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17章 意外突發事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日軍打敗盟軍占領緬甸全境后,在邊境地區設立的所謂封鎖線,并不是把整個印緬邊境都給擋起來。

  每個地方都守得死死的,滴水不漏。

  其實只是派兵守住主要交通要害,以及那些便于大部隊和車輛通過的地段。

  其他崇山峻嶺的原始山區,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守衛和哨兵,能安排幾天走一趟的邊防巡邏隊,就已經稱得上嚴密防守。

  包括現代的邊防警戒任務,邊防巡邏也就一星期一次。

  主要任務也不是抓跨境者。

  只是看各個界碑有沒有被移動,有沒有新的群體性人為制造痕跡,以便于分析這個星期里有沒有“堵販”偷渡之類的。

  英帕爾對面的日軍部隊,受制于部隊數量有限,封鎖的方式遠不如后世邊防。

  所謂封鎖邊境與印度英軍對峙,也就是守住了那幾條修筑的公路,然后在地勢平緩易于大部隊偷偷穿行的地段,修筑了一些聯絡站點用于警戒。

  其他地方幾乎都是一眼黑,連巡邏隊都很少出現。

  哪怕日軍的情報部門搞到了信息,知道印度這邊的英軍準備搞事情,會從英帕爾這邊滲透進入緬甸。

  可面對英帕爾數百公里邊防線,那走進去都會迷路的原始森林。

  日軍毫無辦法。

  能做的也就只有加強防備,在便于大部隊穿行的區域,加強防守警備力量,以防英國軍隊強行突擊闖進入。

  同時組建了一些邊防巡邏隊,在可能通過的路段進行巡邏。

  這是能做的極限了。

  畢竟緬甸的原始森林地形太復雜,一旦讓人闖過了邊境線進入了后方的森林中,那就等于是魚入大海。

  那別說是幾千人的獅龍獸部隊。

  哪怕是一個軍的部隊丟進去,想要找到難度都不亞于大海撈針。

  也正是日軍面臨的防守困境,讓邊防線出現了很多的防守漏洞,才讓溫蓋特有了自認為很穩妥的跨境方案。

  這個方案總體上來說很簡單,主要也就分為兩個部分。

  首先是選擇入夜時分開始跨境,最大化隱蔽行軍的時間。

  有了一整夜十幾個小時的行軍時間,當迎來第2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獅龍獸部隊足以跨過邊境走出去幾十公里,順利越過封鎖線最后一道關卡欽墩河。

  這樣不僅能避免白天行軍時,被天上的日軍飛機發現。

  也能在最有效最快的時間里,盡可能的遠離防守最為嚴密的邊防區域,避免被日軍給發現行蹤。

  其次是將部隊進行分化,從一個大目標變成個小目標。

  這就讓獅龍獸部隊發生了變化,不同于常規的營連,也不像日軍的中大隊,而是變成了八個直屬分隊。

  每隊配有一名分隊部,負責接受總指揮部命令,指揮這個分隊作戰。

  總指揮部、騾馬、勤務、通訊、警衛隊等相關后勤部隊,位于行軍序列最后方,由殿后的八分隊來負責保護。

  在穿越防守最嚴密的邊境封鎖線時,獅龍獸部隊可以一化八。

  等順利穿過邊境封鎖線后,遠離防守嚴密的邊境封鎖線后,獅龍獸部隊又會重新合攏到一起行軍。

  這么做主要是為了保持最大戰斗力,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第一時間作戰,也能防止各部在原始森林中走散失聯。

  直到正式進入作戰階段后,才會再次以分隊進行出擊。

  這種分合可以隨時調度的部隊編制,也可以讓戰斗更加靈活多變。

  也正是有了這個設想周全,充分考慮到了隱蔽性和戰斗力的行軍方案,溫蓋特才會如此信心十足。

  由于在基地里進行訓練時,就已經提前做過多次演練。

  因此部隊抵達邊境印度一側后,無需溫蓋特再來現場進行劃分。

  只下達了一道命令。

  大部隊便有序的化為了個接近300人的分隊,在各自向導的帶領下,直奔預定的滲透路徑而去。

  在夜色朦朧的掩護下,封云天三人也跟著總指揮部開始了行動。

  八分隊本身有接近300人,加上溫蓋特和封云天等人組成總指揮部,再加上與后勤騾馬部隊。

  讓這一路人超過了900之數,是其他七個分隊的三倍還要多。

  也間接提高了這一路過境的難度。

  不過。

  溫蓋特卻信心十足。

  因為他為了怎么穿過封鎖線,已經準備了近4個月,方方面面都已經充分考慮。

  總指揮部所走的這一條路,是所有條滲透路徑中最安全的,也是日軍邊防巡邏隊最少的路線。

  但前提是不要出現意外!

