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9章 沒人比我更懂科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么歡迎收看本期《走進科學》之校園不可思議系列,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我是主持人路遙。”

  隨著路遙最后一句話的總結,《走進科學》在黔州衛視的首秀結束。

  節目播出結束的時間是零點十五分,整場節目達到了四十五分鐘。

  其中有三十多分鐘是路遙與調查小組在校內遭遇到如恐怖片一般的經歷,外加五分鐘的跟最后陽城雙煞的默契講解。

  順利的圓回了知行高中所有的奇聞怪事,算是拉下來一個完美的落幕。

  聚集在辦公室看節目首秀的員工們,也都隨之而散去。

  但在節目結束后的十分鐘,一群迷惘的網友們開始自發尋找組織,試圖尋找一個宣泄的口子。

  這節目太離譜了,真的離譜。

  不是說它不好看,只是這種詭異的模式,打得大家措手不及,原先看過的那批人還好,但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這節目。

  人都給打傻了。

  被足足嚇了得有半個多小時,然后節目再嚴肅的告訴你,其實我騙你的。

  這誰受得了。

  衛視節目的目標群體是全國受眾,無論聲勢還是動靜,都非一個小小的陽城可比,

  前幾次頂多只是幾個本地論壇,聊天群的人吐槽了《走進科學》不講武德。

  此番節目播放結束,大批流量開始瘋狂涌進各大影視類app、論壇跟社交類平臺。

  不久。

  社交媒體平臺上,頻頻出現一個詞。

  走進偽科學!

  例如以下幾個平臺熱詞。

#靈異式科教片#沸  如何評價(看待)黔州衛視新作《走進科學》?

  震驚!今年最佳恐怖節目竟然是它。

  反應最快的自然是幾個路遙的書友群。

  自從路遙離開夜話節目后,大家對他本人的關注度大減,不少人看來,路遙多半是江郎才盡,這才退出圈子。

  一些粉絲都還在擔心他們單純又弱小的路老師跨界后水土不服。

  可今晚在黔州衛視的那期《走進科學》播出后,各大書友群一時沸騰起來。

  “那個男人帶著他的新作品回來了,大家去視頻網站搜《走進科學》就知道了。”

  “視頻作品?路遙也開始圈錢了唄。”

  “這節目名字怎么聽起來怪怪的,聽起來不像恐怖類吧。”

  “人家明明是科教類節目好不好,我保證不騙人。”

  “科教類?這明明是搞笑類節目好嗎。”

  “呵呵,要不是我也看了剛剛那期校園怪談還真就信了你們的邪。”

  “我也是這么跟女朋友說的,說這只是個一個平平無奇的科教節目,現在人在醫院,WiFi很快,大家不用更擔心。”

  在《走進科學》的工作群中,節目播放后的大量反饋也被一些同事發了上來。

  大半夜的,路遙的手機上便被幾十條消息紛紛刷屏。

  “報,微博熱搜已經到前二十五了。”

  “再探再報。”

  “知乎那個問題也上升到了第十。”

  “火了火了,這次節目真的出圈了。”

  “向來毒舌的豆瓣的評分也過了七分,這次穩了。”

  這也難怪大家歡喜,之前節目火歸火,可一直都被局限在陽城這一地,不管怎么打,轉化率都實在有限,知名度頂多就比《路遙夜話》高上一些。

  這也是陳其靜一直不愿意花大價錢去打。

  地方臺的上限太低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扔再多錢進去,往死里吹它也只是個地方性節目。

  投資價值不大。

  可這回不同,進了衛視相當于魚躍龍門,跳不過去就是蟲,躍過去了自然就是龍。

  這期《走進科學》節目播出前,靜姐找了不少老朋友,幫忙在許多節目上打個,也大勢花錢搞宣傳、買水軍。

  待到這些宣發工作同時起效,有了關注度后,這才在節目播出前有了一定話題度。

  當然,這還跟衛視那幾個娛樂節目請大牌、搞CP、炒話題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最主要還是路遙這期的內容夠硬,抓拍到了足夠多精彩畫面,極大的刺激了觀眾的眼球。

