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6、117章 九號實驗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哨塔科研所,地下生化研究區。

  潘燕和研究員們正在分析變異生物的信息圖譜,為了盡快破譯出蟲族語言,她們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休息好了。

  “吼……”儀器正在記錄一種獸吼,這是由實驗變異體發出的聲音。

  在實驗區,有三頭變異體被束縛在池水中,其中兩頭不停的掙扎,發出這怒吼之聲。

  它們一只是甲殼類動物,另一只則是海底爬行動物變異而成。

  這兩只都已經進化出發聲器官,能在空氣中發出聲音。

  它們的聲波、動作與情緒都被記錄下來,動物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配合AI系統一起分析。

  潘燕的視線卻在第三頭變異生物身上。

  它的前身,是一條變異海豚。和其他變異生物不同的是,其他變異生物變異后都會失去原有特征。

  但這條海豚,變異身體外型改變并不大,除了食量增加,生命力更頑強以外,研究人員并沒有發現它有什么特殊能力。

  “9號還是沒有動靜嗎?”潘燕詢問周圍的觀察員。

  “沒有。”一旁,姜嬋回復道,“根據我們的觀察,它是所有變異生物中最安靜的一條。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沒有什么攻擊意圖,也從不跟其他變異生物進行交流。”

  “真是奇了怪了!”潘燕詫異道,“它是最早被做核輻射試驗的變異種,和它同期的變異體都進化程度都非常高了,但它卻沒有什么變化。”

  有人說道:“也許它是異類,或者被蟲族基因污染的不嚴重。”

  “我也想不明白。”姜嬋一對明亮的眼睛死死的盯著9號,她說道:“X光照射發現,它的發聲器官并沒有損壞。按道理說,就算是不變異,海豚也能發出超聲波和次聲波進行信息傳遞。但它卻從未發出過這些聲音。”

  “它的發聲器官和正常海豚不同,也許是變異失敗,導致它成了啞巴。”一名研究員說道。

  “可能吧。”姜嬋總覺得有些不對,9號是她負責觀察的,她總覺得,這個變異體的智慧程度很高。

  她再看9號時,發現9號的嘴角弧線微微有些變化,就好像人類表情的那種不屑和嘲諷一樣。

  姜嬋正要繼續觀察,卻看到9號一翻身,鉆進水里睡覺了。

  “要是翻譯出這個聲音……”潘燕正在說話,聲音截然而至,雙眼一黑,徑直往后栽下去。

  “老師!”姜嬋眼疾手快,趕緊將她拖住,焦急的喊道:“老師,你怎么了?”

  眾人也圍過來:“呼叫醫生!”

  “我,我沒事。”潘燕緩緩睜開眼睛,她呼吸沉重,喘著氣說道:“可能是這些天太過疲憊了,人有點發昏,還有點耳鳴,總覺得有聲音在我腦子里說話。”

  “老師,我們先扶你去休息。”姜嬋等人將她攙扶去休息。

  很快,就有醫生過來檢查和問診。

  “潘院士身體沒有什么大礙,應該是這些日子太過操勞了,需要好好休息一會。”醫生說道。

  “我睡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后叫我。”潘燕說道。

  “老師,您太辛苦了……”眾人還想卻說,她卻已經閉上眼睛。

  眾人無奈,他們知道,勸不了潘燕。

  大家繼續研究,只有姜嬋又看了一眼九號,心中存疑:“老師也聽到了聲音?難道真的是巧合?”

  “不,這里沒有事情能夠忽視!”她拿定主意,以后要更加“關注”九號,說不定還有她們沒有發現的東西。

  西南交大的研究室里,何星舟已經將改進的磁懸浮電機組設計完畢,交給制造團隊去制造。

  真空管道方面,神州鋼鐵集團也在加班加點的制造。

  這時候,他正在跟朱長峰、王成剛等人討論如何解決“移動站臺”的問題。

  超級高鐵時速太快,又不能到站停車,耽誤時間。如何讓乘客上下車,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目前來看,移動站臺是最好的選擇!”朱長峰分析著,“在每一個站點,都擁有移動站臺。乘客提前進入移動站臺,等超級高鐵運行到站點附近時,移動站臺跟超級高鐵的車身進行連接,就完成了上車;同理,到站時,要下車的乘客進入移動站臺內,跟車身脫離,就完成了下車;貨物運輸也是一樣!”