  而事情往往就這么充滿戲劇性,你越是信心十足,他偏要給你來點岔子。

  封云天所在的八分隊,在印度當地村民向導的帶領下,沿著一條堪堪只夠兩人前行的隱秘小徑,很快便進入了山林中。

  開春之日的月色,倒是還很不錯。

  奈何原始森林樹木茂密,樹冠茂密遮天蔽日的,月光完全照不進來。

  進入山林里面的封云天等人,只能依靠手電筒提供的光源,幾乎是一個人挨一個人的長龍隊,魚貫穿行在狹窄小徑中。

  黑也就算了,路還賊難走。

  時而遇到小溪需要淌水,時而遇到陡坡需要弓著腰往上爬,時而會有毒蛇毒蟲之類的受驚掉到士兵身上,時而會遇到虛地一腳踩空摔下去……

  諸如此類的小狀況,幾乎沒有停過。

  好在獅龍獸是一支“特種部隊”,對于這種情況有過針對性訓練。

  盡管有時被嚇到會引起小驚慌,有的人一腳踩空摔到坡下滿頭是血,可總體上前進速度還算不錯。

  以這個速度下去的話,天亮之前可以抵達預定的“欽敦江”邊。

  看到形勢這么樂觀,封云天連本緊繃的心也放了下來,還頗有興致的和溫蓋特聊起了非常規作戰。

  兩人在這個方面都有作戰經驗,也都喜歡這種特殊的打仗方式。

  溫蓋特作為一名喜歡賭博式作戰,被英國軍隊高層成為出擊先驅的戰爭狂人,遠在936年時,就開始了他的非常規作戰。

  當年借著赴巴勒斯坦出外勤的機會,溫蓋特就組建了一支全部由猶太人組成的“夜間突擊隊”。

  專事襲擊阿拉伯人。

  二戰爆發不久,為打擊侵占了埃塞俄比亞的意大利軍隊,溫蓋特受邀請在蘇丹“重操舊業”。

  組建起了一支以傳說中,猶太英雄吉迪昂為名的非常規作戰部隊,專門打擊意大利軍隊。

  溫蓋特也是在這一次部隊里,正式打響了他的名氣,成為了傳奇一樣的人物。

  因為他只憑著這支由多國士兵,所組成的700人的雜牌軍,打死的不算,光意大利俘虜就抓了2萬多。

  就這份華麗的戰績,哪怕意大利軍隊戰斗力有點那啥。

  大家都懂。

  可也足以說明溫蓋特組建突擊隊,在非常規作戰上面的天賦和能力。

  現在的這支“獅龍獸部隊”,已經是溫蓋特集合前兩支部隊的豐富經驗,所組建的第三支非常規作戰部隊。

  相比封云天所參加的非常規作戰,雖然不管是在擊殺敵軍數量上,還是俘虜敵軍的數量上,都沒有溫蓋特這么華麗。

  動不動就是上萬人。

  但是封云天對戰的對手,是比溫蓋特所遇到的敵人都要強悍數倍的日軍,作戰時的敵我差距更是天地懸殊。

  幾乎都是在不可能獲勝的絕境中,最終創造奇跡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總而言之。

  兩人各有特色和優點,對對方的戰斗非常感興趣,這一問一答之下,這聊起來話題可就多了。

  足以用惺惺相惜來形容。

  在這興趣相投的愉悅聊天下,兩人都忘卻了摸黑趕路的疲憊和枯燥,妥妥的相見恨晚的即視感。

  可惜這種愉悅并沒有持續很久,在出發兩個多小時后便被打斷了。

  當時時間是晚上9點2分!

  帶著印度向導脫離分隊本部,走在隊伍前方200米負責前方探路的偵察兵,發現了前方路段的一處異常情況。

  在急忙趕回來通知分隊長,由分隊長轉告總指揮部后,部隊不得不停止前進。

  全軍就地隱蔽,等待下一步指示。

  “前方300米處出現日軍巡邏隊?這怎么可能,這條小徑非常隱蔽,沒有向導帶路我都沒法找到,他們是怎么知道的?”

  溫蓋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先不說日軍怎么會出現在這。

  根據溫蓋特這4個月以來,對條滲透路線的持續偵查。

  總指揮部所走的這條路上,從未出現過日軍巡邏隊,可如今正式行動的時候,這日軍卻偏偏就來了。

  而且還偏偏巡邏到這里時,停下來扎營準備過夜。

  這也太倒霉了!

  本來最安全的一條路線,現在出現了意外沒辦法繼續前進,這讓溫蓋特很冒火,不得不想辦法解決。

  而解決的辦法,在座的人都知道。

  只有兩個——

  要么繞道其他路!

  要么干掉這個日軍巡邏隊!

