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病難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羅逸此時難得空閑,倒是有時間陪小雅以及小薛訥玩耍。

  此間帶著二人倒是在院子里開始說起一直以往說過的故事。

  羅逸講的基本都是一些上一世的童話故事,基本上小雅是很喜歡他講的公主系列的故事。

  但是羅逸那時候就想著,不能讓小雅認為公主必須嫁王子,或者只有王子才是值得嫁的人。

  這與其說是童話,倒不如說是有些歧義的。

  當然羅逸也不愿意講那些悲劇的童話故事,此時想了想,最后是講一些能言傳身教的故事。

  那么,羅逸此時找到個故事挺好的。

  “在西方,有一個很愛打扮的國王,經常都要穿新衣裳。有一天,城里來了兩個騙子,他們自稱是織工并對國王保證他們能織出最美麗與奇特的布料并將它做成衣裳。這種布,凡是愚蠢和不稱職的人都看不見。

  國王聘用了他們,兩個騙子也在空空如也的織機上忙碌起來。不久,國王派出大臣視察衣服的制作情況。大臣們見自己什么也沒看到而害怕起來,紛紛向國王欺騙說自己看到了極其美妙的布料。

  最后當騙子們向國王獻上根本不存在的“衣服”時,國王雖然什么也沒看見,但因為不愿承認自己的不聰明,所以便依騙子的指示“穿上”了這件衣裳。后來更穿著這件衣裳出巡,結果被天真的小孩揭穿了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而淪為國人的笑柄。”

  小雅和小薛訥聽了都是一愣一愣的,這個故事更具有教育意義,倒不是孩子喜歡的那種故事。

  但是小雅此時也是笑著說這個國王可真是傻子。

  “好故事。”

  此時讓羅逸沒想到的,是杜荷此時來到了羅府,對于羅逸這個故事倒是贊揚了一聲。

  羅逸此時倒是一笑,知道杜荷說的意思,其實故事很簡單。但是對于一個大人而言,這個故事確實是值得深思的。

  這個故事在現實中可能延長的角度有很多。那么面對商定俗稱的不公道規矩是去逢迎還是去攻破,刺耳的忠言要不要說。

  我們都曉得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一眼看早年就不公道的變亂,在公道的存在著。

  說一個實在的變亂:領導穿了個新鞋子去休會,有個同事說,呀!領導你的鞋子真丟臉,斷定很貴吧。領導說,就多少百塊沒多貴。同事說,呀,看著像多少千塊的鞋子,質感太好了。

  現實大大家都曉得確切是多少錢的鞋子。

  看到這種場景,你會不會當場戳穿呢,大多數人都不會吧。你另有兩種抉擇,不吭聲或是一同附跟。三種做法實在正對應著童話里的三類人:小孩,大大眾,跟大大臣們。

  我們讀故事的時間,斷定認為大眾跟大臣們是笨拙的,但到了現實中我們會認為本人的做法笨拙嗎,斷定不會。現實上,大大少數人是不樂意聽到刺耳的話的。人們都愛好乃至沉迷于聽壞話,在他人的持續吹捧下還能保持明智的人少之又少,這也是人道的一大缺點。

  所以皇帝的新衣映射到現實里也是完全實在的。

  人們對吹捧的話是不抵抗力的,哪怕你一開端知道他人是在銳意捧你,你也會悵然接收。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  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社會中的這些人是國家棟梁的,沒什么可恥的,趨利避害的本性而已。

  做一個刺破本相的小孩,缺的不是認知,而是勇氣。做一個不國家棟梁的人的價值可能高到無法設想,但這也是你差別于他人的寶貴之處。

  但真實的社會里,羅逸覺得,小孩始終是小孩。還能說是“童年無忌”。

  等真正長大了,更多的人都只是覺得明哲保身才是好事。

  而羅逸知曉很荒謬的《安全經》的故事,就是典范的皇帝的新衣。

  一本狗屁不是的東西,因為是領導的作品,而被放肆贊美,乃至開研究會,在收集上公開膜拜。這么可笑的東西,那些人卻看不出來嗎斷定不是,究其原因就是《皇帝的新裝》惹的禍。