  有意思的是,這熱度一上來,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來了。

  之前就有一些所謂的業內專家來批判《走進科學》的模式,不過那時只是在地方臺,影響力不夠大,也就沒被當回事。

  此一時彼一時,在幾個小時的熱度發酵后,大批的營銷號開始挖節目黑歷史。

  原先閉嘴的專家們,又一次跳了出來,繼續手撕這種破壞行業風氣的行為。

  他們發文稱看不慣這種炒作手段,故弄玄虛、糊弄觀眾,壞了業內的規矩,羞與為伍。

  說來說去,無非就一句話。

  酸了。

  正兒八經做科學研究的節目沒人看,反而像這種沒有下限的節目一出來就引起巨大爭議,看不慣的正義使者當然大有人在。

  比如,同日,有千萬關注量的主持人黃穎再次現身,連連轉發幾十條這樣的微博。

  并重新發了一遍之前抨擊《走進科學》的文章,自稱早就看不慣這種歪風邪氣了。

  自從兇宅采訪事件后,這女人就跟腦子有毛病一樣,事事都要跟路遙杠上,幾次專門來找茬。

  有時路遙甚至懷疑黃穎是不是可能喜歡他,專門用這種方式來引起他的注意。

  見到網上一水的抨擊,路遙一點都不以為然,他憑本事的抓到的靈異事件,用于現實改編才有的節目效果。

  放眼圈子內外,幾個人敢這么干?

  進入微博,打開個人賬號——當世最后一位大文豪路遙。

  現在,他的微博粉絲已經突破了二十萬,就這熱度來看,等節目的風頭過去了,怕是能漲到四五十萬。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尤其還在這種大眾平臺上,每一句話一個字都要酌情思考。

  尤其是現在,如果親自下場去跟這下人撕豈不是顯得很low。

  于是乎,五分鐘后。

  主持人黃穎最新的微博底下,一個新的回答正不斷被點上前排。

  “真的嗎?我不信。”——路遙。

  不止如此,他還點了個贊才開溜。

  態度可以說是極其囂張。

  這一下就把黃穎惹怒了,直接跳出來跟他對線。

  同日,在科教片領域的一眾專業人士的謾罵與指責聲中,也希望節目組能站出來給個回復或者交代。

  不然光是一個人在這場獨角戲,也挺無聊的。

  “大家快去看,《走進科學》回擊了。”

  “路遙的個人微博也發出聲明。”

  “根據我的經驗,首先,路老師不會道歉,但這次敵人的勢力太大,肯定干不過,快進到路老師刪微博跑路。”

  一直吃瓜者突然發現《走進科學》跟路遙的微博賬號突然更新。

  首先是《走進科學》劇組,發了一篇長文。

  大意就是節目的宗旨只是在為了給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科普經驗,讓人們反對迷信,相信科學。

  并無惡意炒作的意思。

  通篇下來,相當的正能量。

  至于路遙的個人微博,則沒有這么多彎彎繞繞的解釋。

  只一句話。

  “沒人比我更懂科學(微笑)。”

  既然大家想要個態度,那不好意思,這就是他路遙的態度。

  不服憋著。

  做完這件事后,路遙便火速下線。

  這些年他從網上學到的經驗就是千萬不能被這些人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們同樣的領域,不然一定會被對方豐富的經驗所打敗。

  不過這件事,說到底也只是一件比較小的網絡爭議。

  比起誰誰代孕、誰誰誰有孩子、誰誰誰的新歌要發了,實在不值一提。

  周一上午,黔州電視臺,各個部門議論紛紛。

  周末檔的收視率清單剛剛已經出來了,下發到所有頻道。

  總共十二檔節目,其中有六檔節目在娛樂分類,名副其實的占據半壁江山,剩下的分別是新聞資訊類、公共類、財經類、體育類等一些小分類。

  前三從下往上看去。

  依次是《戶外大聯盟》:娛樂類。

  周日夜間檔,收視率我真不是演員》:娛樂類.

  周日夜間當,收視率以及本次收視率龍頭《走進科學》。

  科教類節目,周日午夜檔。

  收視率:1.89</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