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零三章 虢州之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隆隆的戰鼓聲從虢州城里響起,仿佛春雷一般震動人心。

  淹沒了城墻上的廝殺聲。

  “殺賊!”接著便是城內猛烈的喊聲。

  大地都跟著震動起來。

  虢州城四門同時打開,城頭上的攻防還在激烈的繼續著,但唐軍已經如決堤的洪水沖出。

  瞬間就沖垮了城外的梁軍。

  壓抑了二十天的仇恨、憤怒,傾瀉而出。

  這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人心的洪流,時代的洪流。

  大唐的重振全在此戰之上。

  大秦大漢大唐的熱血不該在這黑暗的時代里流盡,曾經榮耀的帝國,驕傲的子民不該墮落成懦夫,跪伏在北方蠻夷腳下!

  李曄的目光穿過千年,大唐之氣運便是中華之氣運。

  運去英雄不自由,時來天地皆同力。

  士氣和斗志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此消彼長,在激烈的絞殺中,唐軍士氣如虹,梁軍便跌落谷底。

  不只是士氣和斗志,梁軍的體力和精神在二十多天的攻城戰中,已經消磨殆盡。

  唐軍勢如破竹。

  河隴大地孕育的重騎兵沖鋒在前,朔方、河套的精騎緊隨其后,一出東門,便橫掃戰場,在平原之上,沒有任何陣列能夠抵擋他們。

  矛陣、盾陣摧枯拉朽。

  梁軍在驚愕中無法組織抵抗,一些悍勇的梁將帶著百十人擋在前面,但轉眼就淹沒在騎兵的洪流之中。

  騎兵只是沖散梁軍陣腳,步兵才是戰場上的收割者。

  潰不成軍的梁軍,在陣列的森嚴的唐軍陣列推進之下,一片片倒下。

  從梁軍北上的那一刻,這場大敗便是注定的。

  李曄站在城墻之上,望著城下一邊倒的戰場。

  所有的犧牲和隱忍都沒有白費。

  “郝摧、夏魯奇、史建瑭聽令,不論生死,朕要見到葛從周和王彥章,絕不可讓他們退回盧氏!”這兩人是梁軍的中堅力量,拿下他們就是去了梁軍一半的勢!

  “末將遵命!”三人同聲應命。

  郝摧雄烈,夏魯奇英銳,史建瑭剛勇,這是李曄精心為葛從周、王彥章準備的刀子。

  戰場上,梁軍被分割成幾十塊,終于有人頂不住,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能抵抗到現在,梁軍不可謂不英勇,只不過大勢如此,人力終有窮盡之時,求生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唐軍不管他們,繼續圍殺負隅頑抗者,自有輔軍來接收俘虜。

  不遠之處,梁軍牙旗,還在鴻臚水北岸飄揚。

  正是這桿大旗,給了梁軍堅持下去的希望。

  一個無敵統帥,對士卒的影響巨大,葛從周無疑是這時代統帥中翹楚,他在,梁軍的頑抗就會持續下去。

  “請將軍渡河!”大帳之內,一眾親兵跪在地上。

  葛從周雙目緊閉。

  局勢已經不可挽回,沒想到皇帝會給他準備這么一份見面禮。

  這場戰爭不僅只是梁軍進取陜虢意圖的失敗,而是整個荊襄局勢的反復。

  他很清楚皇帝花了這么大代價吸引他北上,絕不會這么輕易地放過他,與其引敗軍回盧氏,還不如為后方爭取機會。

  “傳令王彥章部即刻退回盧氏,盧氏能守則守,不可守則退回鄧州!靜候大王與皇帝決戰!”葛從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三萬精銳覆滅,他已經沒臉再去見朱溫。

  此刻他更想見的人是皇帝。

  這個念頭剛從心底浮起,帳外鼓喊殺聲大起。

  他拔出橫刀,身邊之人面有怯色,“梁王起身草莽,二十年來東征西討,才有今日之盛,小小挫折,何至于此?諸位莫要忘了,你們的家眷還在汴州!”

  說完也不管他們,走出大帳。

  大帳之外,數支唐軍正沖殺而來。

  唐軍騎兵一往無前,直奔牙旗而來,梁軍根本無法抵擋,大營的防御本就是倉促之間布置起來的,葛從周連輜重兵也頂上去了,能撐到現在已經不容易了。

  以疲憊之軍,迎戰兵鋒正盛的騎兵,結果可想而知。

  兩股騎兵從左右沖入陣中。

  葛從周瞳孔猛地收縮起來,情不自禁道:“沙陀人?”

  左路一軍,唐旗招展。

  右路一軍,雖沒有打旗號,但葛從周一眼便看出這是老對手沙陀人。

  郝摧、史建瑭、夏魯奇三人同時看見牙旗之下的葛從周,越發奮勇,梁軍陣中出現三條血路。

  看似厚重的梁陣,轉眼既被沖破,堪堪殺到眼前。

  當年血戰秦宗權之時,葛從周見過更兇險的場面,二十多年的戎馬,他早就置生死于度外,挺刀迎了上去。

  親兵只能也跟著頂上去。

  梁軍軍法嚴苛,將校有戰沒者,所部兵悉斬之。

  葛從周若是戰死,他們這些人也活不下去。

  以步卒迎戰騎兵,需要絕大的勇氣,而騎兵迎戰步卒矛陣,也需要巨大勇氣。

  眼看兩支騎兵便要沖入中軍大帳。

  背后忽然喊聲大起,“唐賊勿得猖狂,王彥章在此!”