  皇帝的新裝的核心不雅就是對權力的驅附,對權力的崇拜,對權力的害怕。

  而顯然那個人羅逸此時看杜荷的樣子,對此是深有體會。

  很顯然不只是“伴君如伴虎”,對于杜荷而言,顯然在李承乾的身邊也是有許多的顧忌。

  而杜荷這次是第二次來找他了。第一次來是說的李承乾的情況。這一次來,羅逸覺得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羅逸自然是去招呼杜荷,畢竟他和杜荷的關系真的不錯。加上以后還是連襟,那就更是有許多的話題。

  而杜荷此時倒是坐下,說起了剛剛羅逸提起的故事。

  “羅逸,你可不知道,最近殿下的脾氣暴躁了許多。”

  羅逸此時倒是點頭:“照你說的,我覺得陛下應該是有了焦慮癥。”

  “焦慮癥?”杜荷聽到這個名詞自然是一愣,但羅逸既然是“神醫”,他知道羅逸說的自有道理。

  “不知這焦慮癥是何物。”

  “人生病不只是在身體上的,還有有一種心理上的疾病。這么說吧,你可以認為和心病差不多。只不過這類的心病也很多種。”

  “這……”杜荷此時倒是瞪大了眼睛,顯然羅逸說的事他這么些年來都是聞所未聞。

  “那這病,該怎么醫?”

  “可以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太子現在更多的是需要人去疏導。”

  羅逸此時說到這里,杜荷自然是相當的緊張。畢竟杜荷可明白,自己的前途就在李承乾上。

  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杜荷真的是為了李承乾有幾分殫精竭慮。

  當然,羅逸此時是要了解李承乾最近在做些什么。

  但聽了杜荷的說法,羅逸倒是有些頭疼了。

  因為杜荷說了,最近的李承乾和侯君集走得很近。

  這對于羅逸可不是好消息。

  畢竟羅逸知道侯君集這人定然會把李承乾給害死。

  而且侯君集那里根據他的情報,是有李承天的人……

  綜合各種情況,羅逸現在倒是在想著對策。

  “羅逸,你貌似對潞國公好像有些意見?”

  杜荷此時看羅逸的表情,自然是一下子就猜到了。而且杜荷此時知道只有羅逸能幫李承乾治病,便也毫無保留,算是有一說一。

  羅逸聽了是一愣,隨即也是笑道:“這事呢本不該說,但是對于你還是能說一些的。這侯君集,不是良人。”

  杜荷聽了也是疑惑,但是比起侯君集,他確實更相信羅逸,因此對于這事也算是點了下頭。

  “那么對于太子的事,我想最近還是要去東宮一趟了解情況。”

  羅逸雖然不是心理學家,但是有小白幫忙,對于情緒病的判斷還是可以下定論的。

  至于治療效果就得看情況了,但羅逸覺得這事情是事在人為。

  “其實對于你剛才的故事,我個人倒是很有感觸。”杜荷此時倒是苦笑道:“羅逸,最近我倒是不敢和太子說一些真話了。”

  羅逸聽了倒是笑著點頭:“剛才的只是故事。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就是不能像那孩子一般說真話的。”

  杜荷此時和羅逸聊完,倒也不留下吃飯,徑直是騎著馬回了長安。

  關于這點羅逸也有些了解,是知道這杜荷其實算是半個“妻管嚴”。這件事羅逸自然是從李麗質那里聽來的。

  城陽公主是李麗質的妹妹,姐妹之間也是親密無間,是會說一些家里的事。但顯然城陽公主就是一副如此的心情。

  而對于杜荷,就該從杜如晦說起了。

  說道杜如晦不得不提一下杜如晦的世家,這個杜如晦的世家也是十分了得,杜家的先輩先后在后周,隋朝當過官,杜如晦的父親更是隋朝昌州的一位長史,杜如晦從小就十分聰明,長大以后也是非常想當官,但是呢剛剛當官不久杜如晦又回到了家中,后來呢由于李淵起兵殺入了長安,杜如晦就加入了李二麾下,當時李而有很多功勞正身上,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很是害怕,所以呢就把李二手下的很多能人調走了。

