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個配角明明連角色欄都沒有卻太過幸運(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聽到施澤鴻的話,趙錢舉忽然愣住了。

  幾千人的工廠外...開個小飯館?

  這可真是一條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但旋即他便反應了過來。

  如果真按照施澤鴻的說法,那好像真的有門兒?

  如今趙錢舉已經在工地上待了快一個月,他深知兔子們在工錢的發放上有多爽快。

  工地上最早是三天一結,現在改成了五天——如今的赤縣城和工地都立起了華夏的鐘樓,二十四小時的刻度法已經逐漸開始推廣了,流民群體中也逐漸開始使用起了華夏的時辰表。

  原先大莫界的刻度劃分大約是四個時辰算一輪。

  畢竟此前由于生產力的問題,很多工作是不需要太過精細的時間的。

  家族的仆役也好鋪面里的伙計也罷,基本上都是按東家的要求辦事。

  流民們就更簡單了,能活下去就算完成任務,還談什么詳細的時刻表?

  因此大莫界具體的時刻上是沒那么細密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階級壟斷pua的一種方式,讓底層處于一種全然懵懂的狀態。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平民階層自然也開始對刻度有了更詳細的要求。

  二十四小時制也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歡迎,這點從幸福超市里簡易時鐘這段時間內不斷上漲的銷量就能看出一二。

  當然了。

  也許很久很久以后,大莫界也會出現和本土類似的某群體。

  每天慷慨激昂的計劃好了明天幾時幾分做什么事,結果第二天全程玩手機做咸魚。

  咳咳......

  話題再回歸原處。

  如今工地發放工資的周期是五天。

  雖然比起原先的三天多了不少,但依舊準時且不扣一分錢。

  工地尚且如此,赤縣城內的工廠想必也不會例外。

  而且按施澤鴻所說,這幾個廠的工資是按天發的!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

  工人們的口袋很快可以鼓起來。

  這種情況下,開家小飯館會是什么情況?

  雖然廠房內應該也會有類似工地的食堂。

  但工地畢竟是純體力活而且性質上更為重要,因此在食譜方面或許會更為豐富一些。

  至于廠子里的食物...

  差不多就是標準的大鍋飯吧。

  肉和菜應該都有,不過品種上應該沒那么多選。

  雖然對于絕大多數流民來說,這種質量的飯菜已經足夠稱得上‘美食’了。

  但這上萬號工人之中,總是會有一些貪嘴之徒的。

  例如此前一些還算平民甚至略微小富水準的落魄之人,手中一旦有錢了,肯定會開始逐漸回追以往的層次。

  更別說到了下工時分,你一點我一點湊些錢喝兩口小酒,這也是大莫界短工階層常見的行為。

  因此在顧客基礎方面,飯館是絕對不缺的。

  實話實說,想到這里,趙錢舉有些心動了。

  由于王巧云此前是廚娘以及岳父是位大廚的緣故,趙錢舉在初為毛腳女婿期間也曾經去幫過忙洗洗菜片片肉啥的。

  所以他多少了解一些食材的利潤。

  飯館若是能開在一個人流量高的地段,利潤達到30甚至40都不是不可能。

  更別說普通民眾其實喜歡吃一些帶骨頭的東西,因為這樣可以更耐吃一點,配上小酒足夠消磨時光了。

  例如雞架、鴨頭、下水等等....

  這種食材的批發價其實非常非常低廉,利潤率極高。

  這種成本之下。

  一萬多的工人群體里,只要每天來個千分之二三都夠飯館賺錢了。

  毫不客氣的說。

  這是一個搭起來就能有收入的營生!

  某種意義上稱之為暴利也不為過。

  但與此同時,趙錢舉心中也有個疑惑冒了出來:

  為什么會選我?

  施澤鴻作為體制內的老油條,一眼就看出了趙錢舉此時心中的疑慮,其實這些事換做他也肯定冒出這種疑問,于是解釋道:

  “趙兄弟,這次組織上選擇你呢,主要是因為我們打算推行一個名叫‘個體商戶促生發展規劃’的方案。

  所謂個體戶,是城鄉個體工商戶的一種俗稱,通俗點理解就是自己有產業的平民階層。

  例如咱們赤縣城駐點邊上趙婆婆的早點攤,還有那些煮混沌面條的小攤販,甚至葉記棺材鋪,它們其實都算個體戶的范疇。

  趙兄弟,你可能不了解,咱們工地上其實有個工人評分系統,會按照每位工人的表現與貢獻加分,并且列出一份榜單。

  你在這個榜單上排位很高,所以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我們首批次的人選了。”

