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16章 學校發放物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當飛機即將靠近學校的時候,聽到聲音的同學們,甚至不顧還沒有下課。

  很多人都已經沖出教室抬頭向天上觀望。

  小學生加上中學生,一共有五百多人。

  仿佛直升機的聲音就像是下課鈴聲,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每一個人都一臉好奇的向操場方向涌來。

  由于直升飛機刮起的氣浪,讓很多體弱的小學生無法靠近。

  不過這個過程僅僅持續了不到兩三分鐘。

  兩架飛機便穩穩的停了下來!

  在第二架飛機上,在縣長的帶領下,宣傳部門的領導,教育部門的領導,以及縣電視臺的工作人員。

  學校的校長早就接到了通知,在出發之前電話就打到了鄉里,而鄉里的鄉長直接跑到學校通知校長。

  本來學校還打算組織一個歡迎活動。

  可是就連校長也沒想到,直升機的氣浪如此的震撼。

  此時很多學生手上還拿著各種顏色紙張做成的鮮花。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雖然現在的效果,比不上之前的排練效果。

  但好在口號喊了出來而且非常的整齊。

  當林平跟縣領導下了飛機向校長跟鄉長的方向靠近時,立馬有幾個帶著紅領巾的小朋友,上前給領導們獻花。

  林平也接到了一束有各種顏色紙張疊成的鮮花。

  “很漂亮,謝謝你!”林平看著一個滿身補丁,而且滿臉灰塵的孩子。

  看著眼前的孩子,林平有些分辨不出來,這是幾年級的學生?

  “你多大啦?上幾年級?”林平好奇的問道。

  小朋友本以為送完鮮花,行個少先隊的隊禮,就可以回到隊伍之中。

  沒想到眼前這位大哥哥,居然還要問問題。

  一時之間,小朋友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好在林平問話時的語氣很溫柔,小朋友馬上小心翼翼的說道:“我上五年級了,今年十五歲了!”

  說完這話,小孩擔心自己再被問問題,于是趕忙掉頭就跑。

  十五歲才上五年級,林平無奈的搖搖頭。

  林平的搖頭,倒不是覺得這孩子文化課水平不行。

  在這個年代有太多的客觀原因,即便是十五歲能上五年級,對于很多家庭來說也是能夠接受的。

  畢竟在這個年代,學習成績太差被留級,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甚至有些小朋友,二年級留一次,三年級留一次,甚至到了四年級又被留一次。

  別人三年完成的功課,這些小朋友卻需要花六年時間。

  有時候并非他們不努力,并不是他們不想好好上學。

  只不過有太多的外在因素。

  對于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學生來說,上學只有一件事兒,那就是學習。

  可是對于八十年代,上學的孩子們來說。

  童年并不只有上學,還有繁重的家務,甚至秋收的時候,一個五六年級的男孩子,必須要頂得上半個大人。

  這是他們的無奈,更是他們的命運。

  對于網絡大爆炸年代的孩子們來說,很多人都在抱怨課業太重。

  可是,就在他們抱怨的時候,有誰想過他們的父輩,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不但要有一個合格的學習成績,還要承擔家里很多繁重的體力活。

  林平聽自己老媽說起過,舅舅們小的時候,每天放學回來之后,還要去地里干活。

  甚至還要走到很遠的深山,到山上去采一些藥草。

  為的就是將來能把這些草藥賣掉換錢。

  正是因為有其他太多的勞動,讓這些弱小的孩子們疲憊不堪。

  根本無法再有注意力去學習,最終導致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歡迎各位領導,也歡迎林先生沐小姐。”校長看著孩子們獻花之后,趕忙也上前打個招呼。

  而就在校長上前打招呼的時候,各個班級的老師們正在整肅隊伍。

  甚至初三的學生們,還在趕緊布置講臺。

  看到這一幕,林平想起了自己上學時候的景象。

  自己上學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這些領導們下來視察。

  學校把所有學生集合在操場上,聽著這些叔叔大爺在臺上啰里啰嗦一個多小時。

  本來這些話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沒什么吸引力,同學們交頭接耳自然也就成了正常現象。