  就在這個時候杜如晦的機會就來了,緊接著杜如晦被房玄齡舉薦給了李世民,在舉薦的時候還對李世民說:雖然有很多原因府中的很多人都被調走了,但是這也沒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們還有許多人,比如說這個杜如晦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了杜如晦的幫助一定能成就大業。就是這樣杜如晦就被李而重用了,兩個人一起輔佐了李而給李而想辦法,就在玄武門事變中,兩個人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李而當上了皇帝后,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都當上了丞相。

  那么羅逸對于房玄齡印象不錯,所以也有一些了解。同時羅逸也知道房玄齡是很懷念杜如晦這個惺惺相惜的朋友。

  至于杜如晦的家族,歷史上最大的問題是是來了一個腳踏兩只船。

  杜如晦家族,有京兆杜氏的閥閱支撐。貞觀中期,滿朝文武都在猜太子和魏王誰能笑到最后,紛紛選邊押寶,這件事也是羅逸一直以來極力想避免的。

  杜如晦的嫡次子,也就是杜荷,把寶押在太子李承乾身上。杜荷是李而的女婿,爵封襄陽郡公,杜荷全力以赴支持李承乾,所以杜荷在東宮的地位,猶如昔日杜如晦之于秦王李世民的地位。

  這點羅逸也看得出來,畢竟李承乾的確很器重杜荷。

  但問題就是杜家一開始支持李承乾,后來發現李承乾逐漸失寵,又加入了李泰的陣營。

  《新唐書.杜楚客傳》有記載:“揣帝意薄承乾,乃為王諧媚用事臣,數言王聰睿可為嗣,人或以聞,帝隱恚。”

  李而不是草包,他對于杜家腳踏兩只船的舉動,心里又恨又怒,但是隱忍不發。

  杜家先讓杜荷支持李承乾,又讓杜楚客支持李泰。李承乾贏了,杜家有擁立之功。李泰贏了,杜家還有擁立之功。杜家的作為,說好聽點就是分散投資,說難聽點就是蛇鼠兩端。

  其實羅逸雖然對杜荷覺得他人不錯,但實在是看不慣杜家。

  古代的時候,門閥士族習慣性腳踏兩只船。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三兄弟分仕吳國、蜀漢、曹魏,還被傳為“一門三方冠蓋”的佳話。

  其實如果杜如晦家族不是太過分,就算是腳踏兩只船,李世民也不會下殺手。問題的關鍵是,杜如晦家族不僅腳踏兩只船,還想造反。

  《資治通鑒》和《新舊兩唐書》都記載,杜荷居然對李承乾說:“瑯邪顏利仁善星數,言天有變,宜建大事,陛下當為太上皇。請稱疾,上必臨問,可以得志。”

  杜荷身為李二的女婿,居然鼓動大舅子李承乾,把李世民騙到東宮,然后發動兵變,逼李世民退位。

  這樣的情節,想來大家都很熟悉。

  玄武門之變以前,杜如晦就是這樣鼓動李二,勸他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退位為太上皇。

  如果讓杜荷的陰謀得逞了,李二就會成為李建成2.0版本。李世民要是被騙到了東宮,恐怕做不成太上皇,而是會成為大行皇帝。

  大行皇帝,即是皇帝死,曰大行。

  所以杜荷,想要李二的命。李二自然很生氣。李世民不顧翁婿之情,也不念和杜如晦的舊情,毅然把杜荷賜死了。而杜荷的各國杜構作為杜如晦的家族的嫡長子,管教胞弟不嚴,也受到了牽連。李二下詔,把杜構貶到嶺南。

  但造成杜荷這般“狗急跳墻”,其實就是因為杜荷個人真的是在李承乾上賭上了前途的緣故。畢竟歷史上的李承乾確實不爭氣。

  而不知歷史是巧合還是怎樣,房謀杜斷的兒子都是因為造反牽連了家族。

  所以羅逸基本上對于房謀杜斷二人的看法,就是覺得兩位做爹的確實不會教兒子。

  不過現在羅逸和房玄齡還有杜荷的關系都不錯,因此他知道自己是要避免兩個家族又一次的覆滅。

  當然,杜家羅逸并不關心,更多的是在意杜荷多一些。還是那句話,他和杜荷以后會是連襟嘛。

  而此間,羅逸是咨詢了下小白,想著怎么幫李承乾解決心理疾病的問題。

  請:m.lvsetxt.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