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七十九章圍爐夜話炫才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陳秋白告訴林多聞,如今這件事已經答應了,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袁麗華也前去觀戰,若是這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也可以讓袁麗華出手,防止意外發生。

  林多聞點點頭,于是有去找袁麗華說了這件事,袁麗華聽了之后,想了想告訴林多聞,自己還是待在這里比較好,樂瓊那里,林多聞就不用多擔心了,以樂瓊的武功,如今能夠勝過他的不多了。

  林多聞點點頭,這時候有人來邀請,林多聞看了一下拜帖,原來是曹錫熊帶著一群文人來帶這里,準備興一個文會,讓林多聞前去參與。

  林多聞覺得自己虧欠曹家的,因此他也答應了。

  當天晚上,林多聞前去文會的所在,這晚上舉辦文會,多是圍爐夜話而已,林多聞到是不擔心什么事情。

  林多聞到了之后,發現一群文人之中,竟然有一個道士,這個道士姓劉,曹錫熊介紹這個道士能夠夜游地府,屢屢應驗。林多聞聽了之后,倒是好奇。

  眾人坐下之后,喝了幾杯之后,劉道士就閉上了眼睛,眾人不敢打擾,只能在那里靜靜等待,等了良久,這位劉道士才在睜開眼睛,看了看林多聞,欲言又止。

  林多聞見到這個情況,于是告訴劉道士說:“你見到了什么,盡管說就是了。”

  “小老兒見到林文正公,不,是林文正公招我而去,他讓我轉告小伯爺,日后這林府就要依靠你了。”

  聽到這話,林多聞也是有一些不詳,若真是林泉九泉之下有靈,交代的話也是讓自己哥哥繼承這他的事業,而不是自己。林多聞詢問道人:“先父可曾說了我大哥的事情?”

  “文正公告訴貧道,信文伯將永遠留在京城了。”

  道人說道這里,林多聞看著他好像沒有說完,于是說:“是嗎?還有其他嗎?”

  道人請林多聞恕罪之后,得到林多聞的許可,才繼續說:“文正公告訴我,只有信武伯才能頤養終年。”

  這話說的很委婉了,意思就是林紹聞不能壽終正寢。

  林多聞聽了之后,臉色自然很難看,這時候曹錫熊不滿地說:“你這道人,怕是喝多了,才會說這些胡話,信文伯,信武伯兩人都是福祿雙全的人,怎么可能只能有信武伯才會頤養天年呢?”

  劉道士沒有反駁,說可能是自己真的喝多了,所以說了這些酒話,還請林多聞不要見諒。

  這時候外面仆人走了進來,告訴曹錫熊,有一個讀書人聽說這里有一個文會,想來參與。

  曹錫熊經過陳士弘那一次搗亂之后,也就是杯弓蛇影了,不愿意外人來參合。

  而林多聞卻讓這人進來,這人進來之后,對著四周行禮說:“小生宣基,拜見諸位。”

  雙方也回禮,宣基坐下之后,見到劉道士一個道人在這里,于是詢問起來,一人說了之后,宣基笑著說:“原來是這樣,我倒是也知道這么一個故事。”

  “什么故事?”有人詢問說。

  宣基笑著說:“那是在陳朝的時候,當時才開科舉,以八股取士,當時也有一個蕭道士,能夠游歷地府,這位蕭道士一次文會上夜游地府,醒來之后,告訴眾人何晚村不久之后,一定會有事情。當時眾人吃驚,心想何晚村都死了有三十年了,怎么會有事情發生。”

  眾人也被宣基這個故事給勾起了興趣,但是宣基不說下去了,這按照規矩的話,自然是有人給宣基敬酒了。等這些人敬酒之后,宣基才繼續說:“那個蕭道士解釋說,自己在地府恰好遇到了鬼差壓著何晚村路過,上面寫著時文鬼何道良,圣學不明,謗佛太過。”

  眾人聽到這里,都有憤慨,這何晚村是時文第一位大家,他的時文選集到現在還是讀書士子必讀的,大家對何晚村自然有一種尊師之感。

  宣基看著眾人憤憤不平的神情,告訴他們,當時那些士子也是那樣想的,但是最后果然因為獻書案,何晚村被開棺受刑了。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獻書案是陳朝少有的大案,起因是一個人讀書士子獻上自己的書,是十三經新注,這本書到底是怎么樣的,現在是看不到的,但是這書根據史書記載,大乖于圣賢之道,暗誹陳帝,因此這書就被禁毀,相關人員也受刑了。

  何晚村也是因此比連累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史書說這人是何晚村的弟子。當然很多人考證不是,眾說紛紜,這時間一久,大家就更不清楚了。

  宣基說到這里,笑著說:“這獻書案的事情,這些年來,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但是我倒是知道一個故事,這何晚村到底是因為什么事情而被連累。”

  眾人也來興趣,看著宣基,宣基笑著說:“諸位,可還知道何晚村的詠美人二十二首?”

