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三十九章一封朝奏九重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孔理央阻止了戈廣牧,現在前去已經晚了,既然這人能夠得到這藏劍圖,想必是天意如此,戈廣牧如今不如順天意而行。

  戈廣牧點點頭,不在多說什么。

  在奎光六年正月初三,戈廣牧參加了葉時熙的婚禮。

  葉時熙的父母都沒有前來,葉復忙著鬼方的事情,至于樂瑤要協助自己的夫君,于是也沒有前來。

  這一次前來的是葉璜,葉璜是五年臘月來到的。為什么這么遲,也是因為葉時熙不愿意早日結婚,刻意將婚期延期到這個時候。

  至于陳菁菁倒是早就到了,陪伴著唐錦。

  陳菁菁也收到了林紹聞的信,對于陳秋水的婚事,她心中不是很滿意,這第一是陳秋水嫁給林紹聞,不能當正妻,平妻雖然也是妻子,但卻只能稱作如夫人。第二就是陳秋水和林紹聞年齡相差有點大,雖然不至于一樹梨花壓海棠,但是也讓人感覺到有一些不妥。

  不過畢竟一個是自己的侄女,一個是自己的親兒子,這婚事她還是要親自前去的。

  陳菁菁等婚禮結束之后,才準備前去南都。

  初三的婚禮并不怎么隆重,畢竟葉時熙也沒有多少錢。

  飲合巹酒的時候,葉時熙看著唐錦穿戴的金銀首飾都是林家那邊出的,未免心中一酸。

  他對著唐錦說:“阿錦,今天真是委屈你了。”

  “能夠嫁給葉大哥你,是我的福氣。葉大哥說來也不怕你笑話,我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你。本來你應該找一個大家閨秀的,如今娶了我這么一個只知道舞刀弄劍的野丫頭,才是委屈你了。”

  葉時熙說沒有那樣的事情,而且虞朝最為注重門第,自己這樣的人,也不配娶大家閨秀。

  葉時熙這是有感而發,說完之后,才發覺自己失言,他也解釋起來,如今楚繼善是京兆尹,而陳士弘也當上了南都的京兆尹,也就只有他一個人現在還是一個府丞。

  雖然府丞也不算小官了,但是和其他兩人比起來,府丞真是芝麻綠豆了。

  唐錦安慰葉時熙,說葉時熙不用擔心這些,圣人是圣明的,遲早會發現葉時熙的才干,然后提拔葉時熙的。

  葉時熙搖搖頭,感嘆自己的脾氣不好,圣人不喜歡,又不是勛貴之后,運氣好,這一輩子能夠在府丞上干到致仕,若是運氣不好的話,或許幾年之后就丟官了。

  “這大喜的日子,我在說什么,讓你見笑了。”

  葉時熙不愿意繼續說下去,唐錦握住葉時熙的手,對著葉時熙說:“葉大哥,你肯和我說這些,我是很高興,你沒有當我是外人,我巴不得你多說一些,就算我不如秋水那么聰明,為你排憂解難,但聽你說這些,你也可以開心一點,不是嗎?”

  葉時熙點點頭,繼續將自己肚子之中的苦水說了出來,說如今的知府衙門之中,能夠辦實事的沒有幾人,大多數要不就是滑吏,要不就是素位尸餐。

  圣人讓印刷《四民備要》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些書就算發下去了,又有幾個勛貴愿意看呢?對于勛貴來說,不是經書太過復雜了,而是他們根本沒有必要去看。否則像是什么馬經,斗雞要術這些生僻的書,他們怎么會看的下去。

  “但是葉大哥,就算有一個人愿意去看,到時候學到了知識,用到了治下,不也是很好的。而且就算勛貴不用,對于四民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嗎?”

  葉時熙說是一件好事,他只是不甘心,圣人一番心血就這么被糟蹋了。

  葉時熙認為,察舉倒是沒有什么,但是察舉不能就任由勛貴舉薦,不做考核,而且如今四民備要已經頒布了,察舉的話,就算用明經的方式來考核,也不現在好。

  唐錦建議葉時熙既然有這個法子,不如寫一封奏疏上奏給圣人。葉時熙想了想,拍了拍自己額頭,說自己的確糊涂了,忘記這一件事。

  葉時熙自然不是忘了,而是心中有擔心,這一封奏疏上去,他要得罪不少勛貴,可能會有危險,所以他沒有決斷,但是唐錦這么一說,葉時熙就做出了決斷了。

  接下來,葉時熙將自己的想要上奏的都說了出來,唐錦也讓外面伺候的丫鬟送來紙筆,親自為葉時熙研磨,葉時熙文不加點,寫了《上奉天承命圣人十疏》,這一封奏疏之中,葉時熙提了十點建議,大部分是針對勛貴而做。

