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章 盟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百場罵戰,也不如一次狠狠打擊來的有效。畢竟,和平從來只是戰爭的副產品。

  擊敗秦軍后,智朗明確的展示了隨時繼續戰爭的決心跟能力,而和談的障礙也就不復存在在了。

  “從今以后,趙地屬我!”智朗喊道。

  “可!……我等各后撤三十里,不置人員,留出緩沖區可好?”魏駒說道。

  “不,就以此地為界。”

  “那……若和談,互派質子可好?”

  “我孤身一人,無質子可派!”

  “只需智氏派一族人即可!”

  智朗仍然搖頭:“沒有質子,可以定下盟約。”

  “……好吧!”

  武力的效果是很顯然的,會談變得相當和諧,魏駒跟韓虎幾乎全盤接受了智朗的條件,很快達成了一致。

  當然,和談雖然成了,但卻不止是退兵而已,必須要有約束。互派質子當然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智朗不答應,那也只能退而選擇盟約。

  涖牲曰盟。也就是大家殺牲歃血,講明諾言或條約,來規范彼此行為的儀式。

  而這些,在春秋戰國是相當普遍的行為,跟占卜一樣,早在上古就有流傳,是重要的政治活動。

  雖然在智朗看來,這樣的盟約未免太缺乏約束力了。但在春秋人眼中,這確實是極為嚴肅的事情,只要訂立盟約,違背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不得不說,在誠信一事上,春秋實在稱得上幾千年文明史上的優秀榜樣。起碼只智朗聽說的,為信字慷慨赴死的例子就多的數不過來,這可不是傳說,而是現實中聽到的例子。

  “還有一事。”

  和談的事情談妥,趁著準備盟約儀式的機會,韓虎卻插話道:“那秦公子欣,你打算如何處置?……不如,放他回去吧!也免得跟秦國再起兵戎。”

  “放他回去?”

  智朗笑著搖了搖頭,“我信不過秦人的信用,把他帶回智氏做質子豈不更好?……此事不需你多言。”

  韓虎正要再說,一旁的魏駒扯了扯他的衣擺,說道:“虎,此事是他跟秦國的紛爭,我等插手什么?他們爭斗起來,秦國才會跟我等聯合,你可莫要聽那幾個秦人說了幾句就忘了輕重。”

  韓虎有些為難,說道:“秦公子欣畢竟是來支援我等,如今他被智朗所獲,不盡力營救也不妥吧?”

  “哼!有何不妥?秦人哪里是為了支援我等,分明是來打探虛實的。自從秦國占據河西,秦君野心更漲,恐怕已經在窺探晉國了,遲早是禍患!就讓他跟智朗斗吧!最好讓智朗敲碎了他滿口牙才好。”

  魏駒說的毫不留情面,儼然是把秦國也當作了大敵。

  本來嘛,魏國的核心地盤跟秦國就隔了一條黃河,而秦國又占據了極大的地利。魏氏攻秦不易,但秦國只需跨過黃河就能直達魏邑!

  只從地緣角度來說,秦國的威脅比智氏還要大。而雙方近些年來也沖突不斷,早就把對方看做對手了。

  兩人又爭了幾句,韓虎終究選擇了聽從魏駒,在這個時候,魏氏顯然比秦國重要得多。

  這時,盟約所用的東西也準備好了。

  盟約這樣重要的事情,一向越復雜越好的周禮自然又列了一長串的流程,多達十項。

  第一項,就是書盟辭于策,也就是把要約定的具體內容書寫下來。

  而盟辭的具體內容,則直接由智朗擬定。

  “同盟者,毋蘊年,毋壅利,毋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無相害也……。若違此言,俾失其民,陷城亡氏。此盟辭,約期一年!”

  寫好的盟辭很快送到了對岸,魏駒跟韓虎很快看了一眼,卻相顧茫然。

  這盟辭,不對啊!

  前邊的倒沒什么,幾乎是固定模板了,可那最后一句,約期一年,什么意思?

  哪里有只約期一年的盟辭啊?

  “這約期一年,怎么講?”魏駒揚了揚手里的盟辭,大聲喊道。

  “這還有歧義嗎?就是說這盟辭只有效一年,到了時間再重新約定。”智朗很快說道。

  “哪里有這樣的道理!”

  魏駒頓時氣急,把盟辭狠狠擲到地上,說道:“你分明還在圖謀我等!真以為我不敢一戰嗎?”

  智朗這樣做,跟挑釁沒什么區別了。只約定一年,豈不是說一年后就可以隨意發動戰爭了?這明擺著還要打仗啊!

  “稍安勿躁!”

  智朗也不氣惱,這本就是預料之中的,說道:“你我都知道,若盟約真能長久的話,就不會有那么多戰事了!既然如此,何不定下期限,免得到時候違背盟辭,惹得心中不安呢?”

  聽到這些,魏駒雖然氣惱,但情緒也慢慢平復下來,看向一旁的韓虎:“你以為呢?”

  “這樣,倒也無不可。”韓虎想了想,說道:“不過,一年太短,至少五年。”

  智朗在圖謀他們,而魏韓心中未嘗沒有一樣的心思。

  在韓虎看來,智朗的兵馬固然犀利,但只是騎兵多又訓練的早而已!魏韓士兵的戰斗素養,絕不會比智氏弱。

  而且智朗少年得志,打仗也許沾了點便宜,但管理整個智氏,真的能長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內亂了呢。

  只要魏韓也加快換裝騎兵,多加訓練,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一年太短,至少五年!”魏駒認可了韓虎的說辭。

  “五年太久,兩年,就兩年!”智朗不容置疑的說道。

  魏駒再次跟韓虎商量了幾句,這才答應道:“好!就兩年。”

  智朗又重新擬定了一份盟辭,讓對面看過,確定無誤。

  接著,又讓人按著盟辭重新抄寫,同辭數本。

  盟辭寫好了,就開始之后的流程。

  二、鑿地為坎,也就是挖個方坑,地點選在了智朗這邊。

  三、用牲,就是選擇歃血為盟的牲畜,不同身份選擇不同,大夫一般用犬。

  接下來就該盟主“執牛耳”了,不過那是諸侯的規格,智朗他們只能執犬耳!

  再之后,就是確定盟主,歃血。

  又過了幾個程序,一直等到埋書之后,整個盟約才算結束了。

  盟辭除了埋掉的,還有幾個副本,幾家各自收好。原本還要取兩個副本送到司約跟司盟處的,不過這次盟約訂立的倉促,國君估計也不愿意派人來,也就免了。

  到這里,各方終于忍不住松了口氣。盟約已經訂立,戰爭從這才能算結束了,氣氛也融洽起來。

  眼看著三家達成了和談,一直在旁等候的秦軍也急了,秦欣怎么處置啊!

  幾個軍官連忙向智朗要人,結果遭到了拒絕,糾纏了幾句,智朗才書信一封讓他們帶回秦國。

  拿著智朗的書信,也沒別的辦法,秦軍只好撤離了。

  接著,智軍跟魏韓在智氏一側擺了宴席,敵對的各方放下兵器,終于有機會坐在一塊交談了。

  智朗跟魏駒韓虎飲了幾杯酒,熱絡的一直聊到夜晚,這才各自回營。

  第二天上午,他們又在魏韓一側大擺酒宴,比昨晚更加熱鬧。

  到下午,三家就各自撤軍,結束了這場持續達兩年多的戰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