  眾人點點頭,宣基繼續說:“這就是何晚村倒霉的地方,這二十二首詩,事關陳惠帝,也是當時陳文帝的父親。”

  大家興致勃勃看著宣基,宣基又這里停下來,眾人于是敬酒,宣基喝了之后,這繼續說起來:“這陳惠帝和董貴妃的事情,大家都多少有一些耳聞吧。”

  大家點點頭,不過宣基繼續講了起來,這陳惠帝一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是皇后娘家的,不過死的早,第二位是皇后的表妹,最后被廢,第三位就是陳文帝的母親,也就是董貴妃。

  這位董貴妃是當時董丞相的女兒,送到了宮中當貴妃,董貴妃最受惠帝喜愛,在董貴妃生了孩子之后,就將原來的皇后以失德給廢了。

  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群臣也勸說過,但是沒有用,這太子的話,他們倒是可以用國本的名義去爭,但是這廢立皇后,是皇帝私人的事情,他們爭也爭不得什么。

  后來董貴妃生了一對雙胞胎,比較大的那個不幸早夭,這給董貴妃打擊很大,因此董貴妃就此長病不起,一年之后,也就嗚呼哀哉了。在董貴妃死了之后,惠帝也不久之后就駕崩了,大家都說這是夫妻情深,自古以來的帝王,惟有如此專情的。”

  宣基說道這里,繼續說:“當然若是事情就這樣,何晚村就不會惹來殺生之禍,但是這董貴妃不是董丞相之女,而是有過丈夫的人,而且他的丈夫,還是著名的陳處四才子。”

  宣基繼續說起來,說這一位董貴妃本是豐城人士,在畫船上為生,后來唐才子將這美人娶走了。這也算是運氣不好,恰好遇到一位官員是豐城的,對唐才子有嫉妒之心,因此找了一個借口,將唐才子給抓起來,等唐才子放出來之后,他妻子就病逝了。

  這自然不是病逝了,而是被官員送到當時一個將軍手中,可惜那位將軍無福消受,就被抄家了,后來這位美人就送到宮中,也算是運氣好,伺候皇太后。

  惠帝便是在皇太后身邊見到了這一位美人,于是想要迎娶,但是這樣的人,若是嫁入宮中,豈不是讓人笑話,于是董丞相就多了一個女兒,而宮中就多了一個貴妃。

  宣基說道這里,見到諸位不相信的樣子,將那二十二首詩開始一一講解起來,眾人原來是沒有想到,但是聽宣基這么一講解,好像是真的有這么回事。

  宣基說何晚村和唐才子是好友,這位唐才子想必是知道了一些消息,告訴何晚村,何晚村才寫了這二十二首詩,希望能夠將這件事傳遞下去。

  一個人聽了之后,對著宣基說:“但是閣下,這種宮闈之事,那人非是有官職在身,如何能夠知道?”

  宣基早就有了準備,告訴那人,當時有一個官員姓方,是唐才子的好友,這位姓方的在詹事府,打聽之下,知道這種事情也很正常。

  宣基舉了各種證據,眾人雖然都沒有看過這些書,但是心想這宣基不會是來騙自己的,于是都相信了。

  眾人對于宣基的廣博十分佩服,接下來宣基繼續說起來,他有意炫耀自己的廣博,在場的又沒有什么高明之士,除了驚嘆之外,就是敬酒。

  一夜很快就過去了,眾人也告辭,各自回去休息。

  林多聞休息到下午的時候,有人送來一張拜帖,林多聞一看是宣基,于是立馬讓仆人請他進來。

  宣基進來之后,對著林多聞行禮,說冒昧拜訪,多情贖罪。

  林多聞說像宣基這樣的廣博之士,能來拜訪自己,是自己的榮幸。

  宣基和林多聞互相夸獎了對方幾句,接下來宣基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信武伯,豈是我這一次前來,是想向弘文縣主提親的。”

  這話太過直接了當,讓林多聞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是,宣基詢問林多聞是否嫌棄自己沒有功名在身,若是真的功名,自己倒是可以考取一個狀元,然后親自來提親。

  林多聞連說不是這個問題,以宣基的才學,有一個出身不是什么難事。

  請:m.lvse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