  說完這番話。

  施澤鴻便靜靜的看著趙錢舉,等待他的回復。

  在兔子們與魏府商議的計劃中。

  隨著幾家工廠的建立。

  整個赤縣城的流、平民階層,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具備溫飽線水準之上的經濟能力。

  具體時間短則一周,長則半月,一定能如此。

  畢竟赤縣城的基本盤太小了,連同新來的流民也才三萬人。

  加之赤縣城此前的生產力水平實在是低的可憐,想要提高起來并不算難事。

  這就就像提高學習成績一樣。

  天天考7.8分的學渣如果找對學習方法,竄到個四五十分還是比較容易的,提升幅度看起來就賊猛。

  但那些146、147分的學霸想要提到149甚至150,那就非常困難了。

  說到底就是個基礎水平的問題。

  而等這些工人群體手中有了錢后,個體戶——或者說商業基本盤就成為了兔子們和魏府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畢竟錢如果不花出去的話,資金就無法流通起來,這會出現有了‘生機’卻缺乏‘活力’的尷尬局面。

  赤縣城也就將施澤鴻此前說過的米蟲,這無疑是對魏思明程世清他們心血的侮辱。

  因此促進資金流通,從而達到良性循環的造血目的,也是接下來的必行之路。

  其中的關鍵就是個體戶——這點早在八十九十年代就驗證過了,說白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概念。

  而想要令平民階層逐漸‘下海’,就必須要有一批先賺到錢的代表。

  差不多類似當初的萬元戶,鄰里瘋狂羨慕的對象。

  運氣再好點的,能在今后被冠以‘風口上的豬’這種成就。

  而趙錢舉就是這位幸運兒。

  誰讓他之前的表現好呢。

  趙錢舉聽完個體戶的概念,此時多少也算有點了解為什么施澤鴻會選擇自己了。

  可旋即他又想到了什么,眼神頓時黯淡了下來。

  只見他沉默了一會兒,對施澤鴻道:

  “施主任,您的好意俺心領了,可是這飯館...俺可能沒法開。”

  施澤鴻頗為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問道:

  “為什么?”

  趙錢舉苦澀的搖了搖頭:

  “俺...俺家存著的錢不多。”

  雖然他此前在工地上賺了一些錢。

  但由于兔子們的刻意控制,工地上的收入其實也就赤縣城普通人均的34倍。

  賺到的銅子換算到如今的華夏本土,差不多等于別人4000月薪的時候你能賺一萬五——不是2比1的匯率換算,而是大莫界對本土的購買力換算。

  長期來看這待遇確實豐厚,但趙錢舉攏共才搬了一個月的磚呢。

  哪怕加上他弟弟趙前進的收入,折算成華夏水準也就兩萬多點——趙前進此前是學徒,最近一段才成的小工。

  更別說由于家中婦孺的緣故,趙錢舉哥倆有四成左右的收入花在了給家人改善生活上:

  除了吃穿之外,為了給他們的老娘看病,這兄弟倆前后其實也花了不少錢。

  兔子們雖然對大多數流民采取的是普惠醫療的方案,但也僅限于常規病情或者急性癥狀:

  例如普通的傳染病,腸炎胃炎,或者就是必須手術的急性癥狀。

  像趙錢舉老娘這種需要長期調理的病癥,野戰醫院方面確認過趙錢舉有足夠收入后,反是需要自己負擔一部分藥費的。

  所以趙錢舉如今手上的錢確實不多,起碼租個鋪子是遠遠不夠的。

  得知趙錢舉身上的資金不足,施澤鴻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錢不是問題...你等等,我找個東西。”

  他略顯匆忙的在身邊一陣翻找,最后抽出了一份文件:

  “呼,找到了。

  這是我們與個體商戶促生發展規劃一同發布的扶持計劃。

  每個入選規劃的商戶可以申請五千華夏幣——也就是兩千五百銅子的貸款,差不多等于原階段普通人三年的收入吧。

  當然,等工廠開工后只要幾個月就能賺回來了。

  這份貸款為其五年,不需要任何利息,通過政...咳咳,通過審核后也不需要擔保,并且期間免除店面一切的稅務雜種費用。

  當然了,這筆錢我們會有財務隨行監管動向,確保是用在鋪面開設上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