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九章先來無事話禮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唐錦也還禮,陳菁菁也介紹說:“這是你三弟,他這個人,雖然才學比不上你父親,但心地不錯。若是日后他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還請你這個當姐姐的多多包涵。”

  唐錦連說不敢,自己一直生活在西戎,對于中原禮節還是不太明白,所以還請大家見諒。

  關于這個,陳菁菁笑著告訴唐錦,這倒是沒有什么,如今她可以向曹池鳳請教。

  唐錦詢問曹池鳳是誰,陳菁菁笑著看著林多聞,告訴唐錦:“這曹姑娘是誰,還要問你三弟了。”

  林多聞臉紅著解釋,是這滄海府有名的才女。

  唐錦點點頭,沒有多談。接下來袁麗華帶著唐錦到了秀樓,秀樓之上,陳秋水正愁眉苦臉的看著窗外,手里拿著不知道從哪里取下來的劍穗,無心的揮動著。

  唐錦的到來,讓陳秋水如蒙大赦,連忙走過來,嘰嘰喳喳詢問唐錦的問題,袁麗華告訴陳秋水,這是新來的一位姐姐,至于身份,等到年后,她們就知道了。

  袁麗華也說了,希望曹池鳳能夠教唐陳人二人禮儀,倒也不是一定要將兩人培養成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日常的一些禮節就可以。

  陳秋水搖頭說:“這個就不用曹姐姐教授了,我可是明白的。”

  袁麗華對著陳秋水說:“秋水,你姑母也是讓你收心,若是你這表現乖乖的,那么到時候,你姑母也會允許你去飛云山也說不定。”

  陳秋水點點頭,勉強答應下來了。

  袁麗華說自己也就不打擾了,于是唐錦和陳秋水坐下,開始講解起來。

  首先她先說了,這女子和男子不同,除了正坐時候,用肅拜之外,大多時候不用下跪行跪拜禮的。這是三代到如今也是如此,至于為什么,陳太祖詢問過自己的丞相,為什么男子要行跪禮而婦人不用,這位丞相當時啞口無言,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向父母公婆還有皇帝皇后行禮就要跪拜。

  這公婆也是初次拜見的時候,才會跪拜。至于面見圣人和元妃的跪拜,曹池鳳也就只是提了一下。

  面見元妃跪拜也是兩個大節,元旦和冬至,后宮諸妃和命婦要去向元妃慶賀。

  流程大概是妃子先跪下,貴妃致祝賀詞,這說完之后,眾位妃子俯伏,接著就是公主郡主這些人如同之前一樣行禮,接下來就是元妃讓命婦覲見,這命婦才在司禮的引導下,進入大殿,行跪拜禮。

  當然像是進入公堂和祠堂,那也是跪拜,除此之外就是萬福便可以了。

  陳秋水笑著說:“這倒是簡單,不過他們男子,想必沒有這么簡單吧。”

  曹池鳳說是,男子分為兩種,一種站立禮,一種是跪拜禮。

  先說這站立禮,這禮有拱手,作揖,長揖,打躬這幾種。

  這四種都是一手半握,另一只手攏在其上。

  “這不就是抱拳嗎?”陳秋水笑著說,曹池鳳點點頭。

  說著是這個拱手禮,就是雙腿站直,雙手抱拳微拱就算成了。

  這時候陳秋水補充說:“我們這些江湖人切磋的時候,有不同的規矩,這要是左手抱著右手,是讓他先出招,若是右手抱著左手,就是自己要先出手了。”

  曹池鳳點點說,這個理解最輕,基本是意思一下,一般是萍水相逢,這要是問路,就用這個拱手禮。

  不過這理解也是可以用在尊者上面,這卑者行禮,尊者若是不還禮,會讓人不悅,按照《大虞寶誥》上記載,若是各衙門下屬官員平日常參見上司長官,作揖禮。上司只用拱手就算還禮了。

  這作揖禮就是常見的禮節,這雙手抱拳之后再按下去,然后低頭,身子微微前屈。

  作揖禮是朋友在街上相見,或者是客人到來,雙方地位平等的時候用的。因為這個禮節又不是很重,也不是很輕,所以頻繁使用。

  說到這里,曹池鳳告訴他們一個笑話,這官場的宴會上,只要讓座,敬酒都要作揖。簡單來說,這主人為一個客人倒了酒,然后客人就應該站起來作揖,而主人只能放下酒瓶,也要作揖還禮。等喝了酒之后,他要回敬,那么自然又是作揖,雙方行禮完畢之后,這客人還要對著眾人說著有僭,作揖行禮。眾人又要起身,作揖還禮。

  陳秋水聽了之后,也顧不得什么笑不露齒,狂笑說:“真是有趣,那么這一個宴會,大家都作揖就是了。”

