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九章精心謀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你慢點說,不必驚慌,到底怎么回事?”李曄安慰道。

  親衛舌頭終于不打滑了,“辛將軍酒宴之上喝醉了,出言譏諷李繼徽,李繼徽一開始不在意,后來李繼徽讓其夫人敬酒,辛、辛將軍……動手、動腳……”

  李曄一口老血涌上喉嚨,什么叫動手動腳?

  辛四郎這廝還真畜生,自己身為一個皇帝都不敢“動手動腳”,他倒捷足先登了,還當著人家丈夫的面?

  這是喝了多少酒?

  沒看出來,這家伙這么不安分,在自己面前乖的像孫子,在外面欺男霸女。

  還有這李繼徽,不知道他女人長得禍國殃民嗎?不藏著,還讓她出來敬酒,這不是找事嗎?

  不過李曄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是怎么逃出來的?”

  辛四郎都被抓了,按說李繼徽不會放過漏網之魚。

  “小人是李繼徽放回來報信的。”

  放回來?李曄略一思索,這事前前后后似乎有些不對,李繼徽明知道辛四郎是個粗胚,還是他夫人敬酒,難道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的,他這么做就有意思了。

  很有可能他想歸降朝廷,但不清楚李巨川分量夠不夠,所以鬧出這么個事來,一來試試皇帝的心胸,二來讓皇帝覺得虧欠他,三來這事發生了,皇帝肯定要親自來談。

  李曄心中一笑,這番猜測也許有疏漏,但相差應該不遠。

  這個李繼徽還真不能把他當尋常武人看待,怪不得李巨川一直夸他深有韜略。

  這年頭玩刀子的兵頭,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想通這些,李曄也就不慌了。

  “傳令阿史那真延部,跟朕去邠州會一會李繼徽。”

  不到一炷香功夫,阿史那真延部集結完畢,不過阿史那真延臉上始終帶著愧色。

  李曄心知他是因攻城沒有立功而愧疚。

  鳳翔城以北,也是遍地無人掩埋的尸骨。

  田地都荒廢了,這么打來打去,百姓也不可能安心耕種。

  關中這十幾年就沒停歇過,一場大戰接著一場大戰,關中被耗空了,大唐也被耗空了,關東、江淮、蜀中趕超上來,大唐由此而衰。

  歷次兵亂,懿宗僖宗就往蜀中跑,有皇帝的示范作用,百姓也跟著往蜀中跑。

  導致蜀中得到大量人口,獲得空前發展。

  又遇上王建這么一個雄才大志之人,想不崛起都難。

  鳳翔境內至少還能看到一些生氣,進入邠州,簡直是一片赤地,此地處于黃土高原的西南部,干旱少雨,農作物不易生長,加上王行瑜這么個活潑好動的主,可想而知境內的情況。

  李曄原本還擔心李繼徽憑邠州崛起,現在看來是想多了。

  難怪李茂貞得勢的時候對邠寧鎮沒興趣。

  西北最精華的地方就是鳳翔一帶,以及南面鳳、興二州。

  控制這三個州,就可以輻控整個西北。

  加上長安和鳳翔一衣帶水,以渭河為紐帶,整個關中就盤活了。

  唯一的缺陷還是人口。

  鳳翔而二十萬人不到,加上長安、同、華等州,如此廣袤的區域,加起來人口也沒超過一百萬。

  同時期的汴州,人口差不多八十萬,楊行密治下的宣州,人口七十余萬。

  整個關中的人口還沒有中原和江淮一個州的人口多。

  具體的數字李曄記不太清,盛唐八千萬人口,到了唐末兩千萬人口是有的。

  這么一對比,就知道實力差距有多大,關中有多虛弱。

  當然,關中肯定不止這點人,戰亂頻繁,百姓避入深山。

  邠州城跟鳳翔城比起來,一個天一個地,也就后世一小鎮的規模。

  李曄剛亮出天子旌旗,城內策馬迎出幾騎,馬上之人未穿甲胄,也沒帶武器,皆穿青色圓領袍,風塵仆仆奔到陣前,為首一人甩鞍下馬,半跪于地:“末將楊崇本拜見陛下!”

  楊崇本是李繼徽的本名。

  李曄在馬上打量此人,三十左右的年紀,目光靈動,頷下微須,長相本本分分,穿著圓領袍,完全不像武人,倒是多了幾分文氣。

  現在他自稱楊崇本,很明顯就是與李茂貞劃清界限。

  而且帶著這幾個人就敢來陣前見自己,頗有膽色。

  原本以為此人跟王行瑜一樣五大三粗的西北大漢,沒想到是這般人物。

  “楊將軍請起。”李曄可不敢小看他。

  楊崇本起身,行禮甚為恭敬,“末將在邠州日夜盼見陛下天顏,今日得償所愿。”

  李曄笑道:“朕在鳳翔,也想著楊將軍你,但不知楊將軍心中有沒有大唐。”

  楊崇本拱手施禮:“末將早有報效朝廷之心,只恨未得其便,才輾轉至此。”

  這話聽聽就罷了,若當了真,就是腦子進水了。

  一個月之前在華州城下,這家伙還鐵了心當鐵頭娃。

  李曄干笑了兩聲,兩人都心照不宣的不提辛四郎之事。

  “逆賊李茂貞已經敗走,關中百廢待興,不知道楊將軍有什么打算。”有什么話,干脆現在挑明了說。

  “陛下何出此言,末將自然奉陛下旨意。”

  別看現在客客氣氣的,在李曄心中,這跟談生意做買賣沒什么兩樣。

  “邠州疲敝之地,楊將軍這個節度使不做也罷,朕另立一軍,為驤武軍,駐衛長安,錢糧皆由朝廷供給,將軍意下如何?”

  楊崇本目光變幻不定,投奔朝廷是一回事,怎么投奔又是另一回事。

  馮行襲和王行瑜都投歸了朝廷,但兩者的待遇天差地別。

  做買賣講究你情我愿,強扭的瓜不甜,這已經是李曄能開出的最好條件,至于邠寧節度使,想也不要想,不可能弄下來一個王行瑜,又送上去一個李繼徽,現在叫楊崇本。

  楊崇本頗為識相,也沒提邠寧節度使,不過就這么歸降朝廷,他心有不甘,畢竟手下有七千軍,和一座邠州。

  事實上,李曄更看重的是楊崇本這個人。

  隨著地盤的擴大,對將領的需求也是極大的。

  楊崇本似乎另有想法,向李曄拱手道:“末將起身草莽,何德何能?身邊皆是粗魯之輩,不敢宿衛長安,驚擾圣駕。”

  野獸一旦進入叢林,怎么肯再回籠子里?

  李曄心中惱怒,這家伙還真敢拒絕,難道他以為一個邠州七千軍,就能抵抗現在的唐廷?

  本以為他是個識時務的俊杰,沒想到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愚蠢之人。

  李曄嘆了一口氣,“看來楊將軍信不過朕,也信不過大唐。”

  嘴上這么說,心里卻在想:唐廷再窮困,搞死你楊崇本還是沒問題的。

  李曄若是起意,現在就可以讓親衛砍翻這幾人。

  不過礙于李巨川和辛四郎還在城內,李曄才忍住了。

  楊崇本雙膝跪地,恭恭敬敬的向李曄磕頭,“末將請鎮秦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