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零九章 江淮名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1/2)頁  進入五月,長江、漢水各地也就進入汛期。

  春雨變成了大雨。

  大別山北麓的光州也烏云籠罩,時不時的下一場大雨。

  光州城下,密密麻麻的梁軍團團圍困,在第一波的突擊沒有攻下光州之后,各種攻城器械從蔡州運送過來。

  單是投石車就有兩百多架。

  這些天給江淮軍造成傷亡最大的就是這些投石車,光州雖然是重鎮,但城池狹小,投石車整日呼嘯,城中建筑被砸的面目全非。

  死傷最重的仍是百姓。

  不過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百姓的性命顯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大雨攻守雙方都有巨大影響,弓箭的威力小了一半,淋了雨的士卒疲憊交加之下極易生病。

  往往一個小傷口,淋雨之后,幾日間便潰爛。

  大戰剛剛停歇,楊行密帶著一眾將佐巡視城墻,經歷了最初的慌亂之后,江淮軍的軍心漸漸穩定下來,特別是梁軍幾次猛攻被擊退之后,士卒恢復了以往的悍勇。

  城內有三萬大軍,聚集了大量物資,還有幾萬光州青壯。

  楊行密的情緒也穩定下來。

  十年之前,孫儒五十萬大軍圍攻宣州,那時候的楊行密手上才多少人馬?不可一世的孫儒還不是倒在他面前。

  放眼天下,江淮軍攻城掠地能力不足,但守城絕對能稱天下翹楚。

  如今梁吳在兵力對比上,并沒有巨大差距。

  而且清口大戰勝利,讓江淮軍具有一定的心理優勢,加上此城是楊行密親自防守,江淮將士誰不用命?

  這也是江淮軍被梁軍偷襲重創之后,還能聚城而守的原因。

  “朱全忠驕狂自大,也罷,孤就讓這光州成為梁軍的墳場!”楊行密也是從底層士卒殺上來的,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既在亂軍中當過匪眾,也在朔方軍中當過小卒,雖然在占據江淮之后,以寬大示人,但并不改其武人亡命之徒的本性。

  “光州陰綿多雨,氣候大不同于汴州,且陛下攻其身后,大王只要手上兩個多月,梁軍銳氣自消。”朱瑾說道。

  作為曾經的天下風云人物,強藩節度使,朱瑾在投歸楊行密之后,受到楊行密的禮遇和重用。

  朱瑾也就對楊行密死心塌地。

  楊行密匪賊出身,十年間握有江淮,麾下名臣猛將成群,既能容納朱瑾這樣的豪雄,又能接受李承嗣、史儼這些客將,其人格魅力和能力可見一斑。

  歷史上,如朱溫、王建在晚年都有屠戮重將之舉,唯有楊行密對叛亂將領網開一面。

  江淮在遭受唐末一系列天災人禍之后,能迅速恢復過來,其功皆在楊行密。

  “朱將軍所言甚是!”此時的光州城中,匯集田頵、王茂章、周本等江淮名將,還有李承嗣、史儼兩位北方騎將,四面城池固若金湯,楊行密的自信絕非妄言。

  江淮的局勢并沒有想象當中的那么糟。

  壽州方向,朱延壽再次擋住朱友裕大軍,南面李神福剛剛擊退了錢镠大將顧全武,留安仁義鎮守潤州,正引兩萬黃頭軍勁旅趕赴光州戰場。

  大將臺濛也從揚州驅兵西向,支援壽州戰場。

  朱溫在第一時間沒有拿下光州,后面就越發困難。

  光州正成為天下第二個風暴眼。

“如今梁軍人困馬乏,末將請命率領本部騎兵沖擊敵陣!”李承嗣的沙陀騎兵在城中休整多日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早已按捺不住。

  楊行密目光轉向城下密密麻麻的梁軍營帳,還未開口,旁邊另一位大將王茂章道:“大雨連綿,道路濕滑,此非李將軍騎兵揚威之時,末將不才,愿率江淮健兒,一挫梁賊之氣焰!”

  楊行密頗為意動。

  李承嗣壓抑多日,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機會,眼看就要被王茂章搶走,大為不服,“江淮健兒雖勇,但我沙陀男兒亦是不弱于人,王將軍何以小覷我等!”

  眼看二人就要爭執起來,楊行密大笑道:“十萬梁賊在城下,難道還不夠二位將軍一展所長?王將軍當攻西營,李將軍攻北營!本王親自在城上為二位擊鼓!”

  “末將遵命!”

  城北地勢平緩,雖經大雨,騎兵仍可沖馳。

  西面一直是梁軍的主攻方向,兵力最多,楊行密顯然沒讓李承嗣吃虧。

  西北二門打開,江淮軍一涌而出。

  北面騎兵勢如奔雷,西面步卒如潮水洶涌。

  隆隆戰鼓聲響徹烏云之下。

  北面騎兵一往無前,梁軍措手不及,幾次組織起來的陣列都被其攻破,沙陀騎兵在江淮的滋養下,人人勢若瘋虎,仿佛三十年前縱橫天下的鴉軍重現,北營一片血光。

  西面步卒在王茂章的帶領下,人人持弩,梁軍剛剛反應過來,飛蝗一般的箭雨已經遮蔽天空。

  由于天氣潮濕,很多梁軍剛剛脫下盔甲……

  慘叫聲在西北兩面響起。

  大戰之初,江淮軍占盡優勢。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便被漸漸消磨,江淮軍驍勇,梁軍同樣不弱,畢竟占據著兵力優勢,慌亂過去之后,便組織起有效的防守。

  特別是北面騎兵,在拒馬和矛陣面前,只能選擇后退。

  此次進攻并非決戰,只是主動出擊,打擊梁軍士氣。

  李承嗣的騎兵來去如風,進攻容易,撤退也容易。

  但西面的王茂章步卒,逐漸陷入膠著。

  越來越多的梁軍圍攏過來。

  不過王茂章的五千部眾極為靈活,每次都能從梁軍陣列的縫隙中殺出,從容進退,由西面殺到南面,做出一副要突擊朱溫中軍大帳的樣子,然后忽然折轉向北,兩三萬的梁軍居然奈何不得這五千人。

  南面中軍大帳前,朱溫也在眺望西面戰場,也江淮軍的驍勇善戰而驚嘆,“未曾想楊行密這幾年也沒有浪費!”

  忽見亂軍中敵將指揮若定,每逢激戰,親自挺刀在前,破陣之后,于陣前安坐飲酒。

  “此將何人?”朱溫向來喜歡猛將,王茂章如此氣度,令朱溫心折。

  左右斥候查探后來報:“此人是楊行密麾下大將王茂章。”

  朱溫笑道:“我若能得此人為將,何愁天下不定!諸軍合圍,為本王生擒之!”

  王茂章和李承嗣的突擊,旨在提振城中士氣,若想以五千步卒,八千騎兵擊敗十萬梁軍,那就是天方夜譚了。

  眼見周圍周圍梁軍越聚越多,王茂章只能退走。

  光州西門忽然再此沖出一軍,卻是朱瑾領兗州精騎支援。

  王茂章且戰且退,安然回到城中。

  兩場小戰,對梁軍的傷害其實并不大,但侮辱性極高。

  朱溫一個都沒留住,怒不可遏,再次揮動大軍攻城。

  大地上的動靜牽動了天上的烏云,一場大雨襲來,淹沒了梁軍的怒火,也淹沒了光州城頭上的笑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