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章 指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何平來到許海山辦公室的時候,他正好沒課。

  “種苜蓿?”許海山乍一聽何平的想法,連連搖頭。真是無知者無畏,居然想在東北種植牧草。

  “苜蓿生長適宜的溫度在5~25度,低于5度或者高于35度都會進入生長停滯期,咱們這里年每年無霜期只有二百天左右,即便是種了產量也不如南方。”許海山毫不猶豫的就否定了何平的話。

  “可我聽說,不是有耐寒的品種嗎?”

  “你倒是做了些功課,但現在的問題不是不能種,而是種植收益的問題。”許海山解釋了一句。

  何平有些失望,他心里本來想的挺美的,平縣位于遼南地區,氣候屬于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應該是蠻適合種植苜蓿的,后世他跟釣友聊天的時候說起過在隴西省、蒙內省甚至是龍江省都有種植苜蓿的地方,怎么到了氣候更宜人的遼南地區反而不行了呢。

  “真不行?”何平不死心的問道。

  “你要是真想種也不是不行,但是在咱們這里種苜蓿的收益是個大問題。”許海山說道。

  許海山說話的功夫辦公室里進來了一位中年人,聽到“苜蓿”兩個字眼神亮了,湊了過來。

  “許老師。”中年人叫了許海山一聲。

  許海山有些無奈,一見中年人的神情就知道他的心思,他只能硬著頭皮介紹道:“何場長,這位是我的同事趙海峰。”

  趙海峰一雙眼睛盯著許海山,期待著他的下一句話,許海山無奈道:“他是專門研究牧草的,你有什么問題可以跟他請教一下。”

  何平不明白許海山為什么會有這種表情,但既然是牧草方面的專家,那肯定得問問。

  兩人寒暄了兩句何平就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你想在你們大隊種苜蓿?那太好了,正好我最近在研究種植玉米和苜蓿的綜合效益。”趙海峰開始介紹起自己研究的課題。

  趙海峰是蒙內人,上完大學就選擇了從小看到大的牧草作為研究對象,最近正在研究一個新課題,遼省現階段主要的農作物為小麥、玉米、水稻,而遼南地區則以玉米為主,玉米恰好是苜蓿種植前茬作物之一。

  “根據我的研究,苜蓿雖然當年的干物質量只有玉米的一半,但粗蛋白質量要遠高于玉米,而且他的投入產出比要比玉米強上不少,種植一茬可以收幾年,每年收獲2到4茬。第一年種植苜蓿的效益可能會比種植玉米低一些,但從第二年開始,隨著投入的逐漸降低,種植苜蓿的效益將超過玉米,而且是逐年累加。”

  趙海峰的話讓何平原本低落的心情重新振奮起來,對啊,這正好符合自己的思路。

  在何平的想法里,他先在韓屯的土地上小面積的種植苜蓿作為養雞場的飼料來源之一,牧草相對苞米對人工的要求要低很多,特別是第二年以后,最大的問題是防病蟲害和補種草種。這樣一來就可以解放隊里的一部分勞動力進入養雞場,而隨著養雞場規模的逐漸擴大,苜蓿的種植面積也可以隨之增加,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至于苞米,完全可以從周圍其他地方進行收購,反正這東西在東北有的是人種。

  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呸,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正如伯牙遇子期、孔明遇劉備。

  趙海峰和何平兩人一拍即合。

  “趙老師,我看您的試驗田就不用跟學校申請了,就拿我們隊里的地當試驗田就行,您過來一切的衣食住行我們養雞場都給您包了。”何平大包大攬的說道。

  何平當然不是冤大頭,實則是他明白在任何時代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假如趙海峰的這個課題能夠研究成功,那么他們韓屯完全可以實現農牧并舉。

  他心里甚至隱隱有了一幅美麗鄉村的藍圖,只要趙海峰的這項研究能夠成功,那么就可以把一切都串起來。

  何平帶著激動、興奮的心情離開了農學院,他心里有些想法想跟未來老丈人交流交流。

  他回到公社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了,到公社郵局接了毛春華下班。

  “何平來了。”毛春華母親溫桂珍見何平來了臉上堆滿了笑容。

  前段時間中國青年的那場大討論讓何平在全國范圍內揚了一次名,毛家女兒和何平談戀愛的消息也成了平縣人盡皆知的事情,以至于無論是單位的同事還是周圍的鄰居都夸溫桂珍找了一個好女婿,溫桂珍能不高興嗎。

  何平把手里的東西放下,溫桂珍埋怨道:“你看你,來就來吧,還拿什么東西。”

  “順路買的。”何平笑著說道,“對了,叔叔什么時候回來。”

  “他呀,最近忙的昏天黑地的,沒有準點兒,八點以后吧。”溫桂珍話里話外對丈夫很是不滿。

  何平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最近農業生產改革的宣傳工作繁重,毛學東作為主管宣傳的縣領導肯定忙的一塌糊涂。

  果然,何平在毛春華家里等到了八點半鐘,毛學東才風塵仆仆的回到家。

  毛學東把衣服脫了,洗了把臉就開始扒拉飯。

  “你說你的事,我聽著就行。”毛學東抽空說了一句。

  何平見毛學東連吃飯都比以前快了不少,就盡可能簡單的把自己的想法闡述了一遍。

  何平說的時間并不長,還沒到五分鐘,毛學東已經吃完了飯。

  “通過少量的種植苜蓿,解放生產隊的勞力進入養雞場。然后養雞場規模擴大帶動苜蓿種植面積,順便提高了社員們的收入。”

  毛學東整理了一下何平的話,他問道:“你說的第三產業是什么說道?”

  何平剛才在闡述的時候順便暢想了一下韓屯的發展,假如韓屯的養殖產業能夠形成規模化,脫離了小農經濟,那么就可以像后世一樣發展旅游。后世的韓屯有山、有水、有地,慢慢發展成了營城地區農家樂、周邊游的熱門景點。

  現在如果種植了觀賞性比農作物更強的苜蓿,無疑是錦上添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