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6章:內書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我知道你家是做棉布生意的,但根基恐怕是在江南吧!你有向北方發展的想法嗎?張忠看著眼前的江風問道。

  “伯爺果然見識不凡,我此次入京,千方百計想拿下宣府士兵換季棉衣這筆生意,便是為了打通北方商道。”江風看著張忠誠懇說道。

  “其實伯爺有所不知,天下產棉之地,湖廣棉花質量最優,北直隸和山東的棉花產量最大,其次才是江南。”江風繼續說道:

  “江南織戶多,本地棉花產量卻不夠,我們這些商戶往往要到北直隸、山東和湖廣購買棉花。”

  “所以你便有了在北方建立棉衣作坊的打算?”張忠聞言恍然問道。

  “是的,而且北方的紡織業還不成熟,沒有多少成規模的紡織作坊,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江風笑道。

  張忠聞言微微頷首。

  “你有想好,我們合作的紡織作坊該建在何處?”張忠繼續問道。

  “天津。”江風顯然早已經深思熟慮過,當張忠問起時,其人毫不遲疑便脫口而出。

  “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張忠頷首道。

  江風見張忠同意了,不由愈發振奮,說道:

  “據我考究,這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后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此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一直都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本朝太宗皇帝便是由此處渡過大運河南下靖難的,后來太宗皇帝為紀念此役,在永樂二年(1404年)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并且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開始筑城設衛,即天津衛。”

  江風解釋完畢,方才對張忠說道“我們的作坊建在天津,也方便我們調動南北的資源,而且天津衛就在一旁,安全上也有保障。”

  “那便決定了,新的棉衣作坊便建立在天津。”張忠肅然說道。

  江風忙不迭的點頭。

  “既然是合作,我們雙方的職權還是要分清楚些。”張忠沉吟良久后說道:

  “新的紡車與織布機我這邊提供,還有官場上的事情,也由我去疏通,至于你,便負責召集織工與作坊的建立,日常的經營。”

  “這個沒問題,就依伯爺的。”江風頷首應道。

  “你選擇從軍服入手,是想以后做軍隊的生意嗎?”張忠遲疑問道。

  “我是有這個想法,伯爺對行伍熟悉,應該知道,北方邊疆各鎮,每年士兵換季的軍服便是一筆大買賣,只要我們這次做成了,有伯爺出面,日后就不愁沒生意可做了。”江風激動道。

  “你說得也沒錯,不過我需要先提醒你一下。士兵為國戍邊,十分辛苦,而且北方苦寒,到了冬天,便只能指望這套棉服御寒了,所以你千萬不可貪圖便宜,偷工減料,若是讓我知道了,先不論朝廷的處置,我會先處理了你,望你謹記此言,好自為之。”張忠神色肅然說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