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九十三章 接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我又是語音寫的,實在困的睜不開眼睛,大家明天再看,該改好了大家再看)每次春闈秋闈都有學子死在貢院里。

  什么原因的都有的,有考著考著,突然就沒了的。

  康氏擔心錢謙益擔心的覺都睡不好了。

  但若非要把擔心分成等級,錢守業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康氏擔心和煎熬只為錢謙益,錢守業是孫子兒子都在里面呢。

  兩天過后,錢守業早早就叫上錢錦棠:“我們去接你大哥和大伯,讓你二娘多準備一些好吃的。”

  徐氏剛好來請安,聽見了笑道:“昨天晚上就開了單子,早上菜品差不多齊了。就等大老爺和大爺回來呢。”

  “好好好,我們這就去接他們。”

  康氏小心翼翼的站在門口,一臉的擔心,欲言又止。

  錢守業一揮手道:“還傻站著干什么?不是要去接人嗎?去啊。”

  “哎!”康氏頓時破涕為笑,拉著錢錦棠就往外走。

  他們去的太早了,據說考生還有沒醒的。

  可是錢守業還是怕晚,更怕兒子孫子出來后找不到他們而出事。

  他剛到貢院門口,就讓彪叔占據有利的最前面的位置,道:“眼睛看準了點,別讓他們走過去了。”

  表說想了想道:“他們如果能走過去,說明沒什么大事。”

  錢守業:“……”

  貢院街道另一邊,一頂淺藍色暗紋四人抬小轎子里,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正掀開簾子往貢院那邊看。

  突然又過來一頂官轎,同樣一個穿著正一品官服的英武老者停下來,他看著老者笑呵呵的問道:“閣老這是在看什么人?閣老又有高徒下場了?”

  又像是想起來了一樣道:“對了,您家大孫子今年下場,您這是特意來接孫子的?”

  “怎么樣聽說余大公子才華橫溢,文章寫的很好,我說你不必這么擔心,一定會保重的。

  說您擔心要近一點呢,怎么在這里看著?”

  說話的人是禮部尚書楊大人。

  因為怕官員大權獨攬,不成文的規定,內閣大臣不可以吏部尚書兼任。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楊大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入閣。

  另一位不用說了,正是如今的首輔閣臣于階。

  楊大人雖然不在內閣,因為是天官的身份,再加上他是山西幫的頭子,多少有些話語權。

  就算嚴宗在的時候,他也能在朝廷上占據一席之位。

  當然,還是無法跟嚴宗抗衡,也不想陸昂那樣得寵,可是能保護自己。

  如今嚴宗到了,于閣老行為做事要講究得多,楊大人的氣勢就越發顯現出來了。

  上些日子他們還因為幾個官員的調度和考核而起了紛爭。

  所以楊大人非常討厭于閣老。

  這于閣老在文官中非常有威望,幾乎沒人會說他一個不字,如果非要讓大家挑一個反感他的地方,那就是喜歡吹子孫了。

  當年他還不是閣老的時候,任翰林院試講,在給別人講課的時候前半柱香說心學,后面一柱半就要講他的兒子。

  老大是如果的聰明,別的孩子都在外面玩,他趕老大去玩老大都不肯,要在家讀書。

  說世上唯有讀書最快樂。

  小伙伴們來找老大老大爺不去,要在家里溫習功課,都不用人約束等等。

  結果呢?

  老大能中進士還不是他自己走了很多門路的結果?

  真當不泄題大家就都不作弊了?

  那當官的人家的孩子憑什么也中進士啊?有人說他不在少數,真的是因為學文好嗎?

  如果學不好的話,應該所有當過人家的孩子都能中舉人呢。

  但是真正能中的,還是得閣臣家的人多。

  讓人想不懷疑,這其中有貓膩都難。

  于殿臣到底是什么水平,這江城中也多有流傳。

  楊大人聽到的消息就是學問不怎么樣,自以為是卻信手拈來,我是真是氣人,我是什么好孩子。

  所以人夸獎于殿臣說的都是反話。

  于階為了塑造一個高風亮節,并且嚴肅沉穩,因公忘私的偉大的形象。

  并不想讓人知道他有多么關心自己的孫子。

  于階笑道:“原來是楊大人,我是路過這里,順便往那邊看看橘子們,今日應該出考場了,不知道他們表現的如何。

  至于墊層的事,我根本也沒放在心上。

  我就是看一看,沒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又問道:“您這是要去哪里呀,不過您家也有孫子在考場吧?”

  大人笑道:“被你猜著了,我那孫子雀食姐今天下場。我跟您性格可不一樣,自己孫子敢考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在身邊呢,而且你也知道里面太消耗體能了,我要在外面等著他,讓他第一眼就能看見家人。而且萬一出了什么事,家里人也能第一時間知道,接兒子的出口少,沒什么好丟人的,接孫子也沒什么好丟人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更是沒什么好丟人的,你說是吧。”

  別人看自己的孫子當然不對了,可于閣老的人設已經做出來了,他就不能表現的太小家子氣。

  關雞兒孫在他眼里就是特別小家子氣的一件事。

  面前怎么能把孩子放在第1位呢?要有舍生忘死那種氣氛。

  想想上次都不怕,怎么可以關心兒子呢?所以他從來都不會表面上關心兒子的。

  于閣老笑道:“天官大人您實在太小心翼翼了,實在擔心派幾個家庭過趣步就行了嗎,我們家就是派家丁過去的。”

  “家丁怎么可能由我自己盡心盡力呢?”

  “當年寒衣弄孫子的時候是我自己完成的,不能等孩子長大了就把孩子交給別人,我們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于閣老不認同的搖頭。

  楊大人笑了笑道:“當然我和閣老怎么相提并論,戈老師遠近聞名的勤奮好官,把平日里穿的時間都用來國家大事了,我不行。

  我是俗人一個,不管怎么忙,兒子有點事都放在心上,必須要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放心。”

  說著,那人的轎子要往前走。

  突然他回頭問道:“于閣老真的不過去看一看嗎,”

文學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