  “這樣又會有一個問題。”王成剛說道,“如何連接,如何脫離?在水平方向并線,建造成本和施工難度提升太多。而且移動站臺,同樣要經過加速,乘客一開始相對超級高鐵是靜止的,必須要有一個他們身體能承受的加速過程。”

  “那就在車站建造環形加速管道!”朱長峰說道,“乘客或者貨物提前進入環形加速管道,進行加速,等到跟超級高鐵速度一致時,再連接超級高鐵車身。”

  何星舟發言道:“兩位,移動站臺和環形加速管道,我認為很可行。至于連接的問題,不妨我們換一下思路,從水平方向連接,改成從垂直方向連接!”

  “垂直方向?”何星舟只是一提,兩人立刻意會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在車站附近建造雙層管道!”王成剛說道,“移動站臺經過環形管道加速后,和超級高鐵速度一致。這時候進入雙層真空管道。”

  “超級高鐵在下層運行,移動站臺在上層,上下連接,速度就完全一致了,并且完成了連接!”

  朱長峰眼神一亮,拍掌道:“妙啊,這個移動站臺就相當于超級高鐵的二層樓,乘客下樓,就進入車廂內。上樓,就可以跟隨移動站臺一起離站。”

  “連接上的難題直接就解決了,制造成本大量減低!”

  “我就是這個意思!”何星舟笑道。

  有了思路,再進行設計就簡單的多。一種工程師加班加點,將原來的方案改進,設計出上下連接的移動站臺,也叫作“吊艙”。

  在設計方面,基本已經不成問題,就下來就是制造。

  為了驗證其效果,他們先是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隨后制造了縮小版的模型進行試運行。

  在模型實驗室里,超級高鐵模型在真空管道中加速。

  它的速度很快就加速到了超音速,速度和里程一直在計算機系統的計算中。

  當達到某一位置,設計的模型吊艙進入環形管道加速。加速到某一速度時,超級高鐵的模型即將到達站點。

  這時,吊艙離開環形管道,進入雙層真空管道,跟超級高鐵連接。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又以相反的操作脫離。

  模型運行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多次模擬,全都成功了,下面可以進行真車模擬!”朱長峰說道。

  “嗯,我們已經委托華車集團制造車體,另外試運行的軌道和真空管道,一兩個月內,就能完工!”王成剛說道。

  華車集團,是由神州南車和北車兩大集團合并而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制造技術。

  “那好。”何星舟看了看計劃表,說道:“爭取兩個月之內,開啟試車!”

  設計組、制造組、工程組全部加速動工,試驗軌道的地點,定在神州海岸線的北端起點城市,丹城!

  一旦成功,超級高鐵,也就是鋼鐵長城工程的第一階段,將直接開工!

  兩個月時間,何星舟一直在各個研究所走動,期間他們又遇到了一些困難,好在都順利解決,沒有延誤項目日期。

  哨塔科研所,許芷蘭匯報消息:“華車集團那邊發信,樣車已經制造出來,正在進行綜合檢測,預計三天內可完成。”

  “那好,一旦完成,立刻試車,時間不等人!”何星舟現在比較趕工程,因為海洋監測那邊傳來消息,發現的遷徙變異生物群體越來越多,期間又出現了一些進化程度較高的家伙。

  鋼鐵長城要想建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所以要越早越好!

  “另外還有一份消息。”許芷蘭說道,“你們校長柳遠請你回去參加畢業典禮。”

  “啊?我畢業了?”何星舟一愣,要不是許芷蘭提起來,他都忘記自己還有個在讀大學生的身份。

  玄武計劃剛剛提出時,他才讀大三。

  “是啊,你畢業了。”許芷蘭表情挪揄,調侃道:“你已經快兩年沒有回學校上過課了!怕不是要掛科?”

