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九章 智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戰斗結束了,智朗騎馬巡視著戰場,他的下巴昂著,連戰馬似乎都在亢奮,這是屬于勝利者的時刻。

  “朗!朗?”

  這時,耳邊突然傳來一道喊聲。接著就看到了一個穿著半截華麗甲胄的中年人,正一邊喊,一邊從不遠處跑了過來。

  看他這模樣跟來的方向,這位好像是剛從智氏戰俘堆里過來的?

  等離得近了些,智朗終于認出了這人,智寬?

  說起來,這位也是智朗的堂兄,不過兩人只在宗廟祭祀時遇到過幾次。

  智寬有自己的封邑,不到五千戶,與智朗的地盤差不多大。這次他也受到征召,親率部下跟隨智瑤作戰,沒想到卻遇到這么個結果。

  之前看到大軍潰敗,他只來得及集結一部分親衛,就趁著夜色突圍了。本想回智氏的,結果一路全是追兵,邊打邊跑中還是被俘了。

  可誰能想到,這眼看著都要被送到戰俘營了,卻遇到了智朗,還順利脫困了。

  “從兄!”認出了對方,智朗也立刻跳下馬,迎了過去。

  到了跟前,兩人的手緊緊的握著。

  “大軍潰敗之時,我悲憤欲絕,以為智氏將亡。方才看到你擊潰敵軍,才讓我知道,智氏還有希望啊!”智寬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著,臉上的激動不用多說。

  “我接到飛鴿傳書,驟然得知大軍危難,急忙率軍前來營救,哪知……哪知宗主已然戰死。唉,這真乃我智氏一大損失。”智朗也是長吁短嘆,一副痛心的模樣。

  智寬忍不住搖頭,嘆氣道:“我早勸過宗主,魏韓不可信,可惜……他太固執了。”

  “先不說此事,從兄,你可知其他人如何了?”智朗接著說道。

  “這我卻不知了,當時太亂,往哪去的都有。不過后來趙魏韓一直在派人追擊,我等丟失了糧草,根本無力作戰,大半應該都被俘虜了。我也曾想聯絡他人,可惜,散的太厲害,我剛聚起了七八百人,又遇到趙氏追兵……唉!”

  “哎呀!差點忘了此事,從兄,你今日還未進食吧?”智朗一拍腦袋,說道。

  智寬有些不好意思,小聲道:“我等一路奔波,又不敢生火,從昨日日中到現在,還未進食!”

  既然是突圍,那自然不可能帶糧草,他們這一路過來,基本都是餓著肚子的。被趙軍捉到后,人家自然不可能送吃的,餓著肚子還省的鬧事呢。

  朗連忙取下戰馬上掛著的皮革袋子,倒了干糧到鐵碗中,又取過水袋,加水。

  一碗糊糊就這樣做成了。

  接過碗,智寬連忙道謝幾句,立刻狼吞虎咽起來。很快就吃了個干凈,剩下沾在碗上的糊糊,智寬也不浪費,直接用手指刮著吃掉。

  鐵碗很快又變得油光锃亮了。

  智朗直接把干糧袋也遞過去,說道:“從兄,這袋干糧跟那碗就送你了。如今戰況緊急,你快去整頓部下,我等即刻前往晉陽,去營救其他被俘者。”

  智寬臉色立刻認真起來,接過干糧袋,微微低頭。

  “唯!”

  這通常是下級對上級的應答,只一個字,他就算認可了智朗的指揮者地位。

  接著,智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充騎兵。他帶的馬具不少,加上兵器甲胄,至少能再裝備上千騎兵。

  而在親看看到騎兵的威力后,這些甲士也沒了心理障礙,換裝騎兵相當順利。

  從俘兵跟之前守馳道的那批甲士中,智朗挑了一千人出來,直接變成輕騎兵。而馬匹,一部分是智朗他們帶來的,一部分則干脆是拆了戰車獲得的。

  剩下的還有兩千人,則還是按戰車跟步卒的經典搭配來,由智寬指揮。雖然看起來沒什么變化,但換裝了新的武器跟甲胄后,戰斗力自然又提升了一截。

  接著,智朗繼續率軍向晉陽突擊。

  現在無疑是趙魏韓的高光時刻,但就像吞吃獵物的蛇,這同時也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他們贏得太徹底,也太順利了!

  三家如今在忙著干什么?在忙著捉俘虜,分配戰利品,這也是勝利者該做的事情。

  可他們不可能想得到,智氏大軍戰敗才兩日,智朗就到了,而且敢直插晉陽。

  智朗就是要趁趙魏韓最意想不到之時,發出致命一擊。

  智朗一直保持著并不太高的速度,以免跟跟隨的智寬所部拉開太遠。

  同時騎兵隊伍也分為前后左右幾個部分,各自相隔數里展開,層次分明,像一張大網,方便采用迂回戰術,從各個方向包圍可能遇到的敵軍。

  這是后世蒙古騎兵的經典戰術之一,充分展開隊伍,大量運用迂回包抄,再用迅疾的攻勢吃掉敵軍,完全把騎兵的機動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離晉陽越近,趙魏韓的軍隊越活躍,他們很快再次遭遇了敵軍。

  不過,這次的規模要大的多。對方是一支趙魏聯軍,戰車大概五百,兵力至少三千。

  從戰車跟步卒的兵力比例來看,這是一支注重速度的突擊力量,而從方向看,這支軍隊是要去東南,很顯然是直奔通往智氏的那條通道去的。

  早在十里外,智朗派出的哨探就發現了敵軍,同時智朗立刻做出了布置。正面騎兵開始放慢速度,前后軍合兵,同時吸引敵軍注意,而散開的左右兩翼則立刻加速,同時向中間收縮。

  當雙方正面相遇的同時,左右兩翼也成功對敵軍完成了包圍。不過,這是很松散的包圍,真正起作用的其實就薪地那一千多騎兵,新加入的都還在熟悉馬背,不可能馬上作戰,需要慢慢適應。

  后方的智寬所部還在趕來,而智朗已經準備開始攻擊了,戰場局勢隨時可能變化,他不可能等待。

  一千多騎兵攻擊三千余敵軍,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他手中還有一千新加入的騎兵呢。

  不過,這些新騎兵連馬都騎不穩,稱為騎兵未免不太恰當,機動步兵倒是個更準確的稱呼。到了地方,他們就立刻下馬,持著盾牌弓箭,列成密集方陣,開始一邊射擊一邊向敵陣推進。

  而智朗則率軍跟在側翼,時刻準備著突擊敵陣。

  看到這架勢,對面的魏趙聯軍都有些發懵,到現在,他們還未確認這支軍隊的來歷。畢竟,智朗沒有打出旗幟,連軍服也跟智氏的不同。

  而從單騎的特征來看,很自然的,魏趙聯軍也把他們當成了狄人。

  暫且不管這里怎么會有狄人,現在的問題是,準備作戰。

  智朗的猜測沒錯,這支聯軍正是要去占據那條通道的。可,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這才剛離開晉陽,就遇到了大批騎兵?

  而且,對方的攻擊效率高的不可思議,從發現到被包圍再到進攻,整個過程流暢的像是演練過無數次一般。

  但他們總算還是趕在敵軍沖到面前之前,把軍陣從前進狀態變成了作戰狀態,但不可免的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混亂。

  第一波箭枝到達了頭頂,有慘叫聲響起,緊接著是第二波,響起了更多慘叫……

  面對進攻,這支魏趙聯軍的反應卻總是慢了一拍,遲遲未能穩定陣型,反擊也相當無力。

  很顯然,從心理上,他們還未做好作戰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