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2章 我給你們說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啪!”

  一聲響,二蛋媽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喚回眾人的注意力。

  “李家閨女,你不要騙人了,高豐收那小子要是學習的人,俺家二蛋以后就是當大官的料!”

  她一點兒也不信高豐收會學習,振振有詞道:“學習又什么用,一不能吃二不能喝的,還耽誤干活,大家伙說說,就高老太那精明的樣,能讓自己孫子去偷懶。”

  學習就是偷懶,這是她的想法,也是很多村民的想法。

  村里沒有任何學習的氛圍,連一所村小都沒有,也就前幾年上面要求辦掃盲班,掃了大半年上面管得不嚴了,掃盲班就消失了。

  在村里人的認知里,學習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甚至是一個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

  周珩聽了眾村民們的想法,驚愕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很受震撼,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老頭扯著脖子辯解:“你個瞎眼的婆娘,真是沒見識,高老太為了讓高豐收到我家學習,還送了一籃子蔬菜呢,滿滿一籃子,不信你去問。”

  “別說是高豐收了,俺家蜜棗兒也學習呢,可比你有文化。”

  “石柱子家的寶玲和狗蛋也跟著知青們學習呢,你覺得石柱子不如你知道的多嗎?”

  聽說李石柱家閨女兒子也在跟著知青學習,眾人收回之前的鄙夷,疑惑地看向李石柱。

  為什么?

  難不成那幾個知青有什么門道?

  他們的關注點沒轉移到該轉移的地方,反而轉移到了知青的身上,覺得肯定是知青們能給好處。

  李石柱這時候只好站出來,“二蛋媽,你別瞎咧咧冤枉明月了,明月說的都是真話,高豐收是跟著知青們學了幾天,這事兒等高家回來了,一問就知道。”

  然后他開始和稀泥、做最后的發言,催大家散了吧。

  “行了,大家沒啥事就都回吧,我說一句:明月不是小偷,大人回去好好跟娃子們說一說,都是誤會。”

  他要趕人,很多人卻不走。

  之前替李明月澄清的那個老太太問大隊長:“石柱隊長,你為啥要讓你家閨女小子去知青那里學著啊?是不是知青們有啥門道,有好事你可別自己獨吞,給大家伙吱一聲。”

  一聽‘好事’二字,嘩啦啦很多人站住了,你一言我一語想弄清楚好事是啥。

  李石柱那個氣啊,合著在村民眼里他就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啊!

  “收起你們那些小心思,俺家寶玲和狗蛋去學習,不僅僅送了蔬菜,還送了一罐子煤油燈,好處是有,那就是能從知青們那里學到知識,至于你們認為的別的好處,我不知道!”

  有人問:“學到知識有啥好處?”

  周珩聽不下去了,他深吸一口氣,站了出來。

  “隊長,我來跟大家說幾句吧。”

  李石柱一看是周珩這個穩重的青年,正要點頭同意,就被李明月的大喊給打斷。

  “支持周珩同志講話,周珩同志最棒!”

  周珩是氣運大佬,是李明月要想方設法刷好感、抱大腿的對象,見此機會,她自然要拍一把馬屁,蹭一波運氣。

  且人家站出來肯定是為了撐她和爺爺的,別人沒表示,她得把氛圍炒起來。

  眾人:“......”

  李老頭:“......”

  李石柱:“......”

  周珩:“......”