  “我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何星舟笑道,“拿個畢業證還不是輕輕松松。”

  “那你要去嗎?”許芷蘭問道。

  何星舟一看日期,微微搖頭,說道:“日期太近了,那段時間我要準備超級高鐵的試車。”

  “好,那我跟校長回復一聲。”許芷蘭出去打了個電話,很快,她又返回來,把手機遞給何星舟,一臉無奈。

  “校長好。”何星舟接過手機,問候道。

  “何星舟同學,你很忙,我們都理解。”柳遠說道,“你要有時間,能來參加畢業典禮最好。我們師生,都盼著見你,時間也不長,幾個小時就好。”

  “那個,校長,時間上可能安排不過來。”何星舟解釋道。

  “沒關系,我把畢業典禮延遲就行了!”柳遠直接說道,“你什么時候有空,我們就什么時候舉辦畢業典禮。”

  “啊……這……”何星舟一聽,自己要去不了,同學們的畢業典禮,還就不舉辦了?

  他便說道:“那好吧,不過要等我們的最新項目試車之后再進行。”

  “好,那我們就等你消息!”柳遠笑道。

  他知道,以何星舟現在的影響力,要是何星舟出席畢業典禮,科技大學一定會因此再上一個臺階,說不定超過青華、北大也不無可能。

  三天后,華車集團那邊傳來消息,樣車的出廠測試已經完成,正在發往丹城。

  于是,何星舟立刻在對外公布,三天后,將在丹城進行超級高鐵的試車!同時,這也將是超級高鐵建設項目的啟動儀式!

  消息一出,舉國矚目!

  “什么,這才幾個月,超級高鐵就要試車了?”

  “真快啊,何星舟一如既往,還是這么快!”

  “能買票去丹城現場觀看嗎?”

  “我去,一看嚇一跳,這幾天去丹城的票一分鐘全部賣光了,你們也太狠了!”

  “哈哈,我就是丹城的,我準備請個假,去現場觀看!”

  網絡上,全都是這個消息。

  同時,國外也在關注這個超級高鐵的事情。

  “他們這么快就進行試車?”燈國的超級交通鐵路公司,當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是懵比的,因為他們現在才剛剛把項目成立,對方就已經要試車了!

  “派個人過去看看!”

  白鷹、漢斯、約翰、高盧、櫻花等紛紛派遣記者或者科研工作人員過去“考察”,就是為了探探消息真假與虛實!

  一旦這所謂的超級高鐵試車成功,就代表神州的實力再次大漲!

  而在夷洲,一些人也收到了邀請或者邀約。

  比如《緊急時刻》節目組,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請,是那邊的電視臺,請他們一起在節目上看試車過程。

  “我們要怎么處理?”節目組在討論這個問題。

  “現在網絡上這件事很火啊!”制片人說道,“關注度很高,這個話題,只要宣傳出去,收視率肯定高!”

  “就是萬一翻車了,我們就成笑話了!”

  “翻車?不可能!”榨菜哥發言道,“這是對我們發起挑戰啊!我們要是慫了,不是要被夷洲網友笑話?”

  他義正言辭的說道,“當然要播,而且還要請嘉賓來一起批判!”

  “難道你們還真以為他們能成功不成?”

  “當然不能!”眾人應和道,但有人語氣不是很充足。

  “那就是了!”榨菜哥說道,“既然收視率肯定高,那我們就先播了再說!”

  “不僅要播,還要直播,還要跟觀眾電話連線!到時候我們節目肯定全夷洲收視率最高!”

  “那就這么定了!”制片人拍板道,“馬上讓人宣傳,就說我們要現場實錘他們造假!請幾個知名的教授評論員過來批判!”

  為了收視率,他們什么都干得出來。要不然也不會編出什么神州本土吃不起茶葉蛋、榨菜,抓田鼠充饑的事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