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54章擴大的南蠻貿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荷人善于海上貿易,英人的劫掠船縱橫大西洋,雙方現在擁有共同的敵人,就是擁有大航海先發優勢的西人葡人,自然配合無間。

  若是有一日,伊比利亞半島衰弱,英荷之間可能就不會這么親密了,甚至會為了海外的利益反目成仇。

  這就是歐洲國家的常態,沒有朋友,沒有敵人,唯有利益。

  麗璐是荷蘭商人,克里斯汀娜是退役英人軍官,兩人能從出訪東南亞的荷蘭艦隊中搞來兩門三十磅佛郎機炮,并不算太難。

  島國已是世界聞名的金銀島,葡人西人做著天朝島國之間的轉運貿易,荷人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西人有呂宋,葡人有澳門,后來的荷人在東南亞東北亞,至今還未尋覓到一塊可靠的落腳點,這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探索。

  艦隊出訪是政治軍事雙重任務,熟悉水文地理,尋找優良港口,與地方勢力建立聯系。

  斯波家已然有了統一島國的征兆,在麗璐這位老鄉的竭力勸說之下,荷蘭出訪艦隊投資兩門三十磅炮,與島國未來的主宰搞好關系。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義銀對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略有耳聞,葡人西人荷人英人先后崛起,自己倒是可以借助這些南蠻人之間的利益沖突,為自己牟利。

  葡人西人制定的不向島國輸入火炮的游戲規則,已經被荷人打破,三十磅炮在這個島國上又意味著什么?

  島國武家缺乏攻城能力,面對堅固的山城要塞,往往只有圍困與勸降兩種辦法,強攻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一般武家承受不起。

  而島國人的筑城方法,從來沒有考慮過對火炮的防護力。

  大友家在九州,依靠葡人提供的火炮一舉攻破城池,高興得取名國崩,連家督都皈依了南蠻教。

  之后,北九州大名紛紛信仰南蠻教,很難說沒有國崩的作用。

  而現在,義銀眼前的兩門三十磅的火炮,遠遠比大友家的國崩更加強大。

  義銀嘆道。

  “這兩門佛朗機炮好是好,只是太過笨重,島國多山,道路崎嶇,不方便運輸它們。

  如果能多買些三磅炮六磅炮,可能效果會更好,也更實用些。”

  克里斯汀娜笑道。

  “三十磅炮的鑄造工藝復雜,島國難以復制,所以我才會竭力要求麗璐買下它們。

  至于三磅炮,六磅炮,其實我們可以自己仿制鑄造。”

  義銀一愣,隨后大喜。

  “你是說我們可以自己造炮?島國的鑄造水平真的可以嗎?”

  克里斯汀娜認真回答道。

  “島國的工藝是糟糕了一點,但這里擁有大量的銅,青銅炮比鐵炮的工藝簡單,不易炸膛,重量也更輕,我們當然可以仿制。”

  義銀問道。

  “既然青銅炮有這么多好處,為什么你們南蠻人不制青銅炮?”

  麗璐在旁插嘴道。

  “尊貴的圣人,您有所不知。

  青銅炮的制造工藝是簡單一些,但成品沒有鐵炮那么耐用,炮管容易變形,使用壽命會短一些。

  更重要的是,銅非常貴,一門青銅炮的價格是同等磅數鐵炮的四到十倍。

  貴,壽命短,就意味著成本太高,除了財大氣粗的奧斯曼蘇丹,誰也用不起數量眾多的青銅炮。

  其實歐洲也有銅炮,但一般是野戰便于移動的三磅炮與六磅炮,而且只有富裕的法人才舍得給陸軍多裝備一些。

  但這里不一樣,島國不缺銅,銅的質量還很高,只要有專業人士指導,這里的工匠完全可以制造出青銅大炮。

  雖然比不了我們船上的鐵炮,質量會糟糕一些,使用壽命也會短一些,但威力上沒有太大區別。

  比起高價購買外來火炮,我與克里斯汀娜認為,由我們自己來仿制火炮,更具性價比。”

  義銀點點頭,笑道。

  “說得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能夠仿制火炮是最好的選擇,就算貴一點也應該試試。

  我會全力支持你們,一定要把本土產的青銅炮搞出來。”

  克里斯汀娜笑道。

  “其實,不只是青銅炮,島國多山,山澗高大樹木無數。

  我們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就地取材,制造木炮來攻擊敵人。”

  義銀一愣。

  “木頭也可以制炮?”

