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八十六章 銷量慘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可灼交給李明杰的任務,自然就是轟炸機發動機的研發任務。

  隱身戰斗機是好,可以在空戰中取得優勢,但是隱身轟炸機,才是戰爭中最重要的殺傷武器。

  在李可灼上輩子穿越之前,國家都沒有一款隱身轟炸機,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既然他現在有能力了,自然希望在有生之年把隱身轟炸機制造出來。

  李可灼瞄準的隱身轟炸機樣板,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米國B2轟炸機。

  這是一款沒有超音速突防的飛機,但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轟炸機,存活率世界第一。

  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圖160,雖然載彈量大,作戰半徑遠,但是一旦爆發戰爭,存活率很差,一架普通的超音速戰機就能擊落這樣的轟炸機。

  存活率差的轟炸機,是沒辦法完成作戰任務的。

  而隱身轟炸機雖然速度慢,但是它隱蔽,不易被察覺,存活率高,執行任務的完成率也高。

  李可灼就準備以米國的B2隱身轟炸機作為目標研發。

  這款飛機需求的技術非常高,造價也高,所以李可灼準備以十年為研發周期,那時候也到了兩千年以后。

  而且就算研發了,他也明白國家并不會采購多少架,因為這實在太貴了。

  或許只有到2020年之后,國家富裕起來了以后,才會大規模裝備這樣的飛機。

  不過他也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這樣的轟炸機國家目前是沒辦法自己研發的,所以只能他自己來,誰讓他現在就是錢多呢。

  依靠幾個實驗室研發的新技術,他的幾家公司這幾年在全世界賺錢都賺麻了。

  他的身價,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數百億美元。

  這兩年,李可灼旗下的移動手機公司,生產的vivo手機,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能夠和摩托羅拉以及諾基亞索尼三星等這些知名手機品牌競爭。

  在國內,vivo手機更是占據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額。

  而且很快,李可灼和工業部合作的華躍汽車公司,生產的汽車也已經開始銷售了!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進入了1999年4月。

  這天,華躍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卓偉東找到了李可灼。

  “老師,咱們的華躍汽車,根本沒有什么人買。”卓偉東朝李可灼說道。

  “沒有什么人買?”李可灼詫異。

  他知道,華躍汽車的技術可不比外資企業低,不管是安全性還是舒適性,都不輸于外國汽車。

  甚至華躍汽車的發動機方面,比大部分外資汽車都要好,也更加省油。

  最重要的是,華躍汽車的外形也非常時尚,李可灼可是參考了后世經典車型設計的。

  這樣的汽車,沒道理賣不出去啊。

  “打廣告了嗎?”李可灼朝卓偉東問。

  “打了,在各省電視臺都打了廣告,還專門在央視黃金檔打了廣告,但銷售還是不理想,一個月下來才賣出去了三十幾輛汽車,而且其中有一半是人情。”卓偉東有些苦惱說道。

  “給我看看你們打的廣告。”李可灼說。

  “好,我讓人把廣告送過來。”

  很快,李可灼看到了華躍公司的廣告。

  看完廣告后,李可灼并沒有發現明顯不對的地方。

  然而這時候,李可灼腦海中老楊說話了。

  “這條廣告有問題。”老楊說道。

  “哪里有問題?”李可灼不解問。

  聽到李可灼問,老楊說道:“這條廣告,太突出華躍汽車是國產車了,在這個年代,國產車是什么情況你應該很清楚。”

  聽到老楊的話,李可灼頓時就明白了。

  在這個年代,中國老百姓認知中,就是任何東西國產的都比不上國外的。

  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各個方面國外技術對國內技術形成的碾壓而造成的。

  國產的車再好再便宜,很多國人也不會買,他們的認知中就認為,國產車都是垃圾。

  這樣的認知,到了2020年之后都還是這樣,更何況是現在的。

  而且華躍汽車因為是國產車,李可灼也沒想賺國內老百姓多少錢,所以在定價的時候,比國外同檔次的車價格低了最少兩成。

  而低賤的價格,更加讓老百姓認為華躍汽車不如外國車。

  哪怕是華躍汽車已經鋪天蓋地的打廣告了,但是大部分老百姓還是不想買。

  這個年代,能夠買得起小汽車的大部分都是成功人士。

  他們買車,更多的是為了賺面子。

  比如買一臺大奔,多有面子啊。

  而如果花錢買一臺華躍,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是誰認為會有面子呢?

  所以種種因素下來,就導致雖然華躍汽車性價比非常高,廣告也是鋪天蓋地,但就是沒人買。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可灼也沒有什么辦法。

  老百姓就認為國產車不如在火車。

  后世銷量世界第一的五菱宏光,也沒有人會認為它的品牌價值能夠和奔馳寶馬相比。

  對于如何解決華躍汽車銷售不出去的情況,最后老楊給了李可灼幾條建議。

  那就是改名,然后成立另一家公司,把高低檔汽車區分開來宣傳。

  低檔汽車,走五菱宏光的路,專門為國情服務。

  現在的中國人,需要更多的是廉價并且能夠用來賺錢的車,比如面包車。

  而高檔汽車,則改一個外國向名字,讓老百姓誤認為這是外國車,然后不斷打廣告固化老百姓的印象,最后樹立起高端品牌形象。

  在這個年代,不管是哪個行業,想要做生意,都必須有一個外國名字。

  比如鴻星爾克,美特斯邦威,多樂士,杰士邦,喬丹體育,等等等等,這些看起來是外國品牌的,其實都是地道的國產品牌。

  這些公司之所以取外國名字,也不是他們不愛國,而是在當時經商環境中,沒有這些名字,他們根本樹立不起高端的影響。

  老楊給李可灼的建議就是讓他把高檔和低檔車區分開來重新樹立品牌。

  低檔車用國產品牌,而中高檔車則仿外國品牌。

  聽到老楊的建議,李可灼猶豫了。

  雖然他知道老楊的提議是對的,但是他并不想使用外國名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