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天無二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1/2)頁  潁州攻陷,牛存節陣亡,帶給梁軍的打擊無以復加。

  唐軍甚至不需要攻打許州,可直接揮軍北上陳、汴。

  牛存節部覆滅,相當于松開了綁在壽州李神福身上的一只手。

  李神福七萬大軍北上徐州。

  這種滅國之戰,只需堂堂正正碾壓即可,不需要兵行險著。

  李曄也希望看到汴梁與河東的反應。

  大唐天佑十年七月,劉知俊、杜晏球攻破汝州,陣斬胡真。

  汴梁在淮西的兩塊柱石全部倒塌,劉知俊直接揮兵鄭州。

  許州抵抗李筠、高行周、薛廣衡大軍一個月之后,終于不堪重負,牙將董元忠兵變,誅殺刺史王鶴識開門迎接大唐。

  至此汴州已經向唐軍敞開通途。

  李曄領軍進抵許州,離汴州只有兩百多里。

  李曄發動政治攻勢,發布詔令,逆梁大勢已去,中原山東士民將帥勿得附賊。

  詔令像波浪一樣從許州傳遍梁地,汴州城內如喪考妣,百姓驚恐不安,士卒并無戰心,牛存節與胡真的死對他們的打擊太大了。

  淮西防線兵力不下十萬,汴梁重將一半在西面,依然扛不住,汴梁就能扛住?

  若只是損兵折將丟城失地也就罷了,當年朱溫被秦宗權以十倍兵力圍攻,汴州孤城一座,仍然堅強的挺了過來。

  但朱友貞不是朱溫,他沒有收拾人心的手段,更沒有朱溫的狠勁,汴梁朝廷比民間更為恐慌。

  很多人早就做好了打算,不是暗中投北,就是投西。

  朱友貞問計于趙巖、張漢鼎,一人勸遷都兗州,一人勸偽降大唐,穩住皇帝。

  朱友貞雖然仁懦,但并不是傻子,“四十萬唐軍西來,豈會善罷甘休?今形勢不利,遷都兗州,軍心民心俱不存矣!”

  直到此時,朱友貞才又想起敬翔與李振,李振從朱友珪變亂起,就稱病在家,不與外人來往。

  而敬翔自從朱溫死后,也是心灰意冷。

  不過汴梁也是敬翔的畢生心血,國家危亡,還是挺身而出,“唐晉皆是陛下死敵,汴州城中仍有大軍六萬,糧草豐實,兵甲足備,以王彥章為將,足以拒唐軍,魏博有軍十六萬,可令段凝、黃文靖、戴思遠等將回援之。”

  朱友貞道:“能救汴梁否?”

  敬翔潸然淚下,“臣三年前就規勸陛下遠離小人,重用賢者,陛下不聽,方有今日之禍,眼下局面,就算能解一時之困,也不能救應全局。”

  朱友貞怏怏不樂,悵然而嘆。

  王彥章又被啟用,拔為馬步諸軍都指揮使。

  其上任之后,力裁老弱,整頓兵甲,散府庫之財給守城士卒,招募青壯,征集糧草、木石、火油、羽箭等守城之物。

  此時梁國南北遭到夾擊,盜賊蜂起,各地百姓富戶向汴梁集中。

  直接令汴梁人口達到八十萬。

  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汴梁的防御力。

  這也是朱友貞下決心堅守汴梁的原因之一。

  汴州是很多梁軍的家,只有在此地堅守,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

  沒有汴州,朱友貞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

  唐軍大舉東出的消息自然也傳到河北。

  澶州。

李存勖面色陰晴不定,到目前為止,他連魏博都沒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吞下。

  劃河而治,似乎是最優選擇。

  但李存勖不甘心,他看的出來,以唐軍如今的勢頭,偏居河北遲早也是覆滅的結局。

  當然,晉軍很多軍將覺得無所謂,這么多年的結盟,讓他們大唐的認同度提高。

  李存勖的晉王,是大唐的晉王。

  正統性,無疑是皇帝手上最鋒利的武器,這么多年,皇帝勢如破竹一般重振河山,除了軍威,李存勖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大唐是天下正朔。

  三百年大唐,曾經輝煌一時,無數人為之側目,大唐雖衰,但人心未厭。

  這才是大唐崛起的根本。

  “大王,汴京密信!”斥候風塵仆仆的呈上一顆蠟丸。

  李存勖捏開,取出其中紙片。

  信很短:“唐軍一時難以猝攻汴州,大王可遣周德威攻略山東,同時親率河東雄師逼降段凝,放黃文靖歸南,兵臨滑州,以觀汴梁形勢!”

  段凝自接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之后,收攏梁軍敗兵,兵力達到九萬。

  而山東盜賊蜂起,戴思遠、朱友謙兵力被牽制,不能平定地方。

  “此二策當真精妙,唐梁爭鋒中原,我軍攻略山東,坐收實利!”郭崇韜再次嘆服。

  李存勖眼中閃過一縷精光,“段凝此人庸才爾,接任王彥章以來,縮首相州,未嘗沒有坐觀形勢之心,朱友貞若滅,安時以為河北大唐能相安無事否?”

  郭崇韜一愣,沒想到李存勖這么快就問出了這個問題。

  當然,作為晉軍謀主,他也反復思索過這個問題。

  答案顯而易見。

  李存勖坐擁河北,兼并漠南,現今窺伺河南,兵強馬壯,天下良將一半在河東,如此實力,怎會屈居他人之下?

  同樣,皇帝也不會允許一個割據的河北存在。

  皇帝的口號就是重振大唐,縱觀今日之大唐,境內可還有節度使?

  即便現在皇帝跟李存勖相安無事,下一代呢?下下一代?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兩個雄主生在同一個時代,結局也是注定的。

  “不能!”郭崇韜半跪在李存勖面前,低下頭。

  這個臣服的姿態令李存勖相當滿意。

  “不錯,大丈夫生天地之間,安能寄人籬下?河東三代人經營,豈能喪于本王之手?傳令周德威,進取山東!安時隨本王走一趟相州!”

  “臣領命!”

  李存勖親引大軍出澶州,向西北面的相州而去。

  黃文靖探聽到動向,立刻南下渡河,向汴梁而去。

  朱友貞廣發勤王的詔令,到目前為止,只有黃文靖動了。

  周德威揮軍南下,博州朱漢賓無動于衷,既不攔截,也不向南面的青、鄆示警,反而暗中與李存勖書信往來。

  朱漢賓身為朱溫假子,尚且如此,可見梁國之形勢。

  反而是戴思遠,窺破晉軍意圖,引軍攔截,同時告知朱友謙。

  然而令戴思遠沒想到的是,朱友謙縮在青州,按兵不動,向朱友貞索要平盧節度使的職位。

  戴思遠獨木難支,與周德威力戰,兵敗被俘。

  汴梁的平盧節度使任命還沒下來,朱友謙就投降了晉軍。

  周德威也明白朱友謙的意思,過青州而不入,掃蕩淄、鄆、兗等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