  克里斯汀娜點頭道。

  “只要計算好火藥用量,挖空的巨型樹木一樣可以充當炮筒。

  只是挖出來的木頭邊壁承受不了太多的使用,最多也就發射兩三次,多次使用會有炸膛的危險。

  而且,磅數上也會有限制,最多只能發射三六磅炮彈。”

  義銀點點頭。

  購買十磅以上的大型鐵炮,自制三磅六磅的青銅炮,再加上臨時制造的木炮,只要斯波家愿意,甚至可以在戰爭中拉出上百門炮。

  火炮是戰爭之神,一想到那個百炮齊鳴,敵人嚇尿的場景,義銀不禁微微一笑。

  “很好,非常好,盡力把伱們的想法實現出來吧。”

  克里斯汀娜對義銀鞠躬道。

  “尊貴的圣人,為了建設斯波家的火炮隊,我需要招募精英。

  東南亞有許多和我一樣的退役軍官,炮手,她們跟隨船只來到東南亞,就是為了尋找發財的機會。

  如果您能夠給予她們豐厚的待遇,我有信心說服她們為您服務。

  另外,我需要一批精通算術的島國姬武士,我將教導她們代數幾何,彈道校正等炮術相關知識。

  斯波家需要培養自己的炮隊軍人,不能一直依賴外來雇傭兵。”

  義銀想了想,對身后的蒲生氏鄉招招手。

  “自今日起,組建斯波炮隊,由克里斯汀娜全權負責,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資源給資源。

  克里斯汀娜招募的南蠻軍官,炮手,全部用金子給付報酬,折算年祿五百石起。

  凡選入炮隊的姬武士,授予斯波編制,知行百石起。

  至于具體人員的選拔,就請克里斯汀娜你多多費心了。”

  義銀的態度非常堅定,火炮大隊必須搞起來,還得大搞特搞。

  原以為克里斯汀娜最多在之前三磅炮六磅炮的基礎上,加個小貓三兩只,湊成一支南蠻炮隊聽用。

  沒想到這個紅發英國女人這么硬朗,要搞就搞大的,野心勃勃想搞出一支專業化的炮兵部隊。

  要說義銀支不支持?那當然是支持啦!

  織田信長那邊再度和南蠻教親密,由南蠻武裝修士訓練的長槍鐵炮編隊,戰斗力越來越強,對島國傳統武家軍事戰術形成全面壓制。

  義銀不可能像織田信長那么窮兵黷武,搞什么大規模軍團四面出擊,但他也需要殺手锏,來克制織田信長的狂妄。

  織田家的鐵炮長槍陣,是源于伊比利亞半島的近代方陣,由醫院騎士團成員做了本土化改造,更契合島國作戰。

  義銀準備建立的火炮部隊,是密集方陣的克星,堪稱降維打擊。

  在歐洲大陸,方陣反擊火炮的辦法就是在兩翼設置精銳騎兵,優先突襲火炮陣地。

  但這個辦法,在島國沒用。

  島國武家所謂的騎兵,其實就是騎馬步兵,這里的多山地形也不利于集中騎兵沖鋒,所以島國少有純粹的騎兵戰例。

  義銀手中這支火炮部隊,只要使用得當,完全可以成為織田軍的克星,斯波家的一張底牌。

  為了培養出這張王牌,義銀自然舍得花錢,百石知行像不要錢一樣撒出去。

  一門重炮需要四個人伺候,一門輕炮也需要兩個人擺弄,真讓克里斯汀娜湊出幾十門火炮來,斯波家至少要花幾萬石領地來養人。

  這還只是養人,花在鑄炮上的錢只多不少,還有火藥,炮彈的耗費,也就是財大氣粗的斯波家,才玩得起這種昂貴的火器。

  一般武家玩個鐵炮就覺得肉疼,哪有這么多錢搞火炮集群,集中上百門火炮作戰的軍事能力,也就義銀敢嘗試一下。

  說話間,義銀已經轉身走下觀察的小丘,一邊走一邊看向麗璐。

  “與南蠻商人的談判進行的怎么樣了?”

