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章 入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宮位置的確定既令人振奮,也令人倍感壓力。

  振奮是因為天宮的所處的位置很低,離地面不過四千多米。

  這種高度別說軍用機了。

  哪怕是民用直升機都能很輕松的抵達。

  這對于采樣研究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便利,科研人員完全可以攜帶設備,乘坐大型直升機飛到上空去收集信息。

  探測器采樣檢測看起來很方便,但由于體積載重問題,很多儀器是沒法用探測器搭乘運輸上去的。

  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

  讓直升機飛到天宮附近,再由魏凡直接帶著人御空過去都行。

  至于另一個倍感壓力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比起臨近空間,異空間的開啟難度要高太多太多了。

  真正意義上的懂的都懂。

  不過有個好消息是。

  天宮中既然可以逸散出Y粒子并且吸收氮氣,那么起碼能確定它和地球之間肯定不是像光門那種連接方式,而是屬于某種地球自帶的割裂空間。

  前后兩者的難度完全不一樣,前者完全沒機會,后者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

  這就好比一個三件套有閃現的VN對上五件套石頭人,只要能操作好說不定還有機會反殺。

  視線再回歸地面。

  此時的Y粒子已經停止了逸散,冬雨也不再落下。

  不過探測器的成像設備已經在先前便完成了任務,將鎖定區域的實景圖和熱成像圖全都傳了回來。

  面對自己最熟悉的專業,李百安正帶著團隊飛快的進行著研究。

  半個多小時后。

  他找到林子明,遞過一份表格:

  “林上校,天宮的經緯度已經確定了。

  東經121°25′29″,北緯22°54′20″,也就是我們正前方十五米左右的上空。”

  林子明接過李百安遞來的報告,掃了幾眼后發現自己啥都看不懂。

  不過作為現場的負責人,有些問題他還是要確定一下的:

  “李院士,您的這個測算結果準確嗎,會不會存在誤差什么的?”

  李百安聞言,胸有成竹的笑道:

  “林上校,你放心吧,這個結果百分百準確。

  我們根據Y粒子特有的聚集效應和熱成像圖,經過反復對比和計算,最終圈定了這一個10.3平方米的核心區域。

  當然了。

  想要完全確定入口的位置,還需要我們上天去看看。

  畢竟探測器能攜帶的儀器有限,很多東西沒法測算。”

  林子明點點頭:

  “沒問題,我現在就去和空中小組聯系。”

  二十分鐘后。

  一架直18升空。

  直18是咱們自行研制出的一款大型通用直升機,全長23米,豎起來也就是七層樓的高度。

  全機外部掛載五噸,內部載重四噸,理論上可以容納27人。

  當然了。

  如果乘客是閱文白金大神團的話,載重人數估計得減半。

  李百安乘坐的這架直18是組織上專門為高山科研準備的18改,通過減少掛件載重量,使得內部載重和空間都更大了一些。

  因此李百安的這趟飛行,直接在機艙內安放了好幾臺電子設備。

  什么?

  你問是為哪座山的科研準備的?

  直18改的極限飛行高度是9400米,你說哪座山叻?

  至于為什么用軍用機做科研任務,別問,問就是軍轉地。

  嘟嘟嘟——

  直升機的升空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就到達了四千多米的高度。

  正常四千米的高空溫度大約是零下九度,對于北方佬們來說不算什么事兒。

  這種溫度只需要一套鴻星爾克的羽絨服就能搞定了,畢竟柱州棉的質量大家都知道嘛。

  抵達高空后。

  李百安先用紅外測溫儀檢測了一下目標區域的中心溫度:81Zw.ćőm

  “核心區域零下56°,看來這里的Y粒子數量還是不少的。”

  先測量區域的中心勢場吧,上點質量模型。

  密度分布就按均值計算,爭取把Y粒子的出口給定位到0.05米級別。”

  助理趙志明立刻道:

  “明白,我現在就去準備。”

  幾分鐘后。

  一臺長大約有四米,寬大約兩米的機器被搬到了艙門附近。

  這是一臺電子壘勢檢測儀,由于尾端需要外聯其他設備,因此探測器很難將其攜帶到高空。

  眾所周知。

  在統計物理、固體物理中,討論晶格布里淵區時,會假定晶格中的原子在平衡位置靜止不動。

  但實際上,晶體中的原子進行著熱振動。

  這對電子的運動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由于原子核的質量比電子的質量要大得多,所以其運動速度比電子慢得多。

  又由于電子的質量比原子核質量遠小得多,所以可以把電子和原子核的運動分開處理。

  即只考慮原子核對電子的庫侖作用,不考慮其他兩者的作用。

  相當于原子核對電子只提供外勢.。

  在BO近似下。

  由電子和原子核形成的多體系統,會轉化為原子核的經典力學運動和多電子的量子力學運動。

  原子核的運動近似為簡諧振動,簡諧振動可以看做許多格波的線性疊加,格波的量子是聲子。

  而相互作用多電子體系用薛定諤方程描述。

  而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

  這一技術也被運用到了微觀領域,不再局限于晶體。

  例如Y粒子。

  其電子態的波矢分類也是完全符合多體系統的。

  也就是說把單個粒子看出固體,從而進行壘加性的研究。

  當然了。

  對于鮮為人同學們來說,只要知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就是了。

  勢能場的測繪,對于鎖定‘入口’的具體位置非常關鍵。

  畢竟對面可是個異空間。

  你不確定入口在哪兒,哪怕拿東風去轟也是炸不開的。

  因為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坐標系內,就跟你的紙片人老婆只能出現在本子而非現實中一樣。

  很快,儀器開工。

  三分鐘后。

  一道立體的勢能圖出現在了屏幕上。

  這是一個類似丘陵般起伏的圖像,其中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淺藍色的,唯獨中間是個紅色的凸起峰狀圖。

  哪怕是林子明這種壓根啥都不懂的大老粗,看到這圖也明白發現了什么。

  果不其然,只見李百安看著這段圖像,重重一拍手:

  “確定了,入口就在我們正前方7.65米,電子屈強在波動,說明這這是一個類似漩渦的小型氣旋!”

  有評論說想看科學解釋臨近空間,異空間不吸引人。

  只能說你大錯特錯了,接下來幾章解密,接著看吧。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