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才的建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說完了加恩令的事兒,皇帝的心情輕松了許多。

  但他的驚喜還不僅僅于此。

  柳銘淇接著又道:“陛下,關于三省交界處的土地買賣問題,雖然具體的步驟我不知道,但我覺得有個辦法可以解決缺錢難題。”

  “哦?”景和帝又驚又喜,“趕緊說!”

  “朝廷想要收農民的買土地錢,可是農民們沒有錢卻又想要土地,那么我們找一個中間擔保商就好了嘛。”柳銘淇道:“把天下幾大錢莊的人都叫過去,讓他們去給一戶又一戶的老百姓借錢,然后老百姓把借他們的錢交給朝廷,這就皆大歡喜了!”

  景和帝眼睛瞪大了,先是一喜,然后又皺起了眉頭。

  他片刻后才道,“你這不對啊!雖然這樣是朝廷獲得了銀子,農民獲得了土地,但他們卻欠銀莊的錢,銀莊的錢是那么好拿的嗎?他們不給利錢?這多貴啊?”

  “這個也簡單。”柳銘淇道:“錢莊肯定要賺錢的,所以我們假設讓農民們花五年的時間去還款,但利息就不用再算了,朝廷不是打算八兩銀子一畝地嗎?到時候直接提價賣九兩一畝,多出來的一兩銀子就給錢莊算作五年的利息了。”

  景和帝聽得又是眼睛一亮。

  這個辦法好啊!

  就不用農民們另外再跟錢莊商量多少利錢了,錢莊也不敢多收他們的,大家一視同仁!

  可轉而他又有問題了:“五年時間還完所有的錢,這么大一筆錢,你覺得可能嗎?我看他們十年能不能還完都不一定!”

  柳銘淇笑了起來:“那就更加簡單了!朝廷只要緩過來了,每年負責采購他們的糧食,可以用稍微高出市場價格的價格去買,不就能補貼多一點給老百姓了嗎?

  到時候第二三年開始,如果我們的情況好轉了,還能免除他們的稅賦,讓他們能賣更多的糧食給朝廷、賺更多的錢呢!

  經過了今年這么半年多的大戰,好幾年的存貨都用光了,哪個邊疆城池不缺糧食?再說了,攻略南詔還需要大量軍糧呢,所以他們有多少糧食咱們就能買多少,虧不了他們!”

  “妙!真妙!!”

  景和帝也是哈哈笑了,非常的開心。

  柳銘淇這么一套組合拳下來,頓時把所有的難題都解決了。

  朝廷得到應急的款項。

  農民們得到肥沃的土地。

  錢莊商人們還能賺取一定的利潤。

  即便是失去土地的這些流民,也能在京畿地區扎根下去,同樣值得歡喜!

  如此一看,豈不是所有人都沒有損失,都獲得了好處嗎?

  銘淇這天才的腦袋,真是大康之福呀!!

  但他轉而又想到一個問題:“八兩銀子的本金,五年只給一兩銀子的利錢,是不是太少了?商人們能答應?”

  這的確是個問題。

  五年利潤12.5,比國有四大銀行都還要低,還要黑心!!

  古代的利子錢可遠遠高過于現代的。

  且不說那些黑心高利貸商人,就是正常的錢莊放貸,五年不到二成的利潤,也是不敢想象的。

  每年拿10的利潤,都是他們給出天大的面子了。

  皇帝沒有傻。

  他知道如果是幾百萬兩的話,或許錢莊會賣朝廷一個面子。

  但如果是幾千萬兩,那是要占據錢莊大量本金的,他們根本不可能這么吃虧。

  任憑你皇帝和朝廷多么有權勢,我就說我沒有,你能怎么滴吧!

  總不能因此就抄家滅族吧?

  太祖可是專門有過嚴令的。

  除非商人們有大罪,不但不許歧視,也不許強迫。

  在這一點上面,哪怕是最看不起商人的法家,也會竭力為他們喊冤。

  法家鬧起來了,誰都得不到安寧。

  柳銘淇也懂這一點,所以他早就有了盤算:“明面上咱們肯定只能給他們一兩銀子的好處,但我們可以另外給他們別的好處,以作補償啊!”

  “什么好處?”景和帝望著他,“銘淇你可不要亂來!”

  “我怎么會亂來呢?”柳銘淇道:“陛下您覺得錢莊最想要的東西是什么?”

  “賺錢!”景和帝可不糊涂。

  “怎么才能賺更多的錢呢?”

  “有更多的人存錢,然后有更多的錢拿出去放貸。”

  “對!”

  柳銘淇一拍手,“咱們這三年要多用兩億多兩白銀!我們就把這些錢放在他們那里,不要他們的利息。只要等到我們需要用的時候,再從里面分批拿出來。

  因為不是一次性的拿出,他們完全可以根據這個時間差來做生意!本錢大了,賺取的利潤也就大了!兩億多兩白銀的好處,那可是大大的呀!

  況且這樣一來,老百姓都根本不用直接摸錢,由錢莊和朝廷結算就好了!錢莊也不用給現金給朝廷,朝廷想要用的時候,從錢莊賬上直接劃撥就行,多方便?”

  “等一等!”

  景和帝倒吸了一口冷氣,“你這把銀子都存到他們錢莊了,戶部還有什么銀子?錢莊萬一倒閉了,垮了怎么辦?”