  曹池鳳說這些官員也厭倦這一套繁文縟節,于是大家都會在宴會開始的時候,說一切從簡。

  除了同等人之外,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學生拜師的時候,學生向老師行跪拜禮,而老師不能拱手,而是站起作揖還禮。

  關于這作揖禮,還有次數的區別,按照寶誥的規定,這知縣同級的官員,見到總督和知府,相見的時候要行跪拜禮,而辭退的時候要作揖三次。

  這是對文官的要求,而武官就沒有這么嚴格,只需要作揖一次就可以。至于朝官的話,這五命一下的見到九命的九卿,也是要作揖三次。

  至于長揖就是手幅度比較大。

  這個也是卑對尊的行禮,不過這是卑對尊的不滿。

  當初有某人去找曹高祖,曹高祖傲慢無禮,于是這人就長揖。

  歷代耿介之臣,難免會遇到權臣,這不行禮也不是,于是就作長揖,表示自己不會卑躬屈膝,向權臣乞討。

  在虞朝長揖也可以在另外的場合所作,因為虞朝是立賢不立長,所以每個皇子都可能是圣人,于是平時王公大臣見到皇子,也要行跪拜禮。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皇子的老師應該怎么辦,若是跪拜的話,那么有悖師道尊嚴。這皇子若是如同民間一樣下跪行禮,這老師們也不敢接受,于是雙方都行長揖禮。

  這皇子先行禮,老師還禮。后來文皇帝晚年,為了提高這些老師的地位,改為拜師的那一天行長揖禮,而以后相見,只用拱手禮。

  只用打躬又比長揖幅度更大,這是一個十分敬重的禮節,表示自己真的很感謝才用這個禮。

  站立禮說完,接下來就是跪拜禮。

  這跪拜禮雖然有九拜,但是如今簡化為三拜。這一是空首,這就是要將這頭磕在手上,不用碰地。

  在三代的時候,這空首是君王回臣的禮,但是三代以后,君王至高無上,自然不用回禮了。

  頓首就是頭碰地,接觸到就舉起來。這是平等禮節,在三代時候,沒有作揖的習慣,一般人都是頓首。不過也有尊向卑,不過一般是元妃對九卿,或者國公對九卿,雙方的地位相差不大,才會用頓首。

  而稽首就是頭要碰地,停留一段時間,這是臣拜君的禮節,不過也有例外,若是君用稽首拜臣,那是尊敬這個大臣的品德。這件事只有三代才有,三代以下,就沒有明文記載了。

  跪和立之間,有半跪禮,俗稱搶跪,一般是向官員稟告或者請示的場合才用這個禮。

  在跪拜禮之中,也還有更為尊敬的,那就是避席而拜。要離開自己的座位,站立起來,然后行跪拜禮。當然如今基本就是用來溜須拍馬的,若是一個高官舉辦筵席,這些下官就會這樣還禮,以表示自己對于這位長官的尊敬。

  這跪拜在虞朝都是兩拜禮,而九卿見到了國公,也是行兩拜禮。

  這行禮也有區別,九卿在西側先行禮,國公在東側回禮。

  這若是官銜相差很大,那就是南北方位受禮。至于到了四命以上,那么就是卑者在下面跪拜,而尊者受禮。

  說完這個,曹池鳳告訴了他們,在面對皇子和諸侯王的時候,要一跪三叩。至于元妃就是二跪六扣,至于面對圣人,就要三跪九叩。

  當然這其中要跳舞,至于舞蹈的樣子,曹池鳳只是聽自己父親說過,沒有真的見到過。

  陳秋水噗嗤一笑,對著曹池鳳說:“曹姐姐我知道了,這朝廷用補子上,文官用禽,武官用獸,就是如此,這豈不是和書上面說的百獸率舞,百鳥朝鳳相對嗎?”

  曹池鳳聽了之后,掩嘴一笑,說或許當初設立補子的原因,就是為了這個了。

  三人想到那些古板的朝臣,在大殿之上,跳著舞蹈,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在談笑之中,楚姑娘走了上來,笑著詢問說:“三位姐姐,你們在談什么?”

  陳秋水將這件事說了出來,楚姑娘聽了之后,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告訴他們,這除了百官之外,其實宮中的大象也要跳舞的。

  三人也是初次聽聞這件事,好奇詢問起來,楚姑娘說這是文皇帝開始的,以前宮中象只是早朝時候用,不過后來文皇帝一時興起,先去看看這些御象,其中一頭象見到文皇帝,就跪在地上,像是對文皇帝行禮,那旁邊的內臣肯定借著這個機會說文皇帝圣德如天,萬物感其德這類話。

  請:m.lvse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