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八章 遷都——大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棣在下西洋艦隊當中又增添了數百個錦衣衛,目的就是偵查建文帝朱允炆的情報。

  至于說其他的行動,朱棣暫時還沒有展開。

  畢竟西洋路途遙遠,一來一往的成本太高。

  朱棣現在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朱瞻基大婚的事情上了。

  永樂十八年六月。

  朱棣正式遷都順天府,以順天府為京城也就是北京應天府為南京。

  大明帝國兩京十八省十都司全部向朱棣上折子,表示此番遷都乃是利國利民的舉措。

  中央各部門倒是頗有意見,南京的勛貴們似乎也整日湊在一起不知道在商議著什么。

  不過在朱棣的強大威懾下,這些家伙全都閉嘴跟著朱棣去了北京。

  剩下的事情,就是國朝之皇太孫大婚了。

  朱棣為了給朱瞻基慶婚,把朱瞻基所有的老部下全都給叫來了。

  本就在北京的親軍六衛的軍官自然是不必說,山西的陸鳳倫、山西的周鶴春、吉林的術虎權、蘭芳的陳天術、呂宋的崔洛晴一個都沒有落下。

  太孫系人馬匯聚一堂,場面十分的熱絡。

  “也先將軍!寧陽侯!來來來,喝酒喝酒!”

  周鶴春一看見也先和陳懋,就像是狗皮膏藥一般的粘了上去。畢竟這里除了也先喝陳懋以外,其余人等他都聊不來。畢竟大家都是武勛,跟周鶴春這個文人哪里有什么話題可聊?

  朱高熾屬下倒全部都是文官,但是人家還沒來啊。

  “周大布政使氣色如此的春風滿面,看來是在山西做的不錯嘍?”

  也先摟著周鶴春,一臉卑鄙的笑了笑。

  “媽了個巴子的,也先兄弟你可別提了。前兩天那趙王殿下去山西采購軍糧,可給我們一頓臉子看。”

  陸鳳倫接過話茬子,十分憤怒的罵了朱高煦一句。

  “老陸你也別那么大的氣了,當年咱家那小爺在山西怎么忽悠趙王殿下的你忘了?

  那趙王殿下對你我使臉色很正常,反正他也不能把咱們怎么樣忍忍就算了。”

  周鶴春倒是無所謂的樣子,反過來還勸導了一番陸鳳倫。

  “諸位快看看,咱們的朵羅泰都督來了!”

  術虎權本正在與徐景昌喝酒,忽然之間就看見了姍姍來遲的朵羅泰。而朵羅泰的身后,居然跟著的是朱瞻壑與塔娜。

  “阿兄你怎么都不來城門口接我,害的我跟二殿下都走錯路了!”

  塔娜一進來就拍了拍也先,嘴里嘟囔著也先的不是。

  朱瞻壑與塔娜本以為朱瞻基回從東宮太子府出發去接親,結果到了東宮一問才知道朱瞻基是要從親軍駐地出發前去接親。

  “阿兄?”陸鳳倫驚訝了,他自然是知道塔娜乃是朱瞻壑的正妻。只不過他不知道塔娜原來是也先的妹妹,所以說才會如此失態。

  “不對啊,也先兄弟你可是太孫殿下的絕對心腹。你的妹子怎么可以嫁給二殿下,還能成為二殿下的正妻呢?”

  “老陸你這就少見多怪了,二殿下也是咱們太孫系的重要成員。把本將軍的妹子嫁給她,也是太孫殿下的想法哦。而且別看我們兄妹都是蒙古人,但是我們的額吉......母親可是漢人呢。

  這樣的血統,塔娜也足夠成為二殿下的正妻了。”

  也先解釋了一番,而后像是要略過這個話題似的說了句“聽說陛下為了太孫殿下的家宅安寧,特意將兩個太孫嬪的制度給改成了四個。”

  “上位這不是怕烏蘭姑娘與鳳蕓姑娘有意見,太孫殿下不好處理嘛。”

  陳懋配合著也先吐槽了一句,果然讓眾人把注意力都引到了冊封一事的上面。

  “賀云功呢?怎地沒見他過來喝酒?”

  “這家伙好像去帶人接親了,還有楊學士(楊士奇)也跟著他一起去了。”

  “對了,大哥為何要在親軍駐地舉辦婚禮啊?”

  “婚禮還是要在東宮舉辦的,只不過咱們的駐地離郊外的祭祀典禮之地很近。畢竟太孫殿下結婚必須要先祭拜先皇,等這邊的事情結束了才能返回東宮舉辦婚禮呢。”

  “看時間咱們也該出發了,太孫殿下與宗親勛貴們都已經在那邊等著了。”

  張輔瞅了一眼太陽,便招呼眾人向外走去。

  親軍的所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都要前去,還有三百護衛團精銳、六衛軍中各自挑選的一百名儀仗隊也要一起前往。一幫子人呼呼啦啦的,不多時就來到了郊外的祭祀殿。

  朱瞻基率領的數百名宗室和勛貴,都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而就在張輔等人到了之后不久,朱棣帶著朱高熾也來到了此地。

  “楊士奇與賀連成到哪里了?”