  然而嘴巴說誰都會,知道該怎么做是一件事,怎么把這件事給做到,并且要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繞道其他路,就面臨兩個問題。

  為了盡可能保持隱蔽性,在穿越邊境封鎖線的過程中,所有無線電和電臺都需要保持靜默狀態。

  避免信號被日軍截獲,知道已經有敵軍穿越了封鎖線,從而提前做好防備。

  因此在個分隊抵達預定集結點時,各隊都不會知道各自的情況,只能嚴格按照事先安排的計劃執行。

  封云天所在的八分隊要繞道,就只能去其他隊的路線。

  可因為通訊器材都是關閉狀態,總指揮部完全沒辦法聯絡到他們,不知道其他路線是否安全。

  貿然過去萬一另外一條路也有情況,那到時候事情可就大條了。

  經過這么一番拖延,總指揮部所在的分隊趕路時間不夠是鐵定的。

  一旦分隊不能在天亮之前,渡過欽敦江離開危險的邊防封鎖線,那就只能等下一個天黑。

  沒有了指揮部的獅龍獸部隊,也不可能繼續向前趕路,只能在江邊等著。

  這3000多人呆在欽敦江邊,可不是一個小目標。

  這大白天的視野狀況這么好,日軍的巡邏飛機飛來飛去,各種日軍巡邏隊隨時可能出現,暴露的風險將會非常高。

  在日軍聚集了重兵的邊境地區暴露,等日軍的舟艇部隊過來一攔。

  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其他7個分隊被日軍干掉兩個,獅龍獸部隊還能繼續執行任務,可總指揮部沒了那可真就沒了。

  一直部隊沒有了“腦袋”,那就等于喪失了所有戰斗力。

  選擇繞道的風險這么大,不到萬不得已自然是不可能去執行,那就只剩下干掉日軍巡邏隊。

  可這一條路同樣有風險,而且存在的風險并不比繞道小。

  根據前方偵查到的詳細情報,這一支日軍巡邏隊為一個小分隊,共有2人,有兩挺機槍和一個電臺。

  這也就代表日軍的巡邏隊,電臺都是標配裝備。

  在無法確定方圓3公里內,還有沒有其他的日軍巡邏隊的前提下,就不能開槍把他們擊殺。

  以防附近其他巡邏隊聽到槍聲后,用電臺聯絡周邊部隊過來支援。

  雖然過了欽墩江天高海闊任鳥飛,但是在沒有過江之前,一旦被日軍咬住,再想過江是不可能了。

  頂多也就是原路返回印度境內。

  獅龍獸部隊要是沒有了指揮部,其他分隊也只能沿路返回,也就此宣告上等高棉計劃剛開始便失敗了。

  這種失敗是很恥辱的。

  不僅獅龍獸的3000將士接受不了,溫蓋特更是接受不了。

  可要想在不出現槍聲的情況下,干掉這個2人組成的日軍巡邏隊,那難度可就高了好幾個檔次。

  那既然繞道有風險,干掉日軍巡邏隊也有風險。

那該怎么辦呢  為了解決擋在眼前的這個難題,溫蓋特著急了總指揮部一行人,邀請軍事顧問封云天進行了緊急會議。

  繞道的風險更大,會議優先討論的行動方案,也就成了干掉日軍巡邏隊。

  可輪到誰來設計執行方案,由誰來帶隊執行的時候,八分隊的分隊長和兩個連長都啞火了。

  面對溫蓋特如炬的眼神,都選擇了低頭沉默不言。

  這一看就知道什么情況了。

  這也不能說這三位英國軍官無能,只能說這是獅龍獸部隊的硬傷。

  獅龍獸部隊雖然建軍已經大半年,士兵訓練的也非常的扎實。

  但有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

  獅龍獸部隊的前身并不牛逼,只是印度的第77步兵旅,這支部隊之前一直待在印度境內,從未和日軍進行過正面作戰,甚至有些士兵連東南亞戰場都沒上過。

  對日作戰的經驗為0,對日軍的了解也為0。

  再加上從緬甸逃到印度的英緬軍,為了自己的面子,在和印度英軍進行交流時,往往會對日軍戰斗力進行夸張的描述。

  用日本軍隊很厲害,反過來襯托自己撤退并不丟人。

  再加上日均摧枯拉朽占領緬甸,這也就讓道聽途說的印度英軍,對從對戰過的日本軍隊有了一種畏懼感。

  對自身實力的嚴重不自信!

  再加上一旦不能完成無聲擊殺,讓這個巡邏隊的日軍有機會開槍,需要承擔總指揮部暴露后的重大責任。

  就導致哪怕現在遇到的日軍巡邏隊一共才2人,八分隊的三個軍官也沒人敢自告奮勇篤定能完成任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