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八十四章 天佑元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1/2)頁  河朔風云驟變的消息傳到李曄耳中的時候,李曄剛剛回到長安。

  到了這個時候,不能不動手了。

  唐軍收復江西,錢镠和王審知都異常恭順,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了兩百多艘戰船。

  而光州、舒州、宣翕的騎兵早已枕戈待旦。

  李曄令王師范為東南行營司馬,進鄂州,總攝諸軍后勤,以及出兵時機。

  在天復五年到來的時候,李曄采納欽天監的建議,改元天佑,正式下達伐梁的詔令。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光州朱瑾,趁淮水結冰之際,騎兵渡過淮水,進攻蔡州,輕騎往來如風,沿途劫掠百姓及城鎮,此時蔡州的守將換成了王檀,然而在申州郝摧、唐州李筠的虎視眈眈下,一動也不敢動,任憑朱瑾在蔡州境內肆虐。

  蔡州民風彪悍,習慣了與大唐的對立,也習慣了汴梁的統治,自發組織鄉勇,對抗唐軍。

  可惜朱瑾不像李曄那般宅心仁厚,深諳這個時代的黑暗規則,對汴梁血海深仇,為最大限度削弱汴梁,但凡抵抗者,一律屠之,絕不拖泥帶水。

  蔡州百姓紛紛逃難,或涌入州城,或逃入周邊。

  朱瑾的騎兵數次在蔡州城下耀武揚威,王檀按兵不動。

  蔡州城外成了一片白地。

  這個大唐最桀驁的地區,在唐軍的鐵蹄自此一蹶不振。

  汴州大為驚懼,以為大唐要攻伐蔡許之地,令范居實領兩萬汴軍支援,同時汝州的胡真也向蔡州靠攏。

  而等他們冒著嚴寒,抵達蔡州的時候,朱瑾早已竄入潁州境內。

  梁軍兵少,便為其所攻,梁軍兵多,朱瑾便調轉馬頭,二十多年的戎馬生涯,朱瑾對戰場把握極為精準,什么時候戰,什么時候走,從不流連。

  加上他手上補充了不少在馬背上長大的河隴青壯,八千騎兵來去如風。

  潁州全境糜爛,除了兵力較多的大城,境內沒有一塊兒完整的地方。

  胡真大怒,引軍正欲攻打光州,汝州的戰火又燒了起來。

  高行周與李筠合軍攻打舞陽,胡真驚出一聲冷汗,又連忙回援。

  支援潁州的重任自然就落到壽州王景仁的肩上。

  可惜王景仁手上有水軍,有步軍,但就是沒有成建制的騎兵。

  等壽州步卒慢騰騰的越過淮河,支援潁州的時候,朱瑾揮軍猛進,又竄入陳州境內。

  陳州、許州的背后就是汴州,朱溫的心臟。

  淮西求援信像雪片一樣飛入汴州,汴州能拿得出手的就剩范居實的兩萬人馬,還是步卒。

  不過在陳州境內,朱瑾取得的進展很小,陳州早有準備,堅壁清野,百姓遷入大小城中,嚴防死守,無人與唐軍野戰,朱瑾最遠流竄入亳州,聽得淄青的援軍趕來,才緩緩后退。

  只一個朱瑾八千騎兵,便攪的陳州以南天翻地覆,蔡州遭受的打擊最大,梁軍疲于奔命。

  馬力下降之后,朱瑾才回到光州,休養軍力。

汴梁剛剛松了一口氣,舒州劉知俊又動了,步騎并進,一路攻城奪寨,推進到廬州城下,廬州是壽州的南門,王景仁剛一動身,霍邱的劉存部水軍也跟著動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唐軍在淮南、淮西的廣闊戰場上反復拉鋸,梁軍疲于奔命,野地幾乎全部落入唐軍之手,梁軍只敢憑大城關隘堅守。

  天佑元年的一封捷報來自于李神福,水軍順江而下,襲取河州,遷全境百姓入江南宣翕。

  牛存節令陳璋水軍由運河南下長江。

  自引大軍馳援和州,不過李神福根本不與牛存節正面作戰,連和州也不要了,退回江南,與陳璋的水軍激戰,盡管李神福占據上游的優勢,依舊無法擊敗陳璋,雙方大戰十幾場,互有勝負。

  對于唐軍來說,江北最有威脅的力量就是陳璋的水軍,此人也是蔡將,隨孫儒南下。

  孫儒覆滅,陳璋投錢镠,從征董昌有功,被錢镠升為衢州制置使、衢州刺史,不過其在錢镠手下并不老實,野心勃勃,吞并周邊勢力。

  錢镠密令衢州羅城指揮使葉讓背刺陳璋,陳璋警覺,殺葉讓,舉兵反叛,被大將顧全武擊敗,遂投奔楊行密。

  此人作風強悍,水陸皆精,每逢大戰,脫衣去甲,肉袒持長槊出陣,士卒皆隨其死戰。

  他能在朱溫帳下脫穎而出,絕不是僥幸。

  江北因為此人掌領水軍,而遲遲得不到進展。

  而李神福的對手,不再是江西南面的一二州之地的盧光稠、危全諷等人。

  戰敗一次,對整個伐梁策影響深遠。

  破不了陳璋的水軍,淮南便會成為淮西的后方,伐梁策的效果少了一半。

  李曄這么重視水軍原因就在于此,唐軍騎兵厲害,總不能沖進江里砍人吧?

  此時楚州李振也引一萬軍,南下,支援廬州戰場。

  李振還帶來大量徐泗的民夫青壯,在廬州、滁州挖建水渠溝壑,修筑烽燧堡。

  往往唐軍一動,淮南狼煙也跟著動了。

  經歷了最初的慌亂之后,梁軍逐漸穩住局勢。

  只要唐軍攻不破有戰略價值的州城,淮西淮南就只是糜爛而已。

  李曄在長安也緊張關注著河朔與淮南的局勢。

  對于水軍進展不利,李曄早有心理準備,并沒有大驚小怪,此時朝中居然有人彈劾李神福耗費國家錢糧,養寇自重。

  畢竟為了建造戰船,李曄大費周章,連長安城墻都沒有加固。

  長安皇宮之中,還有不少當年黃巢大火的痕跡。

  李曄按下朝中不滿之聲,去信鼓勵李神福:勝敗之機,不在一時,戒驕戒躁,終有破敵之日。

  如果李神福都拿不下陳璋,李曄還真不知道如今的大唐,還有誰能在水面上擊敗他。

  伐梁之策的焦點逐漸聚集李神福的水軍上。

  而隨著天氣的轉暖,周德威的冰城終有融化的一天。

  其實李曄站在朱溫的角度,也不會理南面的局勢,只要攻破冰城,拿下李克用,河北大局便定了,得到河北英雄豪杰,汴梁實力無疑會大漲,天下之局會變成唐梁拉鋸,重現當年北周北齊之爭。

  只不過北周的川蜀換成了如今的江南。

  就在李曄忐忑不安的時候,薛廣衡帶著一封密奏急跑進殿,“陛下,剛剛收到河東消息,云州李存勖率步騎三萬,揮軍南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