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六十二章:夢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吳衛接管洪金城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城改名字,他要把自己的夢想實現,所以改名為夢城。

  寓意著夢想從這里開始。

  對于自己那三千人馬,吳衛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軍規,要求所有人必須嚴格遵守。

  因為從這一刻開始他們不再是土匪,而是一支追求理想的軍隊。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所有士兵沒有必要不能出軍營,每天嚴格訓練各種軍事技能。

  不可以騷擾百姓,不可以欺壓百姓,對于原本這里的百姓要像對待山寨里的兄弟姐妹一樣。

  不能去搶任何人的錢財,一旦違規一律軍法處置。

  吳衛的軍法只有一個:就地正法!

  沒有情面可將,因為吳衛深知要想成功,必須有一只紀律嚴明的軍隊。

  而東夢全權負責這三千士兵的各種管理,沈二黑,尤海協助。

  而張謹行則被吳衛安排管理夢城的日常事務。

  這讓張謹行感動不已,他沒有想到自己投靠吳衛會被吳衛這么器重。

  要知道管理這夢城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座城,這是吳衛開始的第一個城,關乎后面的發展和穩定的根基。

  張謹行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定,好好的輔助吳衛,畢竟他現在也沒有退路。

  而吳衛對自己完全沒有設防的做法讓張謹行徹底的給征服。

  吳明仁在山上沒有下來,他說自己不參與吳衛的大業,只希望可以像個螻蟻一樣默默的在角落里活著。

  吳衛也不勉強他,知道他心里有道坎還沒有過去。

  而且這是和自己祖宗基業作對的事情,吳明仁似乎不太合適參與進來。

  而百姓們對于吳衛的人馬和接管并沒有太多的反應。

  其實只有城里的百姓們親眼看到吳衛的人馬沖進城里,城外和鄉下的百姓們壓根就什么都不知道。

  城里的百姓恐慌了一上午,因為人馬進城后并沒有對百姓進行任何行動。

  很多店鋪嚇的關門閉戶,百姓們都忐忑著想著門路要逃出城。

  結果到下午張謹行作為夢城主管官就開始出面張貼告示,告示百姓不必恐慌,該干嘛干嘛,這次接管的是吳衛的人馬。

  對于吳衛,這兩年在飛燕國的名氣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了。

  “俠盜”,“義匪”,“上天派來的神”等等都是窮苦百姓們給吳衛起的外號。

  一聽說是吳衛的人馬,百姓們不僅不恐慌了,還有個別的拿著紅布到大街上揮舞表達自己的開心。

  而朝廷的反應也讓吳衛想不通,原本的官員和捕快之類的官員和在編人員吳衛殺了大部分,留了一小部分出去給朝廷報信。

  因為吳衛要讓朝廷知道自己已經揭竿而起了。

  接下來就看朝廷的反應,吳衛再決定是繼續攻城略地還是把自己的根據地發展起來。

  結果一天過去了朝廷沒有任何反應。

  吳衛也東夢也不敢掉以輕心,夢城四周都有專人值守,觀察四面的情況。

  其實朝廷知道這個消息后大家想的不是怎么解決問題,大多數官員想的是自己的退路。

  對于吳衛他們知道的消息僅限于有巨額寶藏,有神功護體,還有不明神獸是坐騎。

  對于朝廷,他們這些為官十幾二十幾年的人,自然清楚當今國主是個什么樣的君主。

  朝廷中有無可以和吳衛抗爭的將軍。

  這些情況幾乎所有的官員都能看清楚,所以他們才會猶豫。

  但是那些為官三十多年甚至更久的人就沒有顧慮,直接進宮去找國主商討怎么鎮壓吳衛的事宜。

  為官越久越能清楚一個朝廷的內核和本質,無論誰當國主結果都大差不差的。

  因為他們并不想當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只想著自己怎么升官發財,換了吳衛當國主他們可能會比現在更慘。

  國主聽到消息后很淡定的該干嘛干嘛,不然還能怎么辦?

  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朝廷中都是一些什么酒囊飯袋,遇到吳衛這樣的對手,只能靠拖延或者看有沒有過路的神仙好心幫忙了。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吳衛的夢城每天都是歡聲笑語,百姓們竟然感覺比以前過的要開心。

  店鋪都開著門,百姓們自由自在的忙活著自己的日子。

  就連鄉下的百姓們聽說了夢城易主之后,都會帶著一些自己的土產到城里來販賣。

  他們相信在吳衛的管理下,夢城不會出現欺行霸市的現象。

  大多數小姑娘和小媳婦也會打扮一番換上最好看的衣服跟著進城逛逛,哪怕沒有錢買東西看看心情也好些。

  以前她們可不敢這么隨意的出門,要是遇到一些富家子弟或者官家少爺之類的,被調戲了都不敢吭聲,也沒人敢管。

  現在,她們只管昂著頭走在大街上就好。

  那些富家子弟門早就學乖了縮著脖子躲在家里不敢出門。

  別說他們就是他們的老子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像以前那般張狂。

  他們也聽說了吳衛的為人處世,對于窮苦百姓盡力幫扶和照顧。

  對于一些為富不仁的人那可是一點都不會手軟的,該殺的殺,該搶的搶,完全就是一副土匪做派。

  就這,反而被百姓們吹捧和愛戴,所以他們能有什么辦法呢?躲著唄。

  倒是那些平時做些善事和散布愛心的富裕之家,吳衛會讓張謹行優先從他們家的子弟中選捕快衙役之類的輔助人員。

  這也算是一項收買人心的做派。

  在夢城,吳衛把一整套的教育體系給建立起來,十里八鄉弄個學堂,找個識字的人當先生,教教適齡孩童們識文斷字。

  吳衛自己出銀子給這些先生們發月俸,這個消息一出,感動了無數百姓。

  要知道窮苦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讀書的,吳衛這樣做就是要改變他們子孫后代的命運。

  有能力讀書的以后就會是另外一種人生,沒有能力的就好好的跟著父輩謀生。

  而這些都是吳衛帶來的福惠,百姓們自然感恩戴德。

  應聘的教書先生們也是絡繹不絕。

  甚至隔壁不是吳衛占據的城鎮的百姓們舉家要往夢城搬遷。

  張謹行害怕夢城接納不了那么多人口,嚴守城門和鄉鎮的人口數量。

  吳衛對于他的做法不管不問,只是在想著更遠大的事情。

  天才一秒:m.myshu.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