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87章 識時務者為俊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虞侯長看似紅光滿面,神清氣爽,但是心里面卻犯起了嘀咕。

  這一下來了這么多人,算上所有人一天的口糧,加起來那可是平時府上一個月的錢糧。今日是我虞氏重振門楣的日子,只希望這些落魄貴族不要搞事。

  他兒子的加冠之禮能開起來,還有當今皇帝的默許,

  否則何以當眾聚集起這么多氏族。

  虞侯長喜在臉上,痛在心里。

  寬大的庭院,前堂后庭都集滿了人,前來的諸位,都找到了席子坐下。忽的聽到一陣馬蹄鳴動,分外劇烈。

  院門里的黃犬都被嚇得狂吠不止,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

  喧囂吼聲也漸漸在眾人耳邊響起。

  宋義神色微微有異,問虞侯長:

  “族長,外面可是出了什么事。”

  虞侯長不緊不慢站起身道:

  “今日我有貴賓到此,還請諸位一同隨我去迎接。”

  秦國的重量級人物姍姍來遲,上將軍趙佗,帶了三千秦國銳士來此。

  將軍自有戰車,旌旗在車的前前后后隨風搖擺,四面都是配劍的壯士,一個個身高七尺,更襯托的趙佗威風八面。

  只是趙佗身后,還跟著一輛銅蓋馬車。

  馬車上坐著的是人自然是王戊。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也是帶冠配長劍,更有五枚玉佩相環系在腰間。赤黃色深衣外加黑色外袍,自然是貴氣無雙。

  這王戊一下了馬車,江東之貴族頓時都覺得自己衣服失了顏色,與此同時,眾人也都訝異的瞧著虞侯長。

  楚國貴族們的聚會,請秦國的上將軍還有這個大胖子過來做什么?

  宋義見了,瞠目怒曰:

  “汝今日可是要害我等?”

  虞侯長見他要在自己面前動粗,

  心中不樂,好言勸道:

  “宋公與我,多少年的交情,我豈會害宋公。他們是我今日請來的客人,宋公還是給我個面子,不要到時候弄得我難堪。”

  三千銳士,一路驅策而來,猶如長虹貫日,一下到了這虞氏門前,四周頓時雅雀無聲。心中有鬼的人,自然窸窸窣窣,舉目張望,看著院墻周圍,已經逃無可逃,只好強做歡笑之色。

  這趙佗下了馬,一臉肅穆,他遙遙就見到一個精瘦的老頭對他目露兇光,不免皺眉。

  虞侯長見狀,

  連忙看向自己的兒子,

  虞君集趕緊躋身在前,

  擋在宋義前面。

  今日不能見血,一旦見血,那虞氏也要跟著完蛋。

  虞侯長笑呵呵地站在臺階上,拱手作揖:

  “大將軍和王公聯袂同來,寒舍蓬蓽生輝啊!”

  趙佗改容換色,客氣回道:

  “虞族長今日好大的排面,今日我也是見識了。傳聞楚國有三戶,我在這荊楚之地駐軍也有十年矣!今日有幸,目睹這三戶,沒想到竟然有數百之家,場面蔚然壯觀,倒是開了眼了。”

  “托趙大將軍之威名,我虞氏才能聚齊眾多親戚家眷。至于楚國三戶,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哪里還有什么楚雖三戶呢。”

  趙佗聽了這話,自然高興,當即笑道: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論江東之地,英雄幾何,以吾之見,虞族長便是英雄啊!”

  虞侯長聽了,更是得意。

  他手中的資源,并不多,要想翻身,恢復祖上的榮光,就得審時度勢。

  王戊邁著步子,很是閑散,在這種場合,不免凸顯的自己有些傲慢。

  “王公大駕,有失遠迎。”

  “既發拜帖,便是看得上我王某,王某愿意結交虞公這個朋友。”

  只是這一句話,就已經給虞侯長增了數倍的面子。

  虞侯長自然大喜,

  “我等沒落門第,能得王公賞識,已然是托先祖之蔭。”

  “虞氏,流傳千年的貴族,更與當今太后同出一脈。我雖為戴罪之身,但是此番前來江東,臨行前得陛下告囑,務必要善待虞氏這樣的公族,此為全當今陛下的孝心。”

  言下之意,今日給你這個面子,都是陛下賞賜你的。如果其他公族羨慕,就該學學虞侯長。

  虞侯長聽了,連連笑道:

  “在下并無所長,能得當今陛下和太后掛念,一仰賴當今陛下之仁孝,二仰賴先祖之蔭庇。”

  趙佗看說的也算差不多了,便道:

  “二位相談甚歡,我本不便打擾,可是今日既然是犬子加冠大禮,又請了眾多賓朋,何不先入座再說,也免得貽誤行禮的時機。”

  “節下所言極是,請二位貴客隨我入府。”

  虞侯長一面走,蕭何一面從室內出來迎。

  王戊看見蕭何,自然心喜,雙目如星,他快步走上前去,拉著蕭何就道:

  “沒想到今日蕭郡也來了這加冠之禮。”王戊看著侯君集道:“你這小子,倒是天大的福氣,竟然有蕭郡來為你觀禮,日后前途無可限量!”

  這虞君集,長得分外俊美,當真是面若溫玉,眉目清秀,豐神俊朗,穿著淡青色深衣,立在眾人眼前,誰人都移不開眼。

  “王公所言極是,小侄今日得見蕭郡公,瞻仰風采,亦然領悟了蕭郡公可謂名副其實江東第一吏,佩服,拜服!”

  還好曾經在宮中住過一段時間,否則今日這場面,蕭何倒也應付不過來。

  蕭何被王戊拉著,也只好裝作和他關系很好的樣子,一個是富貴皇親國戚,一個則是兩袖清風當朝大吏。兩人并在一起,一黑一褐,倒是相得益彰。

  “王公莫要抬舉我了,今日前來,實則是為了江東的安寧。”

  宋義之輩聽了,頓時頭皮發麻。

  這個蕭何,這話能是在這場面說的!他們今日你一言我一語,張口閉口都是皇帝,好像是已經知道他們要造反了,在給他們下最后通牒似的。

  今日這加冠之禮,宋義只覺得詭異。眾人都是強做笑顏,唯恐暴露本心。

  秦人和楚人,有什么好客套的!當年秦國滅了楚國的時候,可不見你們當時和秦人那么親近。

  就是王戊,也被蕭何這一句話給嚇了一跳。

  我來荊楚,就是為了防止秦國和楚國打起來,你怎么在這種場合一開口就說這種話!

  王戊聽到這話,不由得側目相視,只見蕭何面容并不嚴肅,還微微帶著笑,分外親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