  “回上位的話,楊學士與賀將軍已經接到了太孫妃正在來的路上。”

  因為此番朱瞻基的婚禮,只有正妻孫麗柔才能參與祭祀先皇的典禮。其他的幾個姑娘,現在都等在東宮當中陪著徐皇后與太子妃張氏。她們冊封太孫嬪的詔書,要等婚禮結束才能發下來。而且嬪乃是妾室,是沒有什么儀式的。

  當然了,李蕙玉是不可能老老實實的待在東宮的。這丫頭混在護衛團當中,一直跟著朱瞻基的身邊。

  朱棣見狀也只是略微一笑,沒有讓人把李蕙玉給送回去。

  “上位您看,這賀將軍他們回來了!”

  朱棣聞言望去,卻見賀連成與楊士奇帶著孫麗柔正向這邊走來。

  “開始祭祀先皇吧!”

  朱棣直接讓人把朱瞻基和孫麗柔領到了各自的位置,而后便下令奏樂焚香祭祀先皇。

  “皇考在上,兒臣朱棣借皇太孫朱瞻基之大婚特此祭祀大人:

  皇太孫瞻基,聰慧過人、少有囊括四海之志。近年以降,隨兒臣北征韃靼、東討女真、西平衛藏、南渡重洋。以英明之才、勇武之略,定四方叛亂、拓帝國疆土。

  今日瞻基大婚,兒臣甚欣喜之。于此告慰皇考,望皇考周知。”

  “皇祖在上,皇孫朱高熾恭謹問禮:

  皇太孫瞻基,恪盡職守、力行改革求強之術。永樂以間,隨父皇開海易策、更制宗藩、革新律例、交通各方。以博睿之志、善德之韜,開府庫之源、節國家之流。

  今日瞻基大婚,皇孫甚欣喜之。于此告慰皇祖,望皇祖周知。”

  在一通流程走完之后,朱棣便帶著眾人回到了皇宮。

  婚禮六禮,就要在這里完成了。

  孫麗柔之父邸報司郎中孫忠與周王朱橚世子、宗正朱有燉互換姻帖,婚禮的儀式便可以開始進行了。

  說起這朱有燉為何可以代替太子朱高熾與孫忠換帖,其中還是大有學問的。

  雖說朱瞻基與孫麗柔結婚,朱高熾與孫忠就成了親家。但是畢竟君臣有別,孫忠怎么可以跟朱高熾平起平坐呢?

  這樣一來代表朱家皇室換帖的,就要是宗正、周王朱橚了。可是周王朱橚跟朱棣是一輩的長輩,要是讓他屈尊出來可不合適。于是乎周王世子朱有燉就被朱棣抓了包,臨時擔任宗正的角色來與孫忠換帖。

  孫麗柔一身的鳳冠霞帔,頭上頂著大紅的蓋頭。聽見禮儀官叫嚷著婚禮開始的聲音,孫麗柔心中滿滿的都是激動之情。

  “皇太孫加冠!”

  這婚禮的第一步,還不是領著新娘子跨火盆而是要給朱瞻基行冠禮。

  朱棣走到朱高熾身前,將一旁托盤中的冠遞給了朱高熾說道“太子這加冠是你去還是朕去?”

  “父皇您來就行,畢竟您是基兒的祖父大人!”

  朱棣滿意的看了朱高熾一眼,而后走到朱瞻基的面前為朱瞻基帶上了冠冕。

  一套流程走完之后,就是要朱瞻基帶著孫麗柔祭拜天地祖宗、參拜宗親長輩了。

  朱瞻基在禮儀官的指導下,在特定的香爐上焚香跪拜。一來向天地求保佑婚姻吉祥,二來告慰祖宗娶親的消息。

  “先跨火盆,然后再進來奉茶!”

  朱瞻基與孫麗柔剛起來禮儀官小聲的提醒了一句,朱瞻基聞言也是立馬拉起孫麗柔的手邁過了面前的火盆。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跨過火盆進入中堂之后,朱瞻基與孫麗柔又一次行禮以尊諸位宗親長輩。

  “奉茶!”

  禮儀官端來兩杯茶水,朱瞻基和孫麗柔一人端起一杯向朱棣與徐皇后奉茶。

  “基兒這也是成婚了,本宮心中的一塊石頭算是可以落地了。”

  徐皇后笑吟吟的喝下那杯茶水,而后命人給孫麗柔送上回禮。

  一串和田玉珠子。

  禮儀官見朱棣與徐皇后都喝完了之后,便又端出兩杯茶來讓朱瞻基與孫麗柔奉茶。

  這回奉茶的對象是朱高熾與太子妃張氏夫妻,張氏迫不及待的喝下茶水也是拿出來一個蜜蠟鏈子給了孫麗柔。

  “送入洞房!飲合巹酒!”

  禮儀官將孫麗柔送入東宮的內殿,又擺上一對串好的葫蘆。在里面倒上酒之后,便恭敬的離開了。

  “太孫殿下您先去里面為太孫妃娘娘掀蓋頭、飲合巹酒,喝完之后就出來。千萬不要耽誤太多時間,這些宗親長輩都還等著您呢。”

  畢竟這些宗親勛貴們,都等著跟朱瞻基喝酒呢。

  朱瞻基點了點頭,而后便迫不及待的進入了內殿。

  朱瞻基走到孫麗柔面前跪坐下,沒有多說話直接就先開了孫麗柔的蓋頭。

  “郎君你怎地都不說兩三句的情話,直接就掀蓋頭讓妾很難堪呀!”

  孫麗柔氣鼓鼓的瞪了朱瞻基一眼,話語中都是嬌羞的情調。

  “嘿嘿,你我夫妻都認識好幾年了還需要說什么情話?

  此番正式結親,孤也不打算說什么惡心心的情話了。最好的情話,就是陪你一輩子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