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四章劃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在開戰之前,主上能否從淺井家爭取一支國人眾的指揮權。”

  “國人眾?”

  義銀有些不明白明智光秀的意思。

  武家開戰,打得最積極的無非是直臣。她們與主家一損俱損,就指望奉公恩賞。

  像前世公司,老板的嫡系拼得最兇,因為知道自己的付出會有回報。公司有了發展,老板肯定先提拔自己的嫡系。

  其次是親族與譜代家臣。都是跟著主家混飯吃的,主家衰敗,大家都沒得好處。雖然會考慮得失,但該用命的時候也是不慫。

  最不上道的就是國人眾。平時要繳納兵糧役,戰時要出人出糧幫忙打仗。

  打輸了是炮灰,打贏了遇到摳摳索索的主家也沒個賞錢,得混且混。

  說到底,哪家武家勝了,占了地界。國人都得交錢納糧,那又何必拼死拼活。

  現在,明智光秀竟然想要那些墻頭草的指揮權,義銀不解。

  “這國人眾本就騎墻,淺井家用著都是半信半疑。明智姬為何讓我討要她們的指揮權?”

  “國人靠不住,是因為打仗沒有收益。淺井家只會壓榨她們,賣力作戰得不到好處,自然得過且過。”

  明智光秀說得振振有詞,義銀更摸不著頭腦。看了眼利益,見她也是一臉疑惑。

  “淺井家大業大都給不了她們好處,我哪有可以收買她們的東西。”

  “當然,您有。”

  明智光秀的眼睛看向了義銀身后,房內懸掛的足利白旗。

  義銀順著她的目光,也注意到了御旗。

  “你是指,這御旗?”

  義銀不是很明白。

  “您兩位來自尾張,不熟悉近幾,這還要從當年源賴朝的御白旗開始說起。”

  義銀與利益兩個尾張鄉下的土鱉無奈對視,洗耳恭聽。

  “當年首位幕府將軍源賴朝自關東舉御白旗起兵,建立鐮倉幕府。

  她起于關東,為了控制全日本,將無數御家人分封在了西面的西國和九州。

  御白旗舉兵那刻起,聚集在御白旗下聽從源氏長者,武家棟梁號召的姬武士,就算是御家人。

  源氏崇尚白色,御白旗起兵。這御家人的御字,就來自于御白旗。”

  義銀與利益也知道這些歷史,只是不如明智光秀崇古否今,如此癡迷于古制。也難怪她說當今禮崩樂壞,要重建秩序。

  “當初室町幕府初代將軍足利尊氏,被朝廷打敗,一人一騎逃到了九州。

  憑著自身源氏長者,武家棟梁的身份。一面御白旗下,高呼源氏御家人,數月間聚集八萬御家人,雌兵數十萬殺回京都。

  難道,她憑借的只是御白旗這一面死物?”

  “這?難道還有其他依仗?”

  義銀聽過這故事,武家已經把這故事說得耳朵都聽出老繭了。

  明智光秀笑著說。

  “是,也不是。

  武家們宣揚這個故事,只炫耀了自己的武勇和忠義,卻忘了說之后得到的好處。奉公恩賞,這可是武家社會的基石。”

  “難道說。。”

  義銀有些明白了過來,明智光秀點頭。

  “對,那時候隨足利尊氏入京的御家人,都被封在了近幾肥沃之地,享受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繁華。”

  “原來如此,但這和御旗有什么關系?御白旗是御白旗,足利白旗畢竟不是御白旗呀。”

  歷史義銀是明白了,但御白旗就那么三面,自己拿不到。拿到了也沒人認賬,他又不是源氏長者,武家棟梁,這身份世代由將軍世襲,他沒資格號令群雌。

  “主上,足利白旗為什么叫御旗,您有沒有想過?”

  明智一問,把義銀問倒了。

  “這。。不知道。”

  “當初斯波家全盛時,斯波高經,斯波義將都曾被將軍賜予御旗。

  她們一人打下尾張國,一人打下越前國,成就了斯波家的基業。

  你說,陪她們打贏戰爭的那些姬武士,奉公恩賞,如何安排?”

  斯波義銀明白過來了。

  “難道是用御旗分封?”

  “對。御旗代表足利將軍,持有者是替將軍征討不臣,奉公恩賞,自然是御家人身份。這足利白旗,才被稱為御旗。”

  “所以,我只要持有御旗,承諾戰陣奮勇者為御家人身份,國人眾就愿意為我而戰?”

  “其他地方的國人眾如何,我不知道。但近幾的國人眾,可是世代憧憬著御家人的故事長大的。

  當年那些御家人的后裔,就是她們現在的主家,哪個國人不想翻身。”

  義銀仿佛在泥潭里掙扎,反復踏空,終于踩實了一塊踏板。

  “如果戰事不順。。豈不是辜負了國人眾的期待。”

  義銀的話,讓其他武家聽到,難免嘲笑他丈夫之仁,可秉持義理的明智與前田卻喜歡。

  “不會,事在人為。戰事不順一切休矣,武家出戰就要有失敗的擔當。如果勝了,還請主上將一切恩賞與御家人稱號,賜予那些勇猛的國人。”

  明智光秀期盼地看著義銀,見他點頭,很是驕傲,自己終于找到了一位能忘小利見大義的主上。

  義銀其實對近幾的錢糧知行都無所謂,他只想順利打敗六角家,讓其別再找自己麻煩,然后可以順利返回尾張就好。

  至于戰事所得的恩賞,給就給了,我斯波義銀像那么扣的人嘛,就當作是買路費了。

  近江國犬上郡藤堂村,一群國人正坐在一起愁眉苦臉。

  說來苦悶,這些國人都是北近江的老武家。犬上郡原來屬于京極家的勢力范圍。

  可前些年先是京極家被淺井家取代,作為郡內國人,她們自然向淺井家表示了效忠。

  哪知道淺井家不禁打,六角定賴幾次北伐,將淺井家打得節節敗退。現在只能縮回北三郡茍延殘喘,這北近江的犬上郡也被六角家奪取。

  六角家逼迫淺井家稱了臣,總算太平兩年。誰知道六角定賴個短命鬼竟然死了,這下雙方又要動員打仗。

  按說犬上郡已經被六角家占了,國人眾自然要服從六角家的征召。可現實不是如此教條,只要跟著規矩做事就行。

  犬上郡的武家們都是跟京極家混了幾百年的北近江武家。要她們調轉槍頭,跟著南近江的百年仇寇反過來打自己的北近江親戚,以后還有臉在近江混嗎?

  更何況,藤堂村為首的附近十二村,小半個郡的國人眾,是最靠近北面邊境的。說是六角家管著,每天起床去河邊洗個臉,都能和北面的親戚打上招呼。

  距離這么近,哪天六角家退了,對面報復回來也是幾步路的功夫。這叫人怎么砍得下手,糟心。

  “我們去投淺井家!”

  這些村國人的首領,藤堂村的地頭藤堂虎高抬起頭來。見自己女兒藤堂高虎站在門外,朝室內愁眉不展的眾人喊。

  “滾出去!”

  藤堂虎高忍不住咆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