  可是一旦交頭接耳被班主任發現,一旦允許回到班級,勢必會被班主任一頓訓斥。

  看著講臺布置完畢,林平直接走上臺前。

  他可不希望今天變成了領導們漫長的演講會。

  “老師同學們你們好,我是太行控股的創始人林平。

  今天來到學校,是給大家送一些書籍文具還有一些衣物。

  各個班里的老師整理好自己班的隊伍,同時老師們記錄一下班級里學生的鞋子尺碼,還有衣服褲子的尺碼。

  尺碼要按照男女學生分開來登記,所有的學生按照順序領取自己的東西。我們先從一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后面的班級趕緊統計自己的信息。”林平在說話的時候,飛行員們已經把物資搬到了講臺旁邊。

  林平看著飛行員們把物資一箱箱的搬了過來,沐言菲跟安然趕忙準備著書包跟文具。

  書包跟文具,為了采購方便,沐言菲只采購了一個尺碼。

  不過看著書包的做工,林平還是比較滿意。

  即便是發給這些小學生,恐怕也夠讓他們用到初三畢業,甚至一直帶到高中。

  “文具盒這么重的嗎?”拆開之后,安然拿著一個文具盒驚訝的說道。

  “這些文具,在港城已經打包完畢。每個文具盒都是上下兩層,里面都有十幾支筆,鉛筆鋼筆圓珠筆都有,甚至還有兩塊橡皮。只不過這一次沒有準備鋼筆用的墨水,想著到了這邊再采購。”沐言菲打開了一個文具盒,展示里面的東西給林平去看。

  “鉛筆跟圓珠筆就夠了,不過鋼筆給孩子們做個紀念也是不錯的。”林平對文具盒非常的滿意。

  如果這些孩子們愛惜一些,這些筆用到初三至少沒問題。

  高中之后瘋狂刷題的話,別說是十幾支筆,就是幾十只筆也是正常的損耗。

  “每人兩雙鞋子,鞋子的外包裝都有便簽,上面寫著具體的尺碼。”沐言菲給林平過目了文具盒之后,又展示了鞋子。

  “給那些小學生一個適合的尺碼,然后再給他們配一雙大一點的鞋子。畢竟是小孩子,鞋子幾乎都是一年一換。

  給他們一雙大一點的尺碼,明年或者是后年就可以穿了。衣服同樣按照這個標準進行配發。”看著飛行員們一箱一箱搬來的物資,林平告訴所有人發放物資的標準。

  本來縣領導們還準備了發言稿,只是看林平如此的直接,而且縣長也沒有說話。

  其他領導自然也不敢提醒林平,要不要讓他們把發言稿讀完。

  畢竟這發言稿可是熬了很長時間寫出來的。

  如果不念一念的話,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不過,領導不說話,他們這些人也只能默默跟著做事。

  很快,二十分鐘之后。

  一年級兩個班級,老師已經整理出來了學生們的尺碼。

  一個小女孩兒怯生生的走在最前面。

  最先發放的是書包,而發放書包的人是縣長。

  書包只有兩個顏色,一個是粉紅色,一個是天藍色。

  看著是小女孩走過來,縣長拿起了一個粉紅色的書包。

  當書包交給小女孩的時候,感覺比他整個人都要大。

  不過,摸著這書包的材質跟做工,相信可以夠小朋友用很多年。

  “好好抱著,到下一個叔叔這里領鉛筆盒。”縣長把書包交出去之后,低著頭囑咐道。

  “跟縣長伯伯說謝謝。”老師趕忙在身后提醒的說道。

  小女孩聽到老師的提醒,認認真真的鞠了個躬,然后怯生生的說道:“謝謝伯伯。”

  看到小女孩的穿著,再看到小女孩兒怯生生的目光,縣長鼻子有些發酸。

  一任的父母官,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想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想讓孩子們只需要安安心心的讀書。

  可是,太多的工作需要他去做。

  然而這么多工作都需要經費的支持,可是上級領導也是勒緊褲腰帶在過日子。

  整個國家都沒有多少經費,他們又能怎么辦呢?