  “戶部正常收的稅賦銀子,不是在他們的倉庫里嗎?”柳銘淇道,“這兩億多兩銀子,只是額外的罷了!也就三年的時間,不用怕。

  再說了,他們倒閉不倒閉,這也不是他們說了算呀!只要高都督的人把他們全家老鄉都監督好,他們能跑得了?只要人還在,難道怕拿不出銀子來嗎?繡衣衛可不是吃干飯的!”

  景和帝點了點頭。

  這倒是一個辦法。

  大康的錢莊實際上已經很先進了。

  許多人不曉得,其實古代的錢莊很多時候是存錢都要收取你保管費的,然后放貸給別人還要收利息,屬于兩邊吃。

  什么時候這種情況得到改變的呢?

  就是當整個市場上的錢越來越不夠用。而且經濟越來越好或者越來越差,人們想要更多的借錢的時候。

  他們為了有更多的錢拿出去放貸,所以干脆就讓存錢的人得到一些存錢利息,從而吸引人存款,然后拿著這筆錢去高額放貸。

  說白了就是賺取利息差。

  現代的許多銀行就是這么干的,他們背后還有整個國家來撐腰,遇到擠兌有國家金庫支持,遇到借貸人破產可以是財產第一時間優先還他們的賬。

  所以我們的銀行才被成為宇宙銀行,妥妥的一大霸主。

  現在大康的錢莊已經進化到了給存錢人利息的地步,已經很接近于現代化的銀行了。

  柳銘淇讓戶部存兩億多在他們錢莊里,卻不領一分銀子的利息,這便是給了錢莊一個很大的優惠。

  甚至于這么一次三方交易,雖然都完成了彼此之間的交易,但錢莊用不著付出金錢來,相當于是虛擬交易,只不過他們之后要備足款項,讓朝廷想要用的時候能馬上用到就行。

  但這樣確實是對錢莊的要求很高。

  如果是不誠信的錢莊,或者是賭性太大的錢莊,很容易拿著這么多錢就飄了,最后落得個血本無歸的下場。

  有些時候他們并不是故意的,但經營不善的情況誰都有,這也怪不了誰。

  到時候把他們千刀萬剮,這么巨額的資本都回不來。

  思量過處,柳銘淇繼續道:“陛下,如果你們考慮到能讓錢莊做,那么還有幾個必要的要素,需要注意一下。”

  景和帝一抬手:“你說!”

  “第一,錢莊的規模不能小,本身資金規模就得在五千萬兩白銀以上,必須是至少有三十年以上兩代人的傳承——只有這樣有著家族傳承的,才會珍惜自己的牌子。

  第二,錢莊的幕后東家們,必須是當地的士紳富豪,是扎根于一個地方好幾代的,有著充足的商貿資本和土地資本的——這樣才能防止最后他們沒錢還賬。

  第三,滿足以上兩點的,我們至少要選擇五家以上的錢莊,用做分散風險,從而也容易對各地的資金調配,比如江南的錢莊管不了四川的,四川的也很難在廣東有所作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事兒讓葛松道來親自抓,由他召見那群錢莊老板。我就不信這個天下還有看到葛殺神不怕的商人!”

  景和帝先是點頭,然后是贊賞,最后卻笑了。

  “實際上鴻廉也是一個可憐人啊!遭遇了那么大的打擊。”他為葛松道辯解了一句,然后道:“不過讓他去監督也是挺好的!我信得過他!”

  說著話的皇帝很高興。

  他料想不到柳銘淇居然這么快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本身是很復雜很困難的事情,被他這么巧妙的找了一個中間人,立刻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有葛松道在監管著,別說是這些商人了,就是封疆大吏也得跳三跳!

  “除開了這些,我覺得曹相他們說的不錯。”柳銘淇又加了一句:“朝廷應該派得力又有手段的官員,去三省交界處,嚴查各種侵占,各種違規,以及厘清所有的荒地土壤,不然我們的幾千萬兩銀子的收入,都只是空話!”

  “嗯,我知道的。”

  景和帝點頭之余,又順口問了一句,“依照你的觀察,覺得誰可以去?”

  “這還用說嗎?”柳銘淇答道:“一定是年輕氣盛的,要有沖勁兒的,不要那些老頭子,他們可沒有一點銳氣,更加不敢得罪人。哦,對了,王智耿例外!”

  景和帝不覺莞爾。

  王智耿可是連續兩次想要將柳銘淇置之死地,而且每一次都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從來不怕任何人,是頭鐵硬得不能再硬的人。

  派他過去,倒也是個好主意啊!

  趙壽在一旁有心想要提醒皇帝,柳銘淇是宗室,不能對朝廷大事發表看法意見的。

  但轉而一想,本身柳銘淇便是皇帝的智囊,如果在這個時候他都不敢說話,那智囊又有什么用?

  況且你瞧瞧柳銘淇說的這個人,王智耿能是柳銘淇的黨羽嗎?

  根本不可能!

  所以裕王世子此言肯定是出于公心。

  想一想,自己好幾次提議讓裕王世子過來談看法,出主意,卻也是違規。

  幸好皇帝不是那種過河拆橋的人,不然單憑著這些,自己這個宦官大太監就得被貶到去給先帝守皇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