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五十三章:過路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黑熊母子三個看到吳衛回來了,也不多待,看著吳衛把那些黑衣人都收拾了,就悄悄的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去。

  吳衛看著滿地躺著的黑衣人,本來郁結的心情也慢慢的舒展開來。

  這么一折騰下來,東邊的天空慢慢開始浮現出魚肚白,天就要亮了。

  吳衛看著滿地的黑衣人突然一個惡作劇的念頭出現在他的大腦里。

  找來一輛大板車,吳衛把黑衣人全部給疊放在板車上,一車給拉到主管華慶城縣衙門前。

  板車一放,黑衣人全部被吳衛給甩到了地上,然后吳衛拉著空板車心情愉悅的回去睡覺。

  大清早,縣衙一開門就看到門口堆著十幾個黑衣人,口吐鮮血,奄奄一息。

  最可氣的是走來過去的百姓們明明看到地上躺著的黑衣人快不行了,沒有一個上前過問的。

  更加沒有人提醒衙門里的人要出來看,只是遠遠的看兩眼之后各自趕各自的路。

  有幾個無事的老大爺站在遠處指指點點然后交頭接耳就是不上前。

  開門的雜役看到門前這么混亂的場景一時被嚇呆了,不過很快他就進去通知當班的衙役們。

  不過等衙役們吃過早飯后慢悠悠的到大門口時,那些黑衣人已經都沒有氣息了。

  百姓們已經圍了滿滿一圈子,指指點點的。

  “都走開!衙門大門口豈是爾等隨意駐足的地方?”當班的衙役大聲囔囔著想要把人都趕走。

  畢竟這么多死人堆在衙門前并不光彩也不好看。

  這些人個個穿著夜行衣,一看就知道晚上沒干好事,這會被人給堆在明顯的是要找縣官和衙門的晦氣。

  而且稍微動一下腦子,這華慶城里能夠需要動用這么多黑衣人出動對付,而最后卻被反殺的大概也就只有住在節度使大宅子里的吳衛了。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黑衣人是吳衛送過來的,可是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找他的麻煩。

  因為一旦找他,這黑衣人的來歷勢必要被扒出來,然后找幕后主使,可是這主使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被指出來的。

  折騰來折騰去最后還是這縣官倒霉,自己想辦法把事情給壓下去。

  吳衛只是把人送到這里就走到現在也不露頭,表明了自己不會出面,但是也不會就這么算了。

  不然他完全可以把這些黑衣人給偷偷的埋了或者處理了。

  這么堆在縣衙門口就是擺明了要惡心縣官的。

  在你管轄的地方出了事情,還要自己解決問題,吳衛這是明晃晃的在打縣衙的臉呢。

  百姓們似乎也看懂了吳衛的做法,才會越來越大膽的圍在這里看熱鬧不走。

  要放在以前,早就跑沒影了,弄不好被衙役給當出氣筒有理都說不清了。

  人群聽到衙役的喊聲并不為所動。

  當然更不會有人離開。

  只是沒有人敢回懟衙役而已。

  “縣衙大門本就是為百姓主持公道而開,衙門的作用就是為百姓服務。

  你這剛才吆五喝六的話是說百姓們不配站在這門口?

  那誰有資格往這站?”人群里有個年輕的男子聲音淡定又充滿了威嚴,衙役被這質疑聲弄得瞪大了眼睛。

  “誰?給我出來!膽子不小啊,敢在衙門口放肆!”衙役說著手就放在自己腰間的佩刀把手上,好像隨時都會拔刀出來。

  “我說的!”一個穿著很是講究的三十左右的男子一看那氣質就知道出身不凡。

  “你是?”衙役一看那男子的穿著打扮和氣場,立馬就慫了,這個人一看就是衙役惹不起的主。

  “我是一個過路人,不過是剛巧聽到你們在喊話,所以好奇就過來看看。

  真的是大開眼界了,你們華慶城的衙役都是這么的高高在上的嗎?”男子手拿折扇平時衙役發問,雖然語氣很平靜,衙役卻感受到了莫名的壓力。

  “不是,我們不過是秉公辦理事情而已。”衙役有點心虛的回答。

  “既然時稟公辦理又何必害怕被人圍觀?

  只要你們做的對做得好,百姓們只會更加敬重你們,愛戴你們,怎么會看你們的笑話呢?”男子的話音剛落就受到了百姓們的歡呼聲和鼓掌聲。

  衙役一看著架勢,自己惹不起同僚也沒有能招架得住的人,趕緊回去找縣官大人出來解決問題。

  男子看到衙役們退回去后也慢慢隱入人群中,百姓們看到衙役和不知名的男子都走了,這熱鬧沒法看了各自散開。

  只有那些已經沒有了氣息的黑衣人躺在冰涼的地上無人過問。

  不知道過了多久,衙門的大門再次打開,衙役們慢慢的出來四處看看,發現沒人圍觀后才讓后面的人都出來。

  十幾個衙役一起把黑衣人拖著往院子里拉,過路的人看到了也當沒看到,畢竟死的人和他們沒有關系,而衙役更不希望有人過問。

  而早上仗義執的男子此時在吳衛房間的隔壁坐著。

  他是當今國主的二哥人稱賢王的二王爺。

  雖然他比國主大,因為他不是嫡子只是先王的一個位分很低的妃子生的,所以能得到一個封地比較富庶的王爺也算不錯了。

  相比五王爺只有一個破舊的宅院窩在天子腳下二王爺算是活的比較自由和愜意的一個。

  他真的只是過路路過華慶城,剛好經過衙門口看到那一幕,也剛好沒忍住多了幾句嘴。

  不過后來他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魯莽了,這個事情他肯定不能出面管的。

  他的身份很尷尬管多了國主和其他人要揣測他的用意了。

  不管被人看到后又會生出很多閑話,一個王爺看到不平事情連句話都不說。

  但是,說多了傳出去肯定就不是原本的味道了。

  此時的二王爺就是在煩惱這個事情。

  他本來只是要去京都面圣述職。

  這要是被人認出他來并添油加醋的說出去真的不知道又會給自己帶來什么麻煩。

  二王爺雖然比國主大,國主好像從來也沒有把他當兄長看待過,要是產生誤會肯定也不會輕饒他。

  看五王爺就知道結果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