  而現在林平從港城采集到的物資,足夠讓整個縣里的上萬名學生,都能夠在物質上有一個大踏步的更新。

  在更偏遠的一些鄉,甚至有的小學生,上了三四年級都用不起潔白的作業本。

  是家里的長輩們買一些發黃的草紙,然后裁切成為作業本的大小。

  每個班級收作業的時候,當所有的作業本落在一起的時候,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顏色。

  最讓領導們感到無奈的是,一旦到了深秋跟冬天的時候。

  尤其是到了冬天下雪的日子,孩子們保暖的衣服更是讓人們揪心。

  有些貧困的家庭,到了冬天孩子只能穿一雙沒有棉花的布鞋。

  面對這樣的情況,縣里面想要解決,甚至給每個學校的貧困生額外發一些過冬的物資。

  以前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首先是縣里面沒有那么多的資金,無法照顧到絕大多數人。

  只能每個學校尋找最貧困的幾個學生而已。

  可是這樣的資助,會讓很多人心生不滿。

  大家都覺得,家家戶戶都是一樣的貧困。

  憑什么那些孩子能夠得到新的棉鞋棉衣棉褲,而他們家的孩子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而現在,林平給學校每一個學生統一配發,只有這樣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論。

  當所有的東西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人手上的時候,才會沒有亂七八糟的不滿。

  小女孩抱著書包來到了第二物資發放點。

  第二個物資發放的是文具盒,發放物資的是林平。

  林平直接把文具盒放到了書包里面。

  “平時就裝一兩桿筆,把不用的筆都放在家里面讓父母保管好。等需要的時候再拿新的,聽清楚了嗎?”林平看著小女孩兒囑咐的說道。

  “嗯。謝謝叔叔。”小女孩兒再次鞠躬。

  而到了下一個物資發放點,是沐言菲在發放鞋子。

  配合沐言菲發放的是安然,畢竟一次性發放兩雙,而且一大一小的配置,工作量有些多。

  除了安然之外,幾名飛行員也在幫忙。

  領鞋子的時間有些長,甚至還親自讓孩子穿了一雙在腳上。

  另外一雙鞋子,則是放到了書包之中。

  不過小女孩兒好像是害怕自己的舊鞋被丟掉。

  試穿完畢之后,就想要馬上脫下來。

  看著女孩臟兮兮的腳丫,沐言菲有些輕輕的皺眉。

  安然注意到這一瞬間后,承擔了所有的穿鞋任務。

  沐言菲意識到自己有些抗拒,于是強迫自己蹲了下來。

  “你幫他們挑大小,我來幫他們試鞋子。”安然在這一刻像是一個天使一樣,毫不嫌棄的幫每一個小朋友試穿。

  好在幫小朋友試穿的過程之中,老師們也在幫忙。

  而且前幾名孩子試穿過之后,知道這些尺碼的標準之后,后面的學生穿起來順利了很多。

  不會再因為號碼出現巨大的錯誤,而導致穿不進去或者太大。

  熟悉了這些尺碼標準之后,領鞋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用試穿,稍微比劃一下就知道大小。

  領完鞋子之后就是衣服,縣里教育部門領導們以及宣傳部門的領導負責分發。

  看著每一個人都在賣力的工作,這些領導自然也是格外的賣力。

  而縣里電視臺的同志們,抓緊時間記錄這一切。

  發放物資的過程中,兩輛卡車也開了過來。

  看到卡車也來到學校,沐言菲趕忙對著林平說道:“這里面都是冬天燒火的爐子。

  另外,還送來了一些油鹽醬醋茶,米面肉蛋奶。

  這些東西會送到食堂,這個冬天的物資,保證每個班每個同學都能吃得到。

  以后村長家的孩子就不用再帶飯了,甚至連餐盒都不需要帶,因為采購的餐盒足夠每個人分發一個。”

  物資發放整整兩個多小時之后,才勉強發放了一半人。

  書包跟文具盒最為輕松,可是鞋子跟衣服還需要一點時間去調試。

  導致發放速度遠遠拖慢了行程。

  “校長,麻煩你讓老師們來發物資。我跟縣里的同志們,到食堂還有宿舍去看一看。你們就無需陪同了,只需要保證每一個學生都領到自己的東西就行。”林平不想把時間全部浪費在發發物資上面,而是親自去看看現在孩子們的住宿環境,跟食堂的就餐環境,以及大家能夠吃到的東西都是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