  麗璐驕傲得挺起胸膛,說道。

  “葡人剛在天朝開辟了澳門,得到了更多的貿易品,現在只缺貿易對象。

  歐洲太遠,除了絲綢,茶葉,瓷器等貴重商品,一般商品沒有值得遠航的商業價值。

  商船跟著季風航行,從呂宋到澳門,再回航,中間有大半年停滯時期,大多數商人更愿意跟著季風走一圈東北亞航線,多賺一筆。

  在東北亞,朝鮮,琉球的貿易價值,遠遠不如島國,島國不但擁有金銀銅等貴金屬,還有紙扇,漆器,日本刀等特產品。

  南蠻商人可以通過這條航線,向我們輸入天朝的白糖,食鹽,藥財,布匹,書籍,鐵鍋,漁網,銀針等各類島國需要的商品。

  這其中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就算是南蠻教也無法阻止南蠻商人的貿易欲望。

  我以幕府南蠻總代理的身份與南蠻商人溝通,她們的態度非常積極,只要能促成更多的貿易,她們愿意讓利。

  真是讓人感慨呀,明日貿易這條互利互惠的黃金線路,竟然被天朝主動斷絕了。

  不可思議,讓南蠻商人瘋狂的貿易收益,在天朝眼中竟然是不值一提,可以視而不見。”

  義銀搖搖頭。

  “會有那么一天的,明日貿易一定會重新開辟。

  那些南蠻商人愿意讓利多少?增加多少貿易量?”

  麗璐說道。

  “澳門的開埠是一個意外,是葡人商船通過借地曬干貨物為由,向天朝的巡海使官員行賄,得到的一個落腳點。

  當然,葡人在這里嘗到了甜頭,已經開始接觸布政使一級的官員,希望正式租借澳門。

  葡人甚至希望天朝能在澳門設置關稅壁壘,只要能夠得到天朝承認的貿易渠道,她們不介意多付一點錢。

  因為天朝對外限制商品流出,葡人在澳門得到的貨物,可以在其他地方賣出高價,天朝征收得那點稅并不多。

  可現在的問題是,葡人還沒有打通天朝的官方,只是通過行賄得到了租地,貨物渠道相當于走私。

  所以,她們不敢太過招搖,暫時只能增加五成天朝貨物轉運量,但價格可以減少兩成。

  當然,新增的五成貨物以及八折優惠,只通過南蠻總代理渠道,走大宗貿易,不參與市場零售。”

  義銀笑道。

  “她們是怕我們賴賬?還是怕東西賣不出去?”

  麗璐聳聳肩。

  “島國對南蠻商人非常苛刻,尤其是近畿這里,甚至不允許南蠻人下船貿易,岸上教堂區也是通過大量金錢買來的,非常不容易。

  貨物量太大了,南蠻商人還要趕著季風回去,拖延不得,所以她們希望通過大宗貿易一次性買斷。

  當然,價格非常實惠。”

  義銀點頭道。

  “確實,很實惠。”

  多五成貨物輸入,八折優惠,如果這筆生意做成了,斯波家要發大財。

  天朝輸入島國的物資看似不起眼,其實非常重要,那都是生活必需品。

  白糖,食鹽,布匹,島國也有產出,但一方面是不夠多,另一方面是質量太差,天朝貨就是精品,奢侈品的代名詞。

  而鐵鍋,漁網,銀針這類都是必需品,做飯,打魚,縫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別看這些東西不起眼,其實是古代的高科技產品,島國就是造不出來。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這些都是消耗品,會吃光,會用壞,需要時常購買新的。

  日常消費的商品是最賺錢的,因為客人會反復購買,一旦形成依賴,也不會隨便換渠道。

  所以出貨量大,利潤穩定,是最優秀的商品。

  島國的進口貿易,一走琉球,二走朝鮮,途徑九州博多港,下關海峽,進入瀨戶內海,通過堺港上岸,走東海道北陸道,進入關東。

  現在的島國進口貨物價值,在博多港進入時候價值一百萬貫,抵達堺港加增到兩百萬貫,通過東海道北陸道商路增長為五百萬貫。

  因為天朝商品的稀缺性,分銷到島國各地之后的必需品,價格更是上不封頂。

  這就像是蒙古草原與中原大地的關系,蒙古草原需要中原大地的鹽鐵茶布,要么買要么搶,總得想辦法弄回來。

  這就叫生活必需品,少了它就沒辦法生活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