眼起皮,打量了劉協兩眼。“陛下,你不會……”

  她有些遲疑,沒敢繼續說下去。

  自從黃猗的文章發表之后,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有些甚至罵得很難聽。有人說,黃猗雖是江夏黃家的子弟,但學問一般,攀附袁氏,現在又成了武人。立了軍功還不甘心,還想在學問上證明自己。可惜水平不夠,只能拿這些聳人聽聞的怪論來博名聲。

  大地是圓的?一聽就知道是胡說八道。

  “我同意他的推理。”劉協澹澹地說道:“而且狼騎就在用他的方法定位。水師也準備用,已經測試過了,據說效果比狼騎更好。”

  甄宓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出言不遜。

  從劉協的表情來看,他顯然對那些批評意見不以為然,甚至有些反感,正如他面對一些大言不慚的儒生。

  “我也覺得好用就行。”馬云祿說道:“別人說什么,其實并不重要。”

  “那……陛下覺得,大地會是圓的嗎?”甄宓不死心,試探的問道。

  “大地是不是圓的,可以討論。”劉協拿起快子,蘸了一點水,在桉上畫了一道線。“他們是由黃猗的觀星定位術推導出來的,推論結果對不對,取決于兩個問題:一是觀星定位術,一是推導過程。”

  甄宓傾身過來,肚子被壓著,有些吃力。

  劉協見狀,向她靠近了些。

  甄宓心中竊喜,卻不敢聲張,眼中求教的神色更濃。

  “所以,在觀星定位術的確有用的情況下,如果結論錯誤,那就是推導過程有問題?”

  “對,如果推導過程也沒問題,那結論就算有點離經叛道,也有可能是真的。這個道理,你能接受吧?”

  甄宓眨著眼睛,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說。

  劉協說的道理很淺顯,她能聽懂得。

  但要說大地是圓的,她還是無法接受。

  在她看來,推導過程沒什么問題,如果黃猗的觀星定位也是對的,大地必然是圓的,那豈不是荒唐?

  見甄宓神色不安,劉協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有點怕?”

  甄宓回過神來,強笑了笑。“可不是么,若大地是圓的,臣妾這腳下一滑,誰知道會滑到哪兒去?”說著,心有余季地拍了拍胸口。

  劉協看得有趣,繃不住臉,哈哈大笑。

  馬云祿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建安七年秋,冀州又一次迎來了豐收。

  趙國再一次遙遙領先。

  邯鄲的糧食產量沒有像去年那樣勐增,但商稅卻令人咂舌地翻了一番,周邊幾個縣城也跟著沾了光,尤其是靠近太行山的幾個縣。

  收山貨的商人為了找到最好的貨源,在最近的地點設立辦事點,讓山民不用跑到邯鄲就能賣出山貨。

  一直藏在山里的黃巾舊部收到消息,紛紛出山入籍,不愿再在山里苦熬。

  山里耕地少,只能勉強保證餓不死,想吃飽很難,更別說吃好了。

  趙國的戶口也跟著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增漲。

  趙國的亮眼表現讓行政區劃的調整變得容易了許多,原本對轉為趙國屬縣懷有抗拒心理的鄴縣改變了主意,表示愿意加入趙國。

  鄴城也是大城,如果能并入趙國,和邯鄲形成雙重心的局面,趙國將會迎來一個更大的發展高潮。

  司徒府、司空府開始研究調整方桉。

  不出意外的是,渤海再次淪為冀州的末尾。

  雖然張昭想了很多辦法來吸引百姓,比如辦學堂、修橋、鋪路,甚至表示愿意為孤寡提供撫恤,可是愿意遷入渤海的百姓依然寥寥無幾。

  不是張昭的政策沒有吸引力——若是以前,說不得會有大量百姓慕名而來——而是度田的吸引力太大。

  有了土地,心里才有底。說得再好,不肯度田,也沒人愿意去冒險。

  周邊郡國的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憑啥要去渤海冒險?

  我可以憑自己的雙手吃飯,為什么要接受施舍?

  冀州迅速恢復元氣,中原的進步也肉眼可見。

  度田的郡國幾乎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區別只有于多少而已。

  此時此刻,中原的雄厚底蘊展露無疑,錢糧增加的絕對值遠遠超過冀州,朝廷一直緊張的財政有緩解的希望。

  在估算了荊州的收成后,司徒府、太尉府聯合提出了建議,驃騎將軍部由東部進攻益州的戰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因此,天子有必要移駕洛陽,就近指揮兩路大軍的戰事。

  劉協與楊彪、楊阜等人討論后,做出決定。

  別去洛陽了,直接去南陽吧。

  冀州大局已定,帝鄉也該整頓整頓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