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章 南山經濟特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南山經濟特區?

  何平腦子轉悠的全是剛才電視里播放的聲音,南山經濟特區是今年成立的?他的記憶里還真沒有什么印象,正常人誰記這東西啊。

  看來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這經濟特區是啥意思?”

  “是啊,聽這意思是要單獨劃出去一片地方,要干啥啊?”

  新聞上短短幾秒時間的播報社員們本來沒往心里去,可見何平這個心事重重的樣子,這里面肯定是有說道的。

  “何平,你給大伙說說,這到底是咋回事啊?”

  “怎么說呢”,何平想了一會兒說道:“我們現在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劃了這么一個經濟特區是為了實行市場經濟,為的是以后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并行發展。”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社員們倒是在新聞上聽過這些詞,有嘴快的問道:“那不是要搞ZBZY那一套嗎?”

  一聽到ZBZY這幾個字,社員們立馬嚷嚷了起來,接受了多少年的GCZY宣傳和教育,冷不丁聽到ZBZY這幾個字,他們本能的就有反感。

  何平寬慰道:“不一樣,不是一碼事。實行經濟特區為的是發展經濟,發展經濟是我們的頭等大事,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市場經濟是手段,發展經濟是我們的目的。即便是搞市場經濟,那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

  “你們文化人可真能捅咕詞兒,還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那有啥區別。”

  今天晚上的何平家,和往常一樣的熱鬧,但討論的話題卻不是平日里那些雞毛蒜皮、家長里短的事情,而是電視上那短短幾秒鐘播報的新聞,和它背后的含義。

  影響未來新中國半個世紀發展的改革,第一次走入了韓屯人的視野中。

  柯寨,一處普通的民房里。

  戶主宋百順正埋頭扒拉碗里的飯,今天他們家的飯桌上格外的安靜。

  沉默的氣氛持續了很長時間,終于等宋百順吃完了飯,宋百順媳婦兒開口道:“她爸,你倒是說句話啊。”

  宋百順悶聲悶氣的說道:“說啥。”

  “還能說啥,咱家大蓮的事唄。人家三嬸兒給介紹的那小伙子你到底同意不同意啊?”

  “問多少遍了,問啥問,不同意。”宋百順難得在媳婦兒面前硬氣一回。

  宋百順媳婦兒嚷道:“有啥不同意的,人家小伙子是燃料廠的正式工,咱家大蓮找人家不委屈。”

  宋大蓮插嘴道:“媽,我不同意。他都三十了,我才十八歲,差十多歲呢。”

  “姑娘家家的,有你說話的份兒?上一邊兒去。”宋百順媳婦兒斥道,她又轉頭對丈夫說道:“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我告訴你,韓玉平都走好幾年了,他們家現在一個寡婦帶著三個半大小子,你別想讓我們家大蓮嫁過去受苦。”

  宋百順瞪了媳婦兒一眼,開始采用迂回戰術:“你瞅瞅你三嬸兒給介紹的都是些什么貨色,還什么城里人,都三十了還找不著對象,我看指不定是哪塊有點毛病。”

  “你說這話喪良心不,我三嬸兒好心好意給咱姑娘介紹對象,到你嘴里怎么就成把我姑娘往火坑里推了?”

  宋百順嘟囔道:“誰知道她安的什么心,反正我不放心。”

  宋百順媳婦兒指著宋百順的鼻子罵道:“她安的什么心我不知道,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我告訴你,宋百順,今天你就算是把這個對象攪和黃了,下個對象也攪和黃了,我也不能眼瞅著我姑娘跳進他老韓家那個火坑里,你別想拿我姑娘一輩子的幸福成全你的兄弟義氣。”

  “你咋說話呢,是不是欠揍了?玉平對咱家有恩,你忘了當年是誰拉你姑娘上縣醫院了是不?”宋百順見媳婦兒對死去的兄弟家里出言不遜,站起來罵道。

  原來宋百順和韓屯死去的韓玉平,也就是秋芬嬸子的丈夫年輕時候就相識,是要好的哥們兒。兩人結婚之后沒兩年都有了孩子,宋百順家是個姑娘,韓玉平家是個小子,兩個孩子相差一歲。宋百順就和韓玉平約定兩家親上加親,定個娃娃親。

  宋大蓮7歲的時候得了一場感冒,高燒不退,隊里赤腳醫生治不好。當時天下著大雪,是韓玉平用自家的驢車連夜給送到了縣醫院。所以宋百順才會說韓玉平對他家有恩。

  宋百順媳婦兒也不是善茬,“咋地,你還想跟我比劃比劃唄?來來來,宋百順,今天你不動手你就是個孫子,來。”

  宋百順一見媳婦兒要跟他動真格的,立馬就慫了,“老娘們兒家家的,頭發長見識短。”

  宋大蓮見父親難得的硬了幾秒又現出了原型,心里直罵不爭氣,吃飯之前說的好好的,關鍵時刻就掉鏈子。

  她出言道:“媽,你倆也敗吵吵了,反正三奶介紹的這個對象我是指定不會看的。”

  “你個死孩子,你媽我還能害你嗎。你別聽你爸的迷魂藥,那老韓家就是個火坑,你聽媽的,可千萬不能犯傻。”

  “我不滴。”宋大蓮倔強道。

  宋百順幫腔道:“你看看,你看看。活了大半輩子了,你連個孩子都不如,那……”

  “你給我上一邊兒去,瞅你就來氣,啥也不是。”母老虎發威,宋百順頓時噤聲,沒了脾氣。

  宋百順媳婦兒正在氣頭上,宋百順和宋大蓮都不敢惹,父女二人默契的把碗筷撿下桌。

  別看宋百順媳婦兒調門起的高,但父女二人一條心,這場關于宋大蓮婚事的爭吵最終還是以宋大蓮媳婦兒妥協而收場。

  到外地躲過了母親,宋大蓮埋怨起父親:“不說好了的事么,怎么一到你這就掉鏈子呢。”

  宋百順賠笑道:“姑娘,你媽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個驢脾氣,不能嗆著來,得順毛捋。”

  宋大蓮撇嘴,光看見你順毛了,咋捋的可沒看見。心里的鄙視不能說出口,得給當爹的留點面子。

  宋大蓮把碗筷刷完躺上炕,今晚上家里誰也沒說話,老母親心里憋著火,這個時候出聲容易挨收拾。

  她躺在炕上想起了那年冬天,她躺在縣醫院的病床上,玉平叔帶著的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兒朝他伸出手:“姐,吃橘子,好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