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一章 騎兵演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般來說,從零基礎到合格騎兵,訓練周期要在半年左右。不過,這會的甲士自然談不上零基礎,底子還是相當厚的。

  射箭不用多說,兵器格斗人人熟練,就連馬匹也接觸的不少。

  根據智朗之前的經驗,要做到基本的騎馬作戰,少則需要兩個月,多則三個多月。

  不過,如果只是騎馬步兵,那就快了。只要不怕摔,掌握訣竅再加勤練,用不了幾天就能做到。

  今天天氣還不錯,沒有晴空萬里,但也算風輕云淡,正是萬物瘋長的時節。

  智朗特意喊著智寬,一塊去看騎兵演練,地點就在附近一處空曠原野上。

  此刻,這里正有大批士兵在練習單騎。他們不缺馬匹,一人一馬還做不到,不過五六千騎卻問題不大。而智朗的目標是完全淘汰戰車,軍隊只由輕重騎兵跟騎馬步兵構成。

  隨著智朗到來,演練正式開始了。所有人停下,分別聚在兩側,中間留出寬闊的通道。

  隆隆的馬蹄聲中,在薪武親自帶領下,一支四五百人的騎兵開始慢慢加速。

  這是選出來的優秀學員,雖然才練了沒幾天,狀態已經相當不錯了。當然,他們還不能騎射,只能算剛學會了騎馬。

  不過,騎兵隊列顯然還是困難了點,速度一提上去,隊列就變得歪歪扭扭起來。

  “你們幾個,說多少遍了?不要扶馬鞍,身體要隨馬背起伏,還怕摔嗎?”薪武啞著嗓子,朝隊列中的幾個騎士吼道。

  他這心急火燎的,就怕出問題,結果越急隊列倒越亂了起來。

  薪武扭臉看了眼不遠處的智朗,有些無奈,這算是表演砸了。這場演練,原本就是為了提振大家練習單騎的信心,但很顯然,他錯估了這些學員的訓練水平。

  他只能尷尬的大聲罵著,讓這些“優秀學員”快速過去。

  等人離開,場上響起了陣陣哄笑,看這些新練的騎兵吃癟,大家笑得毫無心理負擔。這其實是一種相當復雜的心態,一方面認可騎兵戰斗力,但一方面,他們其實對騎兵并無太多好感。

  原因很簡單,一來是華夏人的自傲,不屑狄人一般的單騎。再有,他們熟悉戰車,但對單騎卻差的遠,心理上自然偏向戰車。

  看到這,智朗也忍不住以手扶額,這事弄的,真的弄巧成拙了。

  朝薪武揚了揚手:“把那些老部下拉出來吧!”

  “唯!”薪武拱了拱手,趕忙去拉著薪地的老騎兵救場。

  隨著一陣整齊的馬蹄聲響起,那些薪地騎兵上場了。整個的氣氛又瞬間變化,哄笑聲跟嗡嗡聲戛然而止。

  看著這支隊列整齊的騎兵經過,所有人都忍不住放緩了呼吸。

  畢竟,前些日子的那幾場戰斗,他們至今還歷歷在目。千余人擊潰數萬大軍,那場面,恐怕眾人一生也難忘記。

  而如今,經過幾次大戰洗禮,這支軍隊更是由內而外透著自信,在軍隊戰力相對平庸的春秋,這種氣質就很有些鶴立雞群的意思了。

  他們的出場,立刻把氣氛引到了又一個方向,振奮,或者憧憬。對這支正在轉變的軍隊來說,這樣一個榜樣實在很重要。

  “這騎兵,不比那戰車更犀利?”智朗指著正在經過的騎兵,笑道。

  一旁的智寬嘆了口氣,說道:“犀利是犀利,可惜,卻不符禮儀!野蠻有余,而缺了莊重,更不似我華夏一族所用。”

  他一樣是戰車的擁護者,而且是鐵桿那種。當然,騎兵展現出來的戰斗力,他也親眼看到了,也知道智朗全面推廣騎兵的意圖,只是戰車畢竟是他們鉆研了半輩子的武器,突然舍棄,哪那么容易?

  智朗吐了口氣,搖頭說道:“疆場所用之物,不思勝利,卻談禮儀莊重之事,豈不可笑?”

  智寬正要說話,坐下的戰馬突然往前走了幾步,他連忙扶著馬鞍,這才沒摔下去。

  扶了扶冠帽,他無奈的道:“騎兵,我自然是認可的。不過,這戰車自古有之,驟然舍棄……總覺得少了穩妥。”

  “適應新事物總是痛苦的。不過,等你熟悉了單騎,再讓你乘戰車,你怕是又要抱怨戰車粗笨了!”智朗笑道。

  指了指正在指揮列隊的薪武,說道:“薪武當初對單騎也嗤之以鼻,不過,如今弓馬熟練之后,卻轉而鄙夷起了戰車。……人心之變,不過趨利而已。”

  智寬抖了抖手,苦笑道:“可惜,我腿腳僵直,學起來可不易。”

  “慢慢來吧!”

  說罷,智朗就雙腳輕踢馬腹,很快離開了這里。智寬也連忙驅馬跟上。

  與此同時,智邑。

  一路走一路串門,幾天下來,智果終于趕到了智邑。隨同他一塊來的,還有好幾位地方實力派。

  才幾天功夫,智邑就好像完全變了個樣。本該是青年踏青出游的時節,但此刻城外卻很少看到什么路人,就算有,也要么是運送物資的車駕,要么是攜家帶口離開的,而且一個個都緊張的很。

  智氏大軍戰敗的消息早就傳開了,而智朗獲勝的消息也剛到了,不過,后者的影響顯然小很多,更多的人是當成了謠傳。

  到了智邑,眾人也不停歇,就直奔宗廟而去。

  此刻,宗廟也是一片愁云慘淡,一群族中長輩聚在那,商談著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而當得知智果回來后,大家倒是稍稍振作了起來,智果素有擅智謀之名,聽他的總該有點作用的。

  不過很顯然,大家并未想到智果還鼓動了這么多人過來,話說,這般緊急時刻,不該在各自封邑備戰嗎?

  “智顏呢?”剛到宗廟,智果掃了眼在場眾人,皺眉道。

  智顏之前就被智瑤送回了智邑,而作為智瑤嫡長子,他自然該在場的。

  “不用找了!”有人搖了搖頭,“他已經離開智氏,投奔鄭國了!”

  說話這人,卻是智國。智瑤戰敗之時,他并未跟隨,一直在智邑處理公務。

  “什么?他去了鄭國?”智果有些不敢相信,“何時去的?”

  “消息傳來的第二天就走了。……戰局已經不可挽回,他還在智氏做什么呢?對智氏也是好事。”

  “那智瑤其他幾子呢?”智果接著說道。

  “只有智維還在,據說正在封邑準備迎戰敵軍。”

  智果搖了搖頭,有些無奈,“走了也好,也好!這智氏已經再無他們落腳之地了。”

  戰局如何,其實已經跟智顏沒什么聯系了,勝或敗,誰都不會容忍智顏這個繼承人存在。

  走了也好,倒也省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