  寫好之后,葉時熙只感覺暢快,這才有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覺。

  他心中開心了,看著紅妝的唐錦,真是燈下美人,美艷不可方物。

  一夜無話,第二天,上茶之后,葉璜也找了葉時熙,和葉時熙談論一件事。

  這件事是關于楚繼善的事情,楚繼善如今還沒有成婚,葉璜自然心中憂急,希望葉時熙也寫信勸說葉繼善,朝政要辦,但是自己的婚姻也要召集起來。

  葉時熙說楚繼善是一個才子,自然眼界高,一般女子難以入法眼,這件事不用著急。

  葉璜也希望葉時熙幫忙在西京城幫忙尋找,這西京城乃是十一朝古都,才女不少。

  葉時熙說自己會幫忙的,他也請葉璜留下,自己好盡盡孝道。

  葉璜沒有反對,說自己隔幾天也準備前去南都,見見自己的女兒。

  葉時熙于是寫了一封信,希望葉璜能交給陳士弘。

  至于為什么寫著一封信,是葉時熙心中沒有底,這一封奏疏上去,輕則自己罷官,重的話,可能緹騎到來,捉拿他回京。

  進入天牢,他倒是不害怕,他只怕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實現,所以他要寫出來,給陳士弘,讓陳士弘趁著在南都的時候,有機會能夠告訴大皇子,等到大皇子御極之后,按照這個來。

  信寫好之后,葉時熙嘆了一口氣,唐錦正巧端著早膳到來,詢問葉時熙為什么嘆氣。

  葉時熙沒有說,只是接過,用起早膳來。

  這一封奏疏倒是快,正月十五就被圣人看到了。

  圣人看完之后,沒有放下,也沒有在看,這讓一邊的太監很為難。

  這秉筆太監的職責的披紅分為三類,一是知道了,這類奏章基本就是治下無事,礙于虞朝三月一奏的制度而上疏的,這類奏章也是大頭,圣人也不想多批閱,直接讓執筆太監來批就是了。

  二是議奏,這個就是圣人吃不準情況,多是請求賑災,或者興修水利,要錢財的,這個議奏就要發還給四妃三司六卿,讓他們議論說好寫奏章上來,

  三便是該府知道,那就是分別到六官府來處理,天官府的事情,天官府自己處理,無需在上奏。

  這三類奏章就占了大多數,圣人也少了一些政務處理,也不用太過勞累。

  當然圣人若是想要自己批閱的話,就會來回看上幾次,然后要過朱筆,親自批閱。

  如今秉筆太監見圣人又不要筆,也不發回,于是就很為難了。

  圣人過了大概一刻鐘,用手指甲在上面畫了兩下,這就是議奏的意思。

  因此秉筆太監接過,在上面寫了之后,有專門的內臣分類,然后送去文妃那里。

  文妃查找了一下,這一封奏疏是她遞上去的,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才送上圣人那里,讓圣人裁斷。

  文妃到了勤政閣,讓人請來其他三妃,然后還有三司六卿。

  這幾位都在禁宮之中辦事,到也不是不遠,眾人到了之后,輪流看了這一封奏疏。

  看著這一封奏疏,眾人臉色各異,等所有人看完之后,文妃先詢問如何看。

  眾人都沒有說話,只是雅妃詢問圣人的意思是什么。

  文妃說圣人的意思就是議奏兩個字,如今他們也只能安好圣人的意思來議論。

  這時候大司民開口說:“就這一封奏疏來說,上奏之人太過狂悖,一個小小的府丞,既然妄議朝政,這先例不可開。”

  文妃也詢問大司民,既然這樣,那么應該怎么辦。

  大司民說應該駁回,呵斥一番就是了。至于免官論罪,又太過了。

  眾人聽聞之后,心想大司民不愧是老油條了,這處置基本等于沒有處置。

  大冢宰開口說:“既然圣人讓我們議奏,想必是這奏疏之中有可取的之處,我們若是就這么駁斥回去,到時候只怕圣人會在此駁回,讓我們在議。”

  雅妃詢問大冢宰,這可取之處有哪幾條。

  大冢宰指出了三條,一條是敬老,一條是勸耕,一條是觀風使無作為。

  這三條都不涉及勛貴,眾人點點頭,于是就聯合商議起來,然后在此遞給圣人。

  圣人看了之后,感嘆說:“果然如同朕所預料,葉時熙呀葉時熙,朕就算要幫你,但是朕也無能為力。”

  于是圣人批了一個準奏,最后朱批了一句,你為難,朕也難。

  這一封奏疏也就這么結束了,不過第二天就有言官彈劾葉時熙,說他作為一個外官,不上奏治下的事情,而是上疏內廷之事,是為越權,若是此例一開,只怕內外無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