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1章 楚舊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日落十分,夕陽紅霞透亮溫暖,染紅了半座咸陽城。

  戰國時期,秦國老卒戰力無雙,五國合縱攻秦之戰失敗后,天下遍再也擋不住關中勇士的步伐。

  之后,秦國便開始了毆打小朋友。只有我打人家,沒有人家打我的。

  咸陽有函谷關為屏障,固若金湯。

  加上老秦不斷遷移地主、耕農、富商來咸陽,人口膨脹過快。咸陽的體量與戰國時期,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種種因素,造成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咸陽的城墻,現在還在修建!

  說咸陽是什么堅城壁壘,完全就是扯淡。

  外圍,每隔數百步才能看見少許哨所與臨時路隘,由衛戍軍士卒執勤,核查入城鄉民身份。

  過了路障和哨所,無數汗流浹背的徭役,如蟻堆般匯聚在城墻下,搬運泥塊木料石磚等物,好不壯觀。

  老秦也是心大,想要將咸陽打造成天下第一堅城。

  要么不搞,要搞就搞最大、最硬的!

  這種搞法,直到秦朝亡國,咸陽城墻還沒修好。

  三位從東南地來的外鄉人,在城外關卡停下。

  年紀最長的一人寬衣博袖,一頭蒼勁的秀發披在肩上,目光炯炯有神。沉穩的氣質中,深藏著一絲不可為人道的驕傲。

  來自血脈的驕傲。

  楚人,項梁!

  另一人,濃眉大眼,五官端正,一臉青須從鬢角延展到下頜,十分霸氣。他皮膚偏白,身材高挑,雙手纖細,要是刮了胡子好好拾掇拾掇,絕壁秒殺無數當紅小鮮肉。

  項梁之侄,項羽。

  第三人,叫虞子期,項羽的小老弟。

  虞子期跟二項比起來無足輕重,就長那樣。

  項羽是第一次來咸陽,目光沉凝,打量著前方正在修建的咸陽城墻。

  項梁重重嘆了口氣,道:“唉,朝廷的徭役,還是有些過于繁重了。咸陽城下,近十萬徭役沒日沒夜地修城墻。最近驪山新招20萬徭役,不少同鄉都是被征招了去。”

  “若不是徭役過重,被逼的走投無路,大澤鄉陳涉又怎會揭竿而起?道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呢?”

  聽項梁提及陳涉吳廣,項羽眼神一亮。

  大澤鄉陳涉起義,連克秦朝五縣,讓身為楚人的項羽備受鼓舞。

  “叔父,陳英雄舉兵反秦復楚,大有成事之趨,不如我們帶著家財門客,投了陳英雄!光復大楚,我項家豈能坐視之?”

  “胡鬧!”

  項梁一聲暴喝。

  他這次是真的動了火。

  項梁散盡家財,偷摸在家打造兵器、圈養勇士。

  欲圖之事甚大!

  人家陳涉搬出項燕,披著項羽爺爺的虎皮,招兵買馬坑蒙拐騙。

  結果項羽這貨,張口就是要投了陳涉。

  這不是敗家子兒嘛!

  這也不能全怪項羽。

  項梁深知自己這侄兒,一腔熱血,心懷大楚。性格又急躁,藏不住什么事兒。

  小時候讓他讀書學文,學不進去。

  讓他學劍,把請來教他練劍的師傅,一通血虐,暴揍一頓。氣的人家老爺子,連夜坐火車站票跑路。

  項梁那叫一個氣啊,將項羽擒來,一頓毒打。

  這小子還挺不服,嚷嚷著讀書練劍沒吊用。讀書,只能記住個人名。練劍,再強也只能一人對敵。

  要學,就學萬人敵!

  項梁拗不過項羽,只能教他兵法。結果,這貨學了沒幾天,又覺得沒啥意思,不了了之。

  就這么耐不下性子一孩子,項梁哪敢告訴他造反的事啊!

  讓他提劍砍人還行。要讓侄兒隱忍,徐徐圖之?

  別想了!

  一旦告訴項羽:投靠個毛線陳涉啊,咱家早就準備造反了!項羽立馬就敢把當地郡守給砍了!

  項梁所有的親信,都知道項家欲圖大事,唯獨項羽蒙在鼓里。

  這不,一聽那邊陳涉鬧得沸沸揚揚,有聲有色的,項羽坐不住了!

  “秦皇昏亂,民不聊生!征召20萬徭役重修始帝皇陵,百姓們苦不堪言。現如今,暴秦無道,陳英雄揭竿而起,我等燕帥后人,更應該趁勢奮起!”

  項羽聲音如雷,相當霸氣。

  “今日,羽觀這咸陽城,連城墻都沒有。守衛士卒更是松垮、沒有紀律!只需給我八百勇士,羽定當殺入咸陽宮中,生擒秦皇!”

  項羽已經不是第一次吹這種牛比了。

  當年老秦東巡至會稽,駕大船渡浙江,項羽與項梁一起站在遠處看熱鬧。

  隔老遠見到老秦的本尊,項羽就十分囂張地說:“始皇帝不過如此,是可以被取代的。”

  嚇的項梁連忙捂住他的嘴!

  丫的,亂說話,被有心人聽到了,害的全家都要被連坐!

  項梁見侄兒還是一點長進沒有,重重嘆了口氣。

  “數萬楚人服驪山徭役,千里迢迢趕赴關中,路途遙遠,這一路不知要餓死、累死多少同胞!”

  他這一聲簡單嘆息,包含著對家國天下的感慨,對蒼生同胞的憐憫。

  項羽虞子期二人聽后,頗有動容,紛紛目光哀慟。

  連項羽都不繼續吹牛了。

  三人在關卡前一邊聊天一邊排隊,很快輪到了他們。

  “驗傳。”

  站崗的秦軍一臉冷漠,淡淡吐出兩個字。

  三人連忙取出各自的驗傳,恭恭敬敬遞上。

  秦軍接過三人用木牌制作的驗傳,仔仔細細核對起來。

  驗傳上纂刻著幾人的祖籍、身份,還密密麻麻刻著各地郡縣的通文。

  從下相到咸陽,三人經過了哪些地方,都在驗傳上記錄的清清楚楚。

  “楚人?”

  年長的秦軍盯著項梁看了好一會兒,語氣中有著一絲不爽。

  “這位公士,我乃會稽下相人項梁,這兩位是我家中晚輩,項籍,虞子期。”

  “陛下召我等來咸陽,驗傳上記載確切,請公士核查!”

  另一位年輕些的士卒,鄙夷地掃了掃項梁,喝道:“什么公士?亂叫什么?我們仲什長乃簪裊!”

  項梁連忙誠惶誠恐,恭敬道:“原來是仲簪裊!在下眼拙,還請仲簪裊莫要放在心上。”

  說完,連忙伸手握了握仲什長的手心。

  (本章說還蠻多的呀,為什么沒有推薦票票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