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47章 開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另外,糧倉,存放布匹的地方,這是不是特別重要,要不要重建。”

  “這工程多了,工部那點人手,怎么忙的過來。”

  “剛好,等李可那邊完工,就組建幾支專業的施工隊伍。”

  “等戶部的錢下來,我拿一半的錢出來借給朝廷,等我工程完工的時候,朝廷再將錢還給我。”

  這要算下來,要修的地方還真的多啊。

  各種庫房,肯定都要重新修建。

  他們都是用土墻或者木頭的墻體。

  一是,經常風吹雨淋加上日頭曬,容易壞,要經常維修。

  二是擔心起火,一旦起火,損失慘重。

  所以,必須重新修建。

  比如糧倉,修一個,間隔幾米,哪怕一個著火了,其他的也不會燒起來。

  哪怕有人要縱火,也沒那么輕易得逞,不能遠處放火箭就將倉庫給燒了。

  所以,這樣的一筆錢,戶部咬牙都要拿出來。

  不過,杜如晦馬上找到漏洞了。

  “陸村長,這些都必須修。”

  “但錢你是賺了,再借給朝廷,朝廷最后要還,還是沒錢啊。”

  “只是借你的錢,先修起來,等還錢的時候,又不能繼續修路,不是長遠的事情啊。”

  眾人點點頭。

  問題還是出在沒錢身上。

  這陸塵賺了錢,是可以先借給太子府。

  但是,太子府最后還是要還錢的。

  這錢還是要戶部出,否則太子府能有多少錢,雖然現在太子府也經營了一些產業。

  加上,皇家酒樓,還有一些皇家的其他產業都劃給了交通運輸部。

  但,算下來,一年十幾萬貫,實在不頂用啊。

  許多錢,都是未來的錢。

  陸塵看他們幾個情緒又都低落下來。

  于是,他說道:“這戶部,節流不是辦法,關鍵還是要開源。”

  開源?

  他們幾個能不知道。

  這房玄齡還是宰相,他不知道用了多少辦法。

  但是,最后不是也沒干成。

  他做了很多,但是效果不好。

  房玄齡搖頭說道:“開源,何其困難啊。”

  李世民心中還是有期待。

  他問道:“陸兄弟,什么辦法,不如你說說看。”

  “這大唐除了農業稅,財政最大的來源,便是鹽稅了吧。”

  “不可。”

  杜如晦立即說道:“說什么都不能動鹽稅,這會動搖國本的。”

  李世民也點點頭,他也不同意陸塵打鹽稅的主意。

  陸塵嘆了一口氣說道:“這裴家也真是的,到現在還不上書。”

  “若是他們上書了,便將一地的鹽稅劃給太子府。”

  “而戶部不給太子府一分錢,便要交通運輸部將長安到太原的路給修起來。”

  陸塵沒有直接回答他們,而是自言自語了起來。

  幾個人聽了這話。

  互相看了看。

  若是交給太子府,也不是不行啊。

  裴家上書一事,他們倒是聽李世民說過。

  但是,他們有些人還是不同意。

  畢竟修這樣的一條路,耗費實在太大了。

  比如房玄齡就主張,兩年之后再修路。

  他一定率領戶部,兢兢業業,盡量的省錢。

  陸塵無奈的搖搖頭。

  將鹽稅切割一部分出來,不是那么容易的。

  需要有足夠的理由,現在不是沒有。

  陸塵頓時沒有多少興趣繼續聊下去。

  于是,他說道:“你們等一個月后再來,開源暫時沒辦法,過一段時間,到時候跟你們說說這節流的事情。”

  還能節流。

  李世民恨不得現在就知道了。

  然而,陸塵不說,他也沒辦法。

  又不能拿出皇帝的身份來讓陸塵說。

  “好好好,我們一個月后再來。”

  房玄齡站起來,先響應了。

  李世民無奈,也只能離開。

  眾人回去路上。

  李世民一直坐立不安。

  車上,李世民說道:“鹽稅給交通運輸部,成何體統。”

  “就算是一個地區,也不合適,太子府若是有錢有人,這大唐非得亂套了不可。”

  李世民當著這些心腹臣子就敢說出來。

  他們李唐就是造反起家。

  他李世民是造反頭子。

  這些他很明白。

  眾人也不敢亂說話。

  房玄齡趕緊說道:“陛下,臣回去之后,就著手調查一下這長安城里面要修多少工程。”

  “另外,陛下還請讓吳王殿下協助臣一下,否則這工程造價怎么核算,怕是連工部的那幫人都算不好。”

  說到這里,能從戶部弄錢出來,李世民倒是很上心。

  李世民他們一行人走了之后。

  陸塵自己一個人在院子里,泡了一壺茶。

  他要改造大唐,將大唐的版圖給擴大了。

  首先,就要先將大唐內部都給開發出來。

  特別是東南方向的很多土地現在還是蠻荒之地,不利用起來太浪費了。

  陸塵在想怎么弄錢。

  要開源也要節流。

  賺錢的辦法很多,但都需要時間。

  而且,國內的錢還真不多。

  古代的錢,都是金屬貨幣,但是他們開采不易。

  而且沒有相應的探礦技術。

  “得搞,過一個月,就開始弄節流。”

  節流方面,他有辦法。

  同時,在開源方面,他辦法也很多,但都需要時間。

  陸塵遙望東邊。

  “扶桑的銀礦若是為我所用,這錢就源源不斷了。”

  那個銀礦,歷史上開采了數百年,確實是少有的大型富礦。

  時間慢慢過去。

  接下來一段時間,陸塵就好好的在村子里上課。

  他的情報人員,五十個人已經全部撒了出去。

  同時,陸塵要讓他們慢慢的開始發展外圍的情報人員。

  時間很快。

  陸塵的事業快速的發展著。

  村子的人也多了起來。

  人口增加卻不是非常快。

  主要是一部分實在沒辦法辦理戶籍。

  陸塵要對加入他們村子戶籍進行強化管理。

  要入籍,就要進行審核。

  要讓他們住一段時間,并且登記清楚各種資料,再考察一段時間。

  主要是他們的許多產業需要技術保密。

  加入之后,還要對人員流動進行管控,所以現在不得不進行相應的管理。

  而技術學院那邊。

  現在有三撥人在學習。

  一是,李承乾帶的貴族子弟,已經學了一段時間,這一波人比較省心了。

  二是,五姓七望的一部分人在這里學習。

  第三,便是將來交通運輸部的干部。

  這人多了,陸塵就忙不開。

  因為,很多東西,只能陸塵來教,其他人不懂。

  陸塵只能從李承乾那些班里,先教會他們,然后挑幾個讓他們去教其他的班。

  忙忙碌碌的。

  錢卻沒有少賺。

  修路的隊伍,天天都要來拉水泥。

  同時,陸塵他們的車也天天從各地拉回來各種材料。

  村民們每天都非常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