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52章:“天作之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自半月前張忠與周忱等人議定了《請治太湖疏》后,周忱與況鐘便將精力放在了賑災事宜上。

  而張忠則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西山島。

  如今短短半月,西山島已經大變樣。

  “到了......”

  隨著操船綱手的一聲吆喝,沙船穩穩停在了大圣灣的碼頭。

  張忠率先下了船,緊緊跟隨他的是西山沈氏的沈愷與徽州商人江風。

  “永春伯,你說今日要讓我們見識一下新鮮事物,我們來的路上可是期待已久了。”江風笑著說道。

  “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張忠回頭對江風說道。

  “不過沒想到,會在蘇州城遇見你。”張忠對江風道。

  “也不奇怪,我家主營的便是紡織業,以前經營的是紗羅綢絹,如今開始發力棉紡業,與伯爺在天津合辦的張氏棉衣坊便是我打通北方商道的一個嘗試。”江風邊走便回答道:

  “而蘇州府是紡織業的中心,家紡戶織,遠近流通,不過這里的人多以絲織為業,有很多熟練的紡織工人,但經營棉紡業的不多,遠遠比不上松江府。”

  “憑借著伯爺提供的新紡車,與蘇州的熟練工人,我想在此辦工坊,將蘇州城變成與松江府一樣的棉紡中心。”

  “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張忠聞言笑道“不過松江府號稱’衣被天下’,你要做到你說的,可不容易。”

  “我有信心,也有耐心。”江風徐徐說道。

  “江兄還與伯爺合伙做過生意?”一旁的沈愷插話道。

  沈愷一直以為像張忠這樣出身不凡,又少年得志的人,是不喜經商那套的。

  畢竟士農工商,人分四等,歷朝都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一向不高,凡是有身份的人大多瞧不起商人。

  “伯爺開明,與其他權貴子弟不同。”江風與沈愷多有生意往來,自然清楚沈愷的話外之意。

  沈愷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微微點頭。

  三人經過碼頭便見碼頭上延伸出三道棧橋,兩道運貨,一道供日常使用。

  此時棧橋上,停著一輛輛裝滿水泥的板車,工人們將水泥一袋袋卸下,扛在肩上,排隊裝船。

  這些工人便是此次水災的受害者。

  太湖水災過后,蘇州府多了不少的流民,雖然官府有賑濟,但短時間內失去家園的百姓需要找到養家糊口的活。

  而張忠的西山島此時需要大量人力。

  不然憑借著張忠帶來的五百人,就半個月,哪能讓西山島大變樣。

  “伯爺這些人裝運的是什么東西?”江風瞧著從他身邊走過的工人不由好奇問道。

  “這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一會你們見到實物,便知道了。”張忠笑道。

  江風聞言暫時按下心中的疑慮,繼續跟著張忠向前走去。

  三人過了碼頭便來到一處寬大的空地,這里以前便是漁村,不過在西山島屬于張忠后,便被張忠帶來的五百勇士營的士兵推倒拆毀了。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自半月前張忠與周忱等人議定了《請治太湖疏》后,周忱與況鐘便將精力放在了賑災事宜上。

  而張忠則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西山島。

  如今短短半月,西山島已經大變樣。

  “到了......”

  隨著操船綱手的一聲吆喝,沙船穩穩停在了大圣灣的碼頭。

  張忠率先下了船,緊緊跟隨他的是西山沈氏的沈愷與徽州商人江風。

  “永春伯,你說今日要讓我們見識一下新鮮事物,我們來的路上可是期待已久了。”江風笑著說道。

  “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張忠回頭對江風說道。

  “不過沒想到,會在蘇州城遇見你。”張忠對江風道。

  “也不奇怪,我家主營的便是紡織業,以前經營的是紗羅綢絹,如今開始發力棉紡業,與伯爺在天津合辦的張氏棉衣坊便是我打通北方商道的一個嘗試。”江風邊走便回答道:

  “而蘇州府是紡織業的中心,家紡戶織,遠近流通,不過這里的人多以絲織為業,有很多熟練的紡織工人,但經營棉紡業的不多,遠遠比不上松江府。”

  “憑借著伯爺提供的新紡車,與蘇州的熟練工人,我想在此辦工坊,將蘇州城變成與松江府一樣的棉紡中心。”

  “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張忠聞言笑道“不過松江府號稱’衣被天下’,你要做到你說的,可不容易。”

  “我有信心,也有耐心。”江風徐徐說道。

  “江兄還與伯爺合伙做過生意?”一旁的沈愷插話道。

  沈愷一直以為像張忠這樣出身不凡,又少年得志的人,是不喜經商那套的。

  畢竟士農工商,人分四等,歷朝都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一向不高,凡是有身份的人大多瞧不起商人。

  “伯爺開明,與其他權貴子弟不同。”江風與沈愷多有生意往來,自然清楚沈愷的話外之意。

  沈愷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微微點頭。

  三人經過碼頭便見碼頭上延伸出三道棧橋,兩道運貨,一道供日常使用。

  此時棧橋上,停著一輛輛裝滿水泥的板車,工人們將水泥一袋袋卸下,扛在肩上,排隊裝船。

  這些工人便是此次水災的受害者。

  太湖水災過后,蘇州府多了不少的流民,雖然官府有賑濟,但短時間內失去家園的百姓需要找到養家糊口的活。

  而張忠的西山島此時需要大量人力。

  不然憑借著張忠帶來的五百人,就半個月,哪能讓西山島大變樣。

  “伯爺這些人裝運的是什么東西?”江風瞧著從他身邊走過的工人不由好奇問道。

  “這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一會你們見到實物,便知道了。”張忠笑道。

  江風聞言暫時按下心中的疑慮,繼續跟著張忠向前走去。

  三人過了碼頭便來到一處寬大的空地,這里以前便是漁村,不過在西山島屬于張忠后,便被張忠帶來的五百勇士營的士兵推倒拆毀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