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0、南唐援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回到自己軍中的路上,史從云心里一直在琢磨官家命令。

  官家沒說南唐的援兵有多少,但史從云能從己方出兵的數量上推測大概。

  史彥超為前鋒,帶去龍捷軍五千左右精銳騎兵,李重進帶虎捷五個軍一萬人左右,他帶控鶴五個軍,一萬人左右.

  這么算下來,總兵力該在兩萬五。

  官家這次一下就拿出了此次南征大軍幾乎一半的兵力!這種規模的戰爭調度,對方來人絕對不少。

  想想也是,其實南唐國的反撲早該來了。

  李谷都已經圍困壽州城快三個月,他們才慢吞吞的集結起大軍想著北上救援,如果不是守將劉仁贍有本事,黃花菜都涼了。

  不得不說南唐國是真的反應慢,也可能他們的朝廷高層作戰意志不堅定,還在搖擺。

  史從云不知道具體原因,他也不可能跑到金陵去問南唐高層,不過他還是將這個信息記在心里。

  想著想著,見到前方李重進也再往回趕。

  史從云直接打馬上前,想漏個臉,好歹大家是同事了,李重進還是官家都要給面子的大人物,而且此人這時是他上司,此次救援作戰他是李重進副手。

  “見過李大帥,能與李大帥統兵協作真是三生有幸。”史從云想伸手不打笑臉人,于是說了句好聽的話。

  沒想李重進面無表情,連馬都不停。

  只是回首看了他一眼,眼睛瞇成一條縫隙,聲音冷峻:“聽說你在西面打了勝仗,但不關某的事,誰知道你那些戰有沒有摻水分。

  這年頭欺世盜名的人不少,某見怪不怪了,在我這實力說話,某本來不管你的,但咱們接下來要一起打仗,所以我有言在先,等打起來你可別拖后腿。”

  史從云肚子里的話頓時被堵住,眉頭微皺,心里竄起一股火。

  理智告訴他不能得罪李重進,這人位高權重,不是好的得罪的人,嘴上卻忍不住反擊道:“說不準誰拖誰的后腿,咱們戰場上見分曉吧。”

  李重進看著他,神色中閃過訝異,隨即點頭,“好!你說得有理,有沒有辦事戰場上見。

  某先走一步,你那控鶴軍集結的速度可太慢了。”

  言罷打馬過去,帶人向向南走了,很快大片旗幟在隊伍西面移動,舉起漫天灰塵。

  史從云心里有怒氣,回去把王仲、董遵誨、羅彥環、榆程、申知義幾個都使叫來大罵一頓,整頓集結人馬這么慢吞吞的,還打什么戰!

  隨后即刻命人整軍,率控鶴左廂前五軍向南奔襲正陽方向,救援李谷!

  盛唐縣地處淮河支流岸邊,是南唐國重要的水軍大營,從這北上,在正陽附近水道匯入會淮河。

  劉彥貞率領的大軍就是走盛唐到正陽的路,水路并進。

  劉彥貞騎在馬上,看著河中舟船連綿數十里,桅桿林立,塞滿河道。

  陸地上將士們六人為一排,在案邊大路上排成長龍,一眼看不到首尾,只能隱約看到林立的旗幟在曠野和一片片寬闊連橫的農田間飄動。

  這樣的壯闊景象,一時間讓劉彥貞躊躇滿志,心里激動萬分。

  他父親是強盜出身,一步步靠吳立功爬到高位,而劉彥貞則從小富貴出身,蒙蔭受恩賞,為神武統軍卻沒經歷過什么廝殺。

  如今被南唐國主拜北面行營都部署,率領三萬多主力戰兵援壽州,還有萬余輔兵,數萬民夫,兵車旗幟連亙接近百里,戰艦銜尾,蔽淮而上,頓時覺得威風到了極致,胸中的雄心壯志都難掩飾了。

  他得意的對身邊的部將說,“以我們這支大軍的軍威,天下間還有誰能夠抵擋?

  我看等大軍一到,壽州的圍就解了,到時候如果能斬獲幾顆敵將首級添幾分功勞更好。”

  往北走幾天快到淮河邊上時候,前方斥候回報,說周軍大將李谷,害怕王師毀斷浮橋,腹背受敵,燒了壽州城外的攻城大營,開始退保正陽。

  劉彥貞聽了更是得意,大笑李谷怯懦,周圍部將都紛紛稱贊他早有遠見,料事如神。

  劉彥貞聽在耳朵里更加高興了。

  二月底,他率軍晝夜兼程趕到壽州城下,后周圍城軍隊早焚毀營帳逃遁,只留下兩千多淮北征發的民夫被他俘獲。

  壽州節度使劉仁贍很謹慎,沒有開門,只在城頭與他相見。此舉讓劉彥貞十分惱火,他還能反了不成!

  心想這劉仁贍就是倚老賣老,自以為打了些戰就了不得,待這次立功回去一定要好好參他一本,看他還敢囂張。

  于是志得意滿的跟劉仁贍說了情況,城外周軍已被他的大軍嚇走,正往城西面正陽方向撤退,他準備集結各路大軍,在正陽一舉殲滅周軍,焚毀浮橋,徹底打退周軍入侵。

  言罷,城頭上的劉仁贍反應卻跟他臆想中不也一樣,對方沒有驚訝,也沒有夸贊折服于他的才略,只是問委婉的問了一句:“敢問大帥,你的后軍輜重糧草現在何處。”

  “自然在盛唐,民夫們正往北運。”劉彥貞理所當然答應,他覺得打仗靠的就是精兵強將,量草輜重自有輔兵負責就成。

  “盛唐距離此地二百余里,運輸糧草輜重的隊伍就這么一路排開么?”

  劉彥貞皺眉,他覺得沒什么不妥,打仗的是前方大軍,不是后面的運糧隊。

  劉仁贍在城頭道:“我看大帥還是再等等吧。”

  劉彥貞徹底惱怒,重重哼了一聲不再理會,心想待老子擊敗了周軍,看你還有什么話,早知如此就不該過來,他是怕壽州危險才帶人過來解圍的,沒想到那劉仁贍不是周軍對手,倒想教訓起他來!

  于是下令道,“讓武彥暉、張延翰、成師朗把人都集結到正陽去,動作要快,糧草輜重先不要管,兵貴神速,堵住周軍再說!”

  傳令兵聽了點頭,隨后翻身上馬,打馬去各軍傳達命令了。

  三月初,南唐援軍三萬余人,開始向正陽方向匯聚,正陽附近的大片遼闊平原上,寬闊密集的田地間到處都是人影攢動的士兵,百姓能逃的都逃了,不能逃的也被嚇得躲了起來。

  正陽鎮東面,從壽州撤下士兵倉促逃到正陽,還有數千淮北征來的民夫陷落在壽州城附近,來不及撤走。

  南唐大軍的到來讓正陽守軍也恐慌起來。

  (還有,吃個飯接著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