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十章 你是個好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方從哲跟著李恩從乾清宮出來,終于松了一口氣,雖然他也知道皇帝對他的奏章有些不滿意,但好歹算是過關了,遂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準備回去再敲打敲打李承蔭。

  兩人在乾清宮門外分開,一人去了司禮監擬朱批用印,一人則回了內閣籌劃調兵及糧草事務。

  回到內閣坐定,家里的小廝上了茶水,輕啜兩口,又閉目養神了片刻,這才招來一名中書舍人,準備起草調兵和糧草的文件。

  方從哲二十三歲中進士,如今已五十多歲,雖身子骨還硬朗,但長久的獨相的生涯,讓他也有些力不從心。

  起初,少了其他閣臣的聒噪,皇帝又不上朝,方從哲權柄一時無限,自己也很享受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欲望,但時間久了,皇帝、六部、地方,所有事都壓在自己身上,精力卻也達不到了,多次請奏陛下增添閣臣,但萬歷都不置可否。

  方從哲知道萬歷皇帝是在跟文官們置氣,但自己夾在中間卻兩頭不討好,文官們認為自己一手遮天、蒙蔽圣聽,而自己的票擬卻也越來越不合圣上的心意。

  而且最近這幾年,朝堂上的事務也越來越多。去歲虎蹲兔剛大舉犯邊,今歲伊始那遼東奴酋便自立為汗,沒幾日,虎蹲兔一部又來寇邊,山東巡撫報轄內多地發生旱情,河南、湖廣的桃花汛眼看著也要到了,各地還屢有小規模的饑民叛亂發生,這大明真是到了多事之秋。

  哎,難啊!

  方從哲嘆了一口長氣,揉了揉眼睛,便又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此次寇邊上了。

  按照以往的規律,這種小規模的寇邊,最多半月便會退了,邊軍和韃子的默契,方從哲自然也知道,可不知這次是怎么了,都二十余日了,那些韃子還在延慶一帶活動,莫非真的有意南下京畿?

  ............................................

  方從哲摸不著頭腦,李承蔭更是壓力山大,皇帝的申飭剛看完,永寧那邊又送來戰報,說韃子又往延慶那邊去了。

  延慶是京師的西北門戶,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坐等敵退的策略看來是泡湯了,李承蔭只得召集眾將商議,這次勢必要出兵了。

  而盧飏此時也有些煩躁,糧食不夠了,今日剛剛殺了一匹馬,雖然他不在乎這三十兩銀子,但有人在乎啊。

  一整天了,盧滿倉便在他耳朵邊不停念叨,說什么餓有什么可怕的,忍忍就過去,三十兩銀子就是三十石糧食,一個人敞開肚皮吃,能吃十年呢。

  所有人都不開心,但總有一些人還是開心的,那些被解救的百姓,這些日子便很開心,沒有糧食吃,那就吃肉吧,明代版的何不食肉糜,讓他們好好過了一會兒嘴癮。

  蒸、煮、涮、烤,各種吃**換著來,似乎將這輩子的肉都吃了,一個個吃的嘴上都起了泡,爭相出去挖野菜好敗敗火。

  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幾日,盧飏又有了新的煩惱,那些韃子人頭開始腐爛了,盡管如今天還很寒,但沒有石灰硝制防止腐爛,人頭還是有變壞的跡象,無奈只得撒點珍貴的食鹽。

  盧飏每日都會和升叔出去探查,但也不摸不準這韃子啥時候才能退卻。

  不過這一切終有結束的時候,當宣府和薊鎮的明軍聚集在居庸關成關門打狗之勢時,韃子還是退去了。

  也不知是哪里開始傳韃子退兵的消息,起初是山里的百姓開始陸續冒頭,到后來便是山路上多了一些回家的百姓,打聽一二,便道是永寧衛的軍卒說的,韃子已經從永寧這邊退了。

  盧飏素來謹慎,這永寧衛說的話,更是不敢太過相信,畢竟一群連衛城都沒出的**,誰知道究竟有沒有看清,況且他手里還有韃子人頭,若是被抓住,連去草原做奴隸的機會也沒有。

  于是又過了幾日,等到回村里探查升叔帶回韃子退卻的消息后,盧飏這才放下心來。

  終于到了離別的日子。是夜,盧飏將剩余的馬肉全都一鍋燴了,又拿出從韃子那里繳獲的米酒,眾人好好狂歡了一番。

  所有人都來找盧飏敬酒,盧飏今歲只有十五,只得偷偷將酒換成了水,水喝多了,便有些肚脹,尿遁歸來,卻見一清麗身影在山坡上徘徊,月光灑在身上,泛著銀白色的熒光。

  那個提刀砍人的女子,那個騎馬的女子,那個有些孤傲的女子,那個識文斷字的女子,那個大家閨秀般的女子......那個被凌辱過的女子。

  踏著月光,盧飏走上前去,他知道這女子在想何事,想要勸慰兩句,但又不知如何開口,清咳兩聲,便又沉默。

  這該死的封建禮教,男人擋不住韃子,卻指責女人失了貞潔,這世道。

  “那個,你沒事吧?”

  琢磨半日,盧飏終于開口了。

  女子轉身笑笑,沒有搭話,轉而看向那月亮。

  “這月色可真美啊,想必那月宮之上嫦娥仙子也是這般的圣潔美麗吧。”

  盧飏很想說那月亮之上沒有月宮,沒有嫦娥仙子,只有光禿禿的丑陋環形山,但轉念一想,這是古代,遂閉了嘴巴。盧飏知道這女子在想什么,便又道。

  “有的人的圣潔是在身體,有的人的圣潔卻在心里,想必那嫦娥仙子更喜歡心里圣潔的。”

  女子一愣,默然不語,許久才道:“你是個好人。”

  盧飏聞言,覺得這話有些刺耳,但轉念一想,這是古代,好人梗還沒有被玩壞,別人說你是好人那便真是好人,笑笑便也欣然接受了。

  救了二十多條人命,還管吃管住,頓頓吃肉,能不是好人嘛。

  “我訂婚了。”

  盧飏正在消化那句好人,這女子忽又蹦出這么一句,讓盧飏頓感這好人梗是不是在古代也流行。

  “夫君是個舉人,家里書香門第,這次回去得給家里丟臉了。”

  盧飏看看女子,又順著那女子的目光看向那月亮,一時語塞,半珦才道。

  “總會有好人來娶你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