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四十四章 特邀代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兒子,你考武陵大學機械系吧?”

  鄂省,一個父親朝兒子說道。

  “為啥啊?咱們不是說要考清華機械系嗎?”兒子不解問。

  “因為武陵大學的機械系比清華好。”父親說。

  聽到父親的話,兒子說道:“不一定,清華可是參與了很多國家重點項目的高校,比如造飛機,造坦克等等,而武陵大學只制造了四軸聯動機床……”

  聽到兒子的話,父親嘆了一口氣說道:“事實上,一般的飛機坦克好造,而四軸聯動機床不好造啊,我干了一輩子機械制造,對這個比一般人知道的多,所以你選武陵大學機械系準沒錯的。”

  聽到父親的話,兒子考慮了一會后說道:“我還是想選清華。”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父親想了想后說道:“有一件事情我告訴你,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什么事情?”兒子問。

  “我懷疑李老師那邊可能擁有五軸聯動機床。”父親說道。

  “五軸聯動機床?”聽到父親的話,兒子露出了吃驚的神色。

  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他朝父親說道:“這只是你自己的猜測罷了!五軸聯動機床需要的是整體的工業技術提升,李老師就是神,他也不可能有五軸聯動機床。”

  作為一個機械專家的兒子,他對于機械裝備的知識也是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他知道想要制造出五軸聯動機床有多么的困難。

  以目前中國的工業實力,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聽到兒子的話,父親說道:“你爸我是潛艇廠的技術員,這幾年我發現,咱們廠的潛艇上,有一些零件像是用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出來的,除了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一般的機床根本加工不到那樣的程度。”

  “而我聽說,咱們廠的零件就是送到了湘省加工,而湘省有能力加工這樣零件的,除了制造出四軸聯動機床的龍鳳機床廠還能有誰?”

  “而龍鳳機床廠是李老師一手建立起來的,我有理由懷疑,李老師已經掌握了五軸聯動機床的制造技術。”

  最后他說道:“所以你學機械制造,報考武陵大學準沒錯。”

  聽到父親的話,少年陷入了沉思。

  與此同時,在粵省,一家人正在討論著大兒子高考報考哪所大學的問題。

  “我建議考魔都財經,專業的財經專業,學成后你就回來繼承你老子我給你打下的江山。”父親朝兒子說道。

  “我覺得以老大的成績,選北大更好,可以廣結人脈,對咱們家以后的發展有幫助。”母親提出不同的意見。

  “北大是對外經貿系最好,但咱們家只是做小五金的,好像用不著對外經貿。”父親說。

  “不如我報考武陵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吧?”兒子說道。

  “武陵大學?”

  “是啊,你沒看新聞嗎?就是世界首富李可灼創辦的大學。”兒子說。

  “世界首富創辦的大學有教怎么賺錢?”父親詫異問。

  “差不多吧。”兒子點頭說道:“報紙上說,武陵大學的經濟系是世界上一流的院系,畢竟人家李老師都是世界首富呢,如果人家不會經商,怎么可能成為世界首富?”

  “那就選武陵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父親連忙說道。

  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家長和學生討論著武陵大學。

  和去年不一樣,去年大家都認為武陵大學只是一個垃圾大學,結果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填報武陵大學。

  而今年在媒體的宣傳下,很多學生和家長才知道,武陵大學竟然這么牛。

  特別是計算機系,更是號稱世界一流,不管是在計算機軟件還是硬件,武陵大學都有自傲的本錢。

  7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到來。

  “今年也不知道會有多少學生選擇報考咱們武陵大學!”李可灼有些忐忑的和老楊說道。

  “肯定會有很多學生報考咱們學校的,這點你放心吧。”老楊安慰。

  “希望如此。”李可灼點點頭。

  如果今年還是沒有太多學生報考的話,他就只能花積分找學生,這樣非常浪費積分,十分不劃算。

  “李老師,首都的領導打電話找你。”

  些天李可灼正在外面考察試驗室,他的助理把一個移動電話遞給了他。

  “領導,您找我?”李可灼朝電話那頭說。

  聽到李可灼的話,電話那頭說道:“李老師,馬上就要舉行十四次人民代表大會了,你作為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個人,國家決定邀請你作為特邀代表參加這次大會……”

  最后領導朝李可灼問:“李老師,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

  聽完領導的話,李可灼連忙說道:“領導,我有時間的,肯定有時間,這是國家和人民對我的肯定和給予的榮譽,我到時候一定準時參加這次大會。”

  “好,到時候我會派人來告訴你大會的具體流程,你作為重要的特邀代表,需要提出一些對國家的建議,到時候還要在大會上發言,所以你要好好準備一下。”領導朝李可灼說道。

  “好的領導,我一定好好準備。”李可灼連忙說道。

  和領導掛斷電話后,李可灼都還有些興奮!

  相比起賺上百億美元身家,也不如國家和人民對他的認可以及給他帶來的榮譽感強烈。

  “老楊,你說我要提出一個什么建議好?”李可灼有些興奮的問老楊。

  聽到李可灼的問話,老楊想了想說道:“或許你可以建議國家高考實行各省分考……”

  “各省分考?”

  “是的,各省分考,利國利民。”老楊說道:“全國統考,各省因為掌握的教育資源不一樣,導致各省的學生成績差距太大,很多發達地區的學生怨聲載道,這不利于國家和人民的內部團結。”

  老楊最后說道:“只有各省各自出題分考,才能有效解決這種情況。”

  聽到老楊的話,李可灼點點頭:“你說得對,各省分考確實是好的政策。”

  各省分考,以及限制各省大學生名額,看起來對于發達地區的學生不公平,但是對于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團結,卻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天才一秒:m.24kwx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