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五十九章 輪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離開幽冥血海之后,一眾人返回凈劍宗本部。

  現在的凡世還是混沌一片,并且已經割裂成了無數地方勢力,倚據靈脈流經之地,爭雄天下。

  而凈劍宗眾人,先是推舉了新任掌門,由大長老陸忘生擔任。

  然后再由陸忘生主持儀式,匯聚五大神器,設立法陣。

  一時間,虹霞瑞光自各處地脈涌出,匯聚至天際。九地之下的靈氣,蒸騰至天下四洲。

  大陣既成,兩百年內,絕天地通各處必然會成為超越六重天那樣的靈氣充沛之地。

  可以想象,屆時凡間武者必然多有突破,無需再借助修真之法獲得力量。

  而作為聯盟方的九頭蛇相柳,也開始了它復活十二祖巫的計劃,游走于各大洪荒殘片秘境,尋找十二祖巫的殘軀碎片。

  同時也在人間挑選合格的強者作為容器,隨時幫助十二祖巫奪舍,再度重現世間。

  凡界之內,風云雷動。

  又是五百年時光匆匆而過,凈劍宗內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五大長老終因潛力消耗殆盡,壽元達到極限,一個個離世。

  而與方浩然同輩分的弟子,因各自所領悟的人道真意不同,導致思想理念上的分歧逐漸擴大。

  如果昔日楊羽墨所推測的那樣,思想無法統一的凈劍宗終于分裂。

  分裂之前,各個已經勢成水火的弟子最后一次聯合,封印了宗門之地,以及安葬于此的五大長老墓穴。

  且數十名弟子,每個人都有一塊開啟宗門之地的鑰匙碎片,需要集齊所有碎片才能最終打開此地。

  由于這些弟子在理念上已經無法融合,所以要集齊所有鑰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也因此,導致凈劍宗很可能永世無法出現,除非……某個人再次回歸,這也是所有凈劍宗弟子共同商討后留下的后門。

  五百年世間,經歷過亂世終結,也進入過四方大陸一統的盛世,但還是架不住天道遺留的因果規律,再次三百年一輪回,又入了亂世。

  便是凈劍宗各個掌握了人道真意的弟子,傳道凡世,也未能真正解決這頑固的因果規律。

  血海之下,方浩然那失去意識的殘魂,在劍瑤悉心治療下,終于漸漸恢復元氣,但神識依然不存,他畢竟在九霄神雷之下傷到了本源。

  劍瑤看著漂浮于血海之上的方浩然的靈魂,露出一個癡迷的笑容。

  “我會送你轉世,讓你在輪回之中逐漸恢復元神,卻不知要等待幾世。

  不過沒有關系,因為我也要利用這漫長的時間,褪去修羅之體,重歸肉體凡胎。

  你說過,要我做你新娘,即便守候萬世,此諾永不遺忘。”

  她笑了笑,一邊唱著歌謠,一邊推著浮于海面的方浩然,一步步朝輪回之口而去。

  那是后土無量功德所立之地,即便經歷過無數劫難,卻仍保持著后土最初賦予的功效。

  十年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中來了一位身穿黑衣的女子。

  其人劍術無雙,曾周游列國,敗盡無數劍客,卻忽然來到這人家中,主動收了那性格有些懦弱的童子作為徒弟。

  又是十年過去,女子讓那名弟子出師,便再沒和他相見。

  這名青年所習劍術,初時極為繁雜,而后化繁為簡,只余九式。

  他師父告訴他,此劍名為浩然九劍,讓他牢記于心。

  青年仗此劍術縱橫天下,由技之極入氣之極,再因天下亂世,百姓離亂,悟那仁恕之道,修出自身劍勢以及劍道。

  成為儒門當中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因為對儒家思想體悟深刻,比儒門師祖賀鳳鳴更有名望。

  賀鳳鳴并非嫉賢妒能之輩,甚至一度出讓儒門宗主之位,讓其帶領三千弟子傳道世間,游說各國君王,使得儒家成為當時顯學之一。

  傳道數十年,然而世間爭斗殺伐依然不斷,仁恕之道仿佛成了一個笑話。

  他漸漸對自身的道生起些許懷疑,最終因為在儒門當中找不到解決之法,郁郁而終。

  這一世,他的修為只達到內景,雖也有數百年壽命,然而心憂天下,卻導致年歲不足七十便已離世。

  第二世,他出身自木匠家族,同樣是在十歲之時,拜入劍瑤門下。

  這一世,他加入了宣揚兼愛非攻的墨家當中,并漸漸的代替杜九重成為了墨家巨子。

  然而終因墨家忽略上層貴族利益,導致整個墨家子弟,即便為尋大義,赴湯蹈火,死不旋踵,依然逃脫不了被當權者作為工具利用的下場。

  甚至墨家的分裂,亦于他脫不開關系,最終同樣因為其道不張,郁郁而終。

  第三世,他是一個無賴子,好高騖遠,卻長著一副三寸不爛之舌。從劍瑤那里習得武功后,又拜入到了鬼谷術縱橫家門下。

  此后游說各國高層,搖唇鼓舌,推波助瀾,以陰謀詭道為正道,于各大勢力之間,操控人心,推動大勢。

  一度使強國更強,弱國更弱。

  縱然如此,居然還掛得多國相印,受諸國國王信重,幾乎將人心、權術、利益玩弄到了極致。

  然而過度重術,卻忽略修行,導致壽數不過凡人壽數,在近乎諸侯王一般層次的葬禮中,宣告一生結束。

  此生雖然短暫,卻一度將四塊大陸上,分裂的近百個國家,變成了最終的十二強國,實際上卻比前兩世更加推進了歷史的發展,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第四世,他入了法家,因一片主張中央集權,以嚴刑峻法、賞罰分明的方式治理國家的策論,被十二強國之中,位于邊陲較為弱小的秦國聘為國相。

  而后為報君王知遇之恩,施展權術,推行嚴苛法治,逐步收歸國中諸侯貴族的權力,歸于君主。

  并推行物勒功名、軍功爵制,一度令這個邊陲弱國變成了全民戰爭體制的強權國度。

  但君主死后,遭到清算,即便個人修為已經達到空冥巔峰,依然被諸多貴族邀請的強者圍攻,而彼時新任君王為了消弭舊貴族的怨恨,故意視而不見,因此力戰之下,死無全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