  李明月見氣氛突然安靜,于是又加了一句:“周珩同志很厲害的,他講的肯定錯不了,大家鼓掌歡迎。”

  掌聲自然是沒有的,大家瞅她如傻子。

  臉皮之厚如李老頭都覺得有點兒無法直視,他默默往旁邊挪了兩步。

  李石柱咳咳兩聲,“好了,那大家就聽一聽周珩同志咋說。”

  周珩環視一遍四周,在大家的注視里,他蹭蹭爬上旁邊的一棵枯樹,站在一個大樹杈中間,高高在上的俯視眾人。

  “我就是一名知青,現在借住在李大爺家。”

  “有人說學習沒用,我想跟大家掰扯掰扯學習到底有沒有用。”

  剛剛聽村民們一席言論,石背村的偏僻落后封閉再次刷新他的認知,也讓他堵得難受。

  “我先告訴大家我的看法,學習有用,學習很有用,學習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話音一落,眾人哂笑起來,有人嗡嗡嗡地說起話來,覺得周珩在瞎說。

  李明月見此情景,覺得這些人真是不知珍惜,能聽999一番話多難得啊。

  你以為999到處都有嗎?

  從她重生那一刻起,到目前為止,她也就見了這么一個活生生的999,且村里的人能顯示出正氣運值的人不超過兩個,且氣運值差999一個長城的距離。

  不是有句話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嗎。

  周珩的話不僅會讓你們打通任督二脈,還會讓你們的氣運值增加呢。

  從周珩站出來到現在,不過三句話,她和爺爺已經各自增加了一分的氣運值,這大概就是氣運大佬的普照吧。

  于是她又舉起拳頭大喊了一句:“說得好!”

  眾人:“......”說啥了就說得好,他們咋沒聽出來呢。

  李石柱無奈道:“明月,別搗亂。”

  李老頭眨巴一下渾濁的眼睛,表示他啥也沒聽到。

  周珩往李明月那里看了一眼,繼續說話:“我先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大家聽一聽再想想學習到底有沒有用。”

  他盡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說。

  “現在國家到處搞建設,城里的工廠、單位越來越多,用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很有可能就會來咱們村招工。”

  “招工的時候,如果有兩個小伙子,一個有文化,一個沒文化,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人家肯定要有文化的那個。”

  “我聽說咱們村的趙文生,當初能去城里上班就是因為他有文化。”

  可不就是么,這倒是真的,大家默默點頭認同。

  李明月暗暗加一句:趙文生那個狗能被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會舔!

  不過這個就不說出來了,那樣會拆999的臺。

  她又大喊一句,支持周珩,“沒錯,我們村現在不少大姑娘都想嫁趙文生那個狗!”

  眾人抽抽,之前李老頭到趙家鬧不就是為這事兒么。

  不過聽了周珩說的這件事,眾人表情意動,趙文生可不就是小學畢業么。

  別看大家不怎么看得上趙家的為人,不過很多都羨慕趙家有個在城里工作的趙文生,也的確有不少大姑娘想嫁給趙文生去城里過呢。

  周珩又說:“除了招工,還有參軍入伍也一樣,有文化更有優勢。”

  “我問問大家,若是你們家有個姑娘要結婚了,你們是愿意選擇有文化有知識的,有可能去當兵去城里上班的小伙子呢,還是愿意選擇一輩子在村里種地的文盲?”

  那自然是前者了,眾人想也不想就用腳選擇了。

  “你如果想當干部,有文化有知識就是必須的條件,誰的文化高誰當干部的可能性就更高。”

  “有人說種地不需要文化,那不對。”

  “你種地要買化肥吧,化肥也有很多種,起的作用也不一樣,你要是不認識字,就有可能買錯了,甚至買不到,或者買貴了。”

  “現在國家其他地方種地都有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磨麥子有磨面機,要操作這些機器也都需要你有文化。”

  “不然同樣種地,可能別人一畝地能收三百斤,而沒文化的人則可能收五十斤。”

  有人聽到一畝地收三百斤深吸一口氣。

  “學習的越多,懂得會越多,以后的機會會越多,以后也會過得越好。”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走出咱們這村,到大城市去,那就抓住一切能讀書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吧。”

  周珩都是拿村民們身邊的事情來說的,大家一聽就明白,很是受震動。

  當周珩說完了半晌,大家還沉浸在他剛剛說的那些事理,仔細琢磨著、詫異著、恍然大悟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