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八十六 謝公由侃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好了,繼續議吧”,弘治皇帝懶得再和朱厚照扯,步入正題。

  “殿下”,李東陽一臉正色,“老臣想知道殿下何時開倉放糧,幾十萬的災民還等著殿下的糧食救人啊,還望殿下早些開倉放糧,救民于水火之中啊。”

  英國公心里詫異,這個時候才明白過來,殿下要那么些糧食居然是為了救災。

  “李公,不急,”朱厚照不慌不忙,“要放糧,簡單,不過放糧前,本官有事要問。”

  “殿下請說,老臣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好,敢問謝公,朝廷讓謝公巡查備荒倉,謝公回來時可是說,各地備荒倉都是滿的,可現在,又是如何?

  不是說,李公謀,劉公斷,謝公由侃侃,謝公是不是該給本宮,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父皇讓刑部,大理寺去查,到現在,已經幾天了,為何到現在,一點音信都無?

  若是朝廷能早作準備,也不至于今日如此被動,百姓的境地也會比現在不知好上多少。”

  一時間,朱厚照咄咄逼人,竟是逼得謝遷有些慌了。

  謝遷臉色大白,一時間五味雜陳,大汗淋漓,他是會辯,但如今這事,當初是他拍著胸脯說斷無可能缺糧,現在,他又有何臉面在詭辯呢。

  劉健等人心里一顫,猛然間覺得背后有了濕意。

  殿下這大帽子扣的,這一下子,好像謝遷就成了罪魁禍首一般。

  謝遷是清流出身,最要的就是臉,動不動就是代表天下百姓,現在到好,在太子口中,你謝遷才讓百姓如此。

  殺人誅心之舉啊。

  弘治皇帝一言不發,就好像只帶了雙眼睛而無帶嘴。

  謝遷明顯受到了打擊,跪倒在地,摘下官帽,“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請陛下和殿下降罪于臣,老臣,老臣有愧陛下,有愧江山社稷啊。”

  朱厚照冷哼一句,“你自是有罪,就是不說,本宮也會懲處。”

  劉健等人心里一寒,殿下這……

  弘治皇帝覺得朱厚照的話有些過了,謝遷畢竟是老臣,輔佐自己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再者說了,此事若是全怪在謝遷身上也不能服眾,畢竟朝廷上下誰都沒有想到,此次旱災如此嚴重,這些個貪官污吏竟是如此手黑。

  弘治皇帝剛想開口,卻只見朱厚照說到:“謝遷犯失察之罪,著罰俸三月,以儆效尤。”

  嗯?罰俸?

  出乎意料,朱厚照看起來咄咄逼人,一副萬方有罪,罪在謝遷一人的樣子,可到最后,居然只是個失察之罪,僅僅是罰俸罷了。

  朱厚照專門查了,罰俸,大抵就是個治安罰款差不多,對于謝遷這等江南豪族來說,開玩笑,你在侮辱我,我需要靠那些俸祿過活嗎?

  這一年的俸祿怕是都抵不上我一天的飯錢。

  弘治皇帝松了口氣,他還以為朱厚照這廝腦子一熱,要把謝遷給致仕了。

  要是那樣,可得不可失啊。

  謝遷拜倒在地上,面色凝固,表情精彩,這雷聲大雨點小,剛剛太子那樣,還以為我老謝仕途要結束了,就連這些個京師好友離別時自己該說些啥都想了。

  結果,就整了個罰俸。

  這,結果好得也太過于出乎意料了吧。

  劉健在一旁低聲提醒:“于喬,還不謝恩。”

  謝遷這才反應過來,“老臣謝殿下。”

  朱厚照換了一副表情,面上帶笑,親自攙扶謝遷起來,“謝公快快請起,本宮就是論事,謝公此事有失欠妥,不過瑕不掩瑜嘛。”

  罰錢不是目的,目的是罰,威施了,現在,該恩了。

  一時間,就連弘治皇帝也不知道,剛剛怒目圓睜的朱厚照和現在一副傻呵呵樣子的朱厚照,當真是一個人?

  一時間,就是劉健也對朱厚照從內心深處有了絲不一樣的……畏懼。

  弘治皇帝敏銳的感覺到,剛剛的一出,太子在暖閣中似乎有所不一樣,現在想想,那一出,何嘗不是太子在立威。

  弘治皇帝倒是樂的看見如此。

  接下來,才算是說到了重點。

  “本宮手中的十萬石糧食,先拿出一萬石交給戶部,再由戶部緊急發下去,救救急。

  對了,劉公,本宮聽說,朝廷下令禁止災民流動,可有此事啊。”

  “回殿下,確有此事,尤其是河南,這些年災害不斷,百姓又是尤為稠密。

  朝廷害怕災民一動,到那個時候,臨近的各省也都受到波及啊。

  殿下,朝廷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幾十萬的災民,要是流出去了,就是能活的地方也都活不了人了啊。”

  劉健說這話時也是語氣有些顫抖,其余人都是面色凝重,都清楚朝廷這樣做的后果,不知有多少人會死在這場旱災里啊。

  但他們更明白,要是不這樣做,死的人,只多不少。

  朱厚照明白劉健的良苦用心,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總得做出犧牲啊,是只禍亂一地,還是把整個北方禍害了,其中的孰輕孰重,自然是拎得清的。

  朱厚照咬咬牙,“河南的百姓也是父皇,是本宮的子民,本宮不能坐視不理。

  河南人多地少,這一時半會沒辦法的,老百姓要活,朝廷也不能不給人活路。

  劉公說的是,可到了那個時候,河南的民心不就全丟了,若是有賊人動亂,裹挾百姓,中原就是場浩劫啊,到時候,恐怕天下震動啊。”

  張懋一聽有關兵事,立馬開口道:“殿下,兵部和五軍都護府已就此事商議過了,河南當地各衛有兵馬一萬五千人,兵部也預備抽調了五千邊軍,若是河南當真勘亂,足以平定。”

  臥槽,朱厚照瞪大眼睛,合著朝廷連動亂都考慮到了,兵馬都備置好了。

  轉眼間,朱厚照怒不可遏:“媽了個巴子,用兵平亂不要錢?不是說什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朝廷有錢平亂,沒錢賑災?

  那些災民,還是咱們大明的百姓,在座的諸位,就這意思,侃侃而談,哪一個不是小民賦稅所供,而我等就是這樣治民的?可恥,可恥。”

  這,大家雖然不清楚第一句啥意思,大抵猜的出來,和人死鳥朝天差不多的話。

  張懋其實很想說,這筆錢和賑災比起來,真的要經濟實惠的多。

  但看著太子的樣子,張懋,慫了,還是不說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