  這喊聲首先吸引了夏魯奇的注意。

  而且王彥章也是皇帝點名之人,夏魯奇當下撥轉馬頭,以一百蔡州親兵為核心,加上一千驍騎,迎戰王彥章的三千騎兵。

  初生牛犢不怕虎,夏魯奇還是第一次獨自領軍迎戰敵軍大將,也是他出山的第一戰。

  兩股騎兵狠狠撞在一起,血肉橫飛。

  交錯而過的瞬間,夏魯奇看到了王彥章氣勢洶洶的臉,鐵槍之下,人馬俱亡。

  夏魯奇也挑殺數名梁騎。

  兩人之間,再無阻隔。

  兩人的目光也撞在一起,眼中皆冒起火花。

  戰馬發出激昂的嘶鳴,鐵槍劈面而來,在那一瞬間,夏魯奇仿佛感覺時間都停止了,周圍的一切都變慢,只有鐵槍越來越近,越來越快,威猛絕倫,霸氣無匹。

  仿佛天地的威勢都凝聚在這一槍上。

  這一年,夏魯奇十八歲,王彥章三十五歲,正是一個武人身體、頭腦最鼎盛之時。

  夏魯奇不敢迎接,長槍回刺王彥章面門。

  但王彥章不閃不避,任由長槍刺來。

  一聲悶響,夏魯奇連人帶馬摔倒在地,馬頭被鐵槍砸的稀爛,戰馬一聲慘叫都沒發出,紅白之物濺了他滿臉。

  而他長槍上,穿刺著王彥章的頭盔。

  “好槍法,五年之后,可再與本將一戰!”王彥章沒有回頭,扔下一句話,亂發在風中飛舞,繼續向前沖。

  夏魯奇心中一百個一千個不甘,正發愣的時候,三騎兩軍同時朝他沖撞過來。

  夏魯奇剛回過神來,長矛就已經刺到面前。

  三聲悶哼,卻是蔡州騎兵撞翻了他們。

  夏魯奇猛然抽出死馬身上的弓弩,取了一支長箭,對準王彥章的頭顱,猶豫幾次,卻始終沒有射出去,直到王彥章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葛從周畢竟是葛從周,一身戎馬功夫,并未因為他身處高位而放下。

  梁軍潰兵集中在他身邊,面對來勢洶洶的唐軍騎兵,依舊堅挺著,一根根刺出的長矛,給兩支騎兵都帶來了傷亡。

  不過,這時候唐軍與晉軍的裝備差距就凸顯出來了,唐軍大部分是天唐府的冷鍛甲,就算被長矛貫穿,騎兵也只是輕傷。

  而史建瑭的沙陀騎兵,這些年反復苦戰,太原的物力嚴重消耗,后勤已經跟不上了。

  不少人只是皮甲上面鑲嵌兩塊鐵皮,就匆匆上了戰場。

  在梁軍長矛面前,仿佛紙片一樣被刺穿。

  史建瑭的三千騎兵攻勢為之一滯。

  在巨大的傷亡面前,史建瑭不得不選擇迂回。

  剛一個折轉,便迎頭碰上王彥章的援軍。

  柿子要挑軟的捏,很不巧,在唐騎面前,兵甲不全的沙陀軍成了軟柿子。

  而且王彥章進攻的時機拿捏的恰到好處,沙陀軍被攔腰斬斷。

  史建瑭怒不可遏,翻身回戰,引三百名親兵,向梁軍兵鋒最盛之處殺去。

  梁騎兵鋒最盛之處,當然就是王彥章。

  此時的王彥章亂發飛舞,全身浴血,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雁門史建瑭在此,賊將休逃!”

  聽得喊聲,王彥章不予理睬,專心挑殺擋在面前的沙陀騎兵。

  這是他與葛從周之間最后的阻礙。

  不過,越是這般無視,史建瑭越是憤怒,三百沙陀騎颯踏如風,追擊梁軍之后。

  到了此時,王彥章一時沖不破沙陀兵的阻隔,只能向東奔走,史建瑭窮追不舍,堪堪趕上,兩軍在戰場上瘋狂絞殺,你來我往。

  起初王彥章還看不上這員年輕驍將,后來不得不重視起來,此人王彥章之前斬殺拓跋云歸之時,已經受了傷,此番大戰,又是奮力搏殺,氣力已經跟不上了,掄起的鐵槍也有氣無力,十來年居然砸不斷史建瑭的長槍。

  兩人你來我往,一時難分高下。

  不過越來越多的梁軍潰兵從北而來,史建瑭的部在前后圍殺下,越來越少。

  此戰的畢竟不是晉軍的,這三千若是都丟在戰場上,史建瑭回去沒法跟李克用交代。

  一念及此,史建瑭只能脫離爭斗,去支援他的部下。

  王彥章不能去追趕,葛從周才是梁軍之魂,望著還在飄揚的牙旗,王彥章吐了口濁氣。

  請:m.biqiuge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