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拉拉大公國并不在出售的政治規劃當中,也不再穿越者們未來的計劃當中,因此雖然他非常熱忱,明朝軍隊也只是禮貌地與他們進行了外交事務方面的合作。
至于軍事方面的合作,雙方只簽訂了一個簡單的盟約而已,甚至都沒有規定在一方受到攻擊的時候,另一方有出兵援救的義務原因是。明朝方面目前在歐洲尚且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這當然只是借口,但拿出來說明一些問題還是夠用的。
當然他們沒有直接意識到的是,那一場和維拉拉大公的比試才是他們這一行當中最為有用的,因為米蘭的間諜很快將這一情報傳回給了法國人。
富瓦將軍也迅速的作出決定,在明朝人本善的時候,絕對不會出兵與他們交戰。
有意思的是那么,在比試當中不知道打到哪里去的,判斷竟然落到了數十公里之外的海上,一艘漁船恰恰在那個時候經過,并在不久之后傳回了相關的消息。
費拉拉的百姓們大驚失色,沒有想到對方的大炮竟然能夠打得那么遠,但米蘭城里的法國人確實高興的無以復加,因為他們在慶幸自己剛才做出了一個十分正確的決定。
差不多也就在這個時候,林朝人終于晃晃悠悠的經過了他們的防線,而法國人一槍沒放的放過了他們,幾乎是用目送的神情看著他們走向了威尼斯人控制在地盤。
在威尼斯人控制的地盤,已經不像原先那樣寬廣了幾個原本屬于他們的城鎮,在米蘭城外的失敗之后不得不放棄給了法國人,奧利奧河也已經不再是他們與其他城邦的界河,當然原先這樣的說法也并不怎么妥當。
不過在明朝軍隊渡河回歸之后,威尼斯人的膽怯似乎有了回歸,他們帶給大明朝人一個驚人的消息,在剛剛結束的米蘭城外的戰斗當中,他們的總指揮那位伯爵閣下,竟然戰死了。
現在,軍隊當中雖然已經有了新的統帥,大明朝人顯然受到了更加熱烈的歡迎,為此威尼斯人愿意提高對他們的雇傭價格,以此希望能夠換取更長的合約期限。
而在剛剛過去的那段時間里,明朝人那精彩絕艷的表現已經認定了許多意大利城邦,佛羅倫薩的那些貴族和平民們,甚至已經開始后悔沒有和他們達成軍事合作,而北方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更是已經小心翼翼的開始審視著面前的嶄新敵人。
大明朝霖卻沒有去參加帕瓦諾的保衛戰,因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在得知明朝人的存在之后,并沒有立即派出自己的部隊,甚至沒有向原來歷史上記載的那樣南下,這讓明朝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準備,直到兩個月之后皇帝才派出了一只試探性的軍隊,似乎是為了應付盟友們的要求,而這顯然也不需要明朝軍隊出手,威尼斯軍隊立刻用洶涌的進攻保住了他們手中的帕多瓦城,隨后用他們激烈的叫喊和辱罵,送走了皇帝的軍隊。
由此,雖然法國人和歷史上一樣拿到了意大利北部的巨大影響和控制權,大明朝的也在這一系列戰役當中嶄露頭角,成了許多國家都準備去雇傭的香餑餑。
不過明朝人并沒有輕易的答應他們。倒不是他們不愿意在歐洲擁有更多的朋友,而是他們提出了更高的價碼。
和費拉拉大公成為盟友之后不久,老皇帝和穿越者們都意識到,倘若能夠得到更多諸侯們的支持,那么在歐洲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也并非難事,因此他們開始積極的奔走。不拉攏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軍事同盟,這樣以來即便是教皇也不可能輕易拿宗教的事情說事。
而有意思的是,隨著法國人在意大利北部的影響力逐漸加深狡猾的康布雷同盟,也出現了嚴重的內部矛盾。撇開教皇對法國人的擔憂不說,個個意大利城邦也擔心,他們迅速地稱為法國的弗用,而教皇本人對這一擔憂則是遠遠超過了那些城邦的,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康布雷同盟迅速的土崩瓦解,教皇國與其他城邦重新定義了另外的盟約,他們希望一起趕走法國人,至少要將他們從意大利的本土之中趕走。
意大利的城邦們或許真的有很多愿意支持教皇的決定,畢竟意大利的北部是他們的北部,而不應該是法國的東南邊疆。
于是一個新的盟員在迅速的形成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教皇竟然主動示好愿意和老對手威尼斯共和國和解,這讓明朝人有了迅速進入歐洲諸侯圈子的機會。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借助教皇的力量愿意加入明朝所組織的這個大號同盟,更有意思的是已經組建了瑞士雇傭軍衛隊的教皇國,也想著讓明朝人去為他們服務。
瑞士在這個時候正在進行宗教改革,按照常理來講。他們可能并不受到教皇的信任。然而正如瓦拉吉亞衛隊的忠臣那樣,那些來自外部的武裝力量,常常因為和內部勢力沒有太多的牽扯而受到上層的氣腫,所以教皇也希望在類似的原理之下得到明朝軍隊的幫助。
然而教皇最終還是失算了。
因為明朝找到了他們最想要得到的幾塊土地。那些土地沒有什么價值,無論是礦產人口經濟領域的其他方面都不能讓人完全滿意,但是,好處就是他們已經和自己成為了儼然一體的存在。
雖然這個說法可能還有些夸張的不負責任,但類似的苗頭確實已經出現。
保護國的民意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完全就可以讓大明成為那些小邦國的宗主。
為此明朝迅速的與教皇提出談判請求,希望教皇能夠默許甚至公開支持威尼斯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以及與他們簽訂過合約的非拉拉大公國,在愿意的時候成為大明朝的領土一部分。
明朝承諾不為此使用武力,但也同樣不允許其他